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企业融资和上市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大到新浪、蒙牛、SOHO的海外上市融资以及安防行业领先企业大立、大华的国内上市融资,小到大众身边的融资事件,似乎每天都在发生。不断涌现的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帮助企业家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神话般的财富故事,融资战略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大举措,安防业作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不能也不会置身度外。  相似文献   

2.
刘兴成  张驰 《法人》2004,(8):64-65
继在香港、美国、新加坡成功上市后,中国企业开始把融资触角伸向了东京证券市场2004年6月2日,日本证券市场第一次对中国企业开了一扇融资门,隶属中国新华社的经济信息服务企业——新华财经在东京证券市场成功上市,这是第一家在东京上市的中国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3.
近期,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家证券监督委员会推出了新的环境经济政策——绿色证券,要求在上市融资和上市后的再融资等环节.审核企业环保事项,环保不过关,不能上市或再融资。面对新的环保要求和新的市场环境,企业若想在激烈的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过程中顺利实现预定目标.就必须要按照新的上市要求寻求绿色上市和融资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用好别人的钱,用好明天的钱,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于是,这几年,国内企业融资成为行业热点,大到新浪、网易和SOHO通过融资完成海外上市,小到发生在大众身边的融资事件,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同时,国外与国内的风险投资大量涌现,无数个成功故事的渲染,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去一博,要么借助资金平台创业,要么追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蒋大兴 《现代法学》2013,35(1):71-84
在中国目前法律实践中,有限公司如欲成为上市公司或行使公开融资的权利,需先透过"公司改制"环节,成为股份公司,再以股份公司身份申请公开发行。显然,目前公开融资的权利是根据企业组织形态来进行配置的。可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很少仔细去思考——企业公开融资的权利到底应当如何配置?在中国,有限公司占据公司数量的绝对多数,目前盛行的"先改制,后发行上市"的法律安排,存在诸如"引发上市包装"、"导致纠纷隐藏"、"引发PE腐败"、"不当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等弊端。"改制上市"并未有效地改观公司治理,反而无谓地增加了企业融资困扰,影响了企业的公平发展权。无论是从资金融出方还是融入方观察,公司组织形态都不是配置融资权利的核心要素,融资权利的配置应当交给投资者,主要根据是否有"合适的项目"去判断。现行的企业改制发行方案,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企业真实状况,极易推动形成"融资骗局"。因此,应当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相关规定,摒弃改制上市的习规,让有限公司乃至合伙企业等各种企业组织形式可以直接公开发行上市,在公开发行成功之后,直接变更/转换为股份公司。根据"好项目",而非"好的公司组织形态"配置融资权利,可以节省企业融资成本,加快融资过程,公平地实现"企业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6.
国内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为了解决融资的问题或者为了发展壮大的需要而决定上市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哪里上市.上市地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内企业海外融资的成本、费用和时间,进而影响到整个上市活动的成败.所以企业在选择境外上市地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定位,还要对不同证券交易所和市场投资者的比较优势进行评估.本文通过对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地证券市场的对比分析,找寻在现阶段最适合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地点.  相似文献   

7.
正上市公司往往是一个行业的第一阵营,对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阵营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和对比,基本可以看作是这个行业的市场晴雨表。目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共有60家上市公司,2016年60家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21.71%,它们的生存状态普遍优于非上市企业。本次调查所指"智能交通上市企业",是指有智能交通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包括智能交通概念股上市公司,智慧城市、安防、通信等非智能交通概念股但有智能交通业务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李志强 《中国法律》2005,(1):40-41,106-108
中国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股份和上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专有融资渠道。自中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转为审核制以後。特别是自1999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以来,这条境外融资渠道才真正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行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9.
境外上市的主要方式有海外直接上市和海外间接上市,随着传统银行贷款形式融资所占比重下降,以公开发行上市证券为主的比重得到上升。境外上市监管也日益对我国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此探讨了我国境外上市中存在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只H股海外融资上市以来,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开启了海外发展之旅。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律师开始涉足海外融资上市的专业法律服务,期间有经验,也有教训。正确把握中国律师在海外融资上市中的法律定位、作用和责任,有利于中国律师在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寻求新的更大发展空间。一、中国律师在海外融资上市中的法律定位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与融合,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自由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日益融入到国际资本市场的大局中。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企业债券的法律特性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企业社会直接融资的债权凭证,是企业金融债法关系的证券形式。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债券,只有依法注册的股份公司才能上市发行,并在一些国家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企业上市出于两种目的,首要目的是融资,企业将股票出售给公众,以此筹措大量资金,帮助企业迅速壮大;其次是利用上市的机会寻求自身的发展,推动企业自身改革。但是,上市虽然可以给企业增加知名度,提升企业等级,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另外,企业的隐私权对安防行业非常重要,上市带来的商业机密的暴露以及信息的公开化可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上市是企业翻天覆地的改革,只有在评估这个改革的确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前提下,上市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本国企业到境外上市,还是外国企业到本国上市,都与本国利益密切相关,会对其经济发展、金融秩序甚至国家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各国对此都制定了严密的制度加以监管,以使企业的这种跨国融资行为有章可循,使之符合国家利益的需要。本文对上市公司所属国和上市地国监管的法律特征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跨国上市监管的法律冲突与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宋华安 《法人》2009,(5):32-34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上市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不愿轻言放弃的融资手段,但企业在强身健体准备上市的同时,仍应该考虑其他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查办国企职务犯罪案件,应把握的主要原则 1、积极办案,突出查办大要案的原则。一方面,要强调积极办案,主动办案,大胆办案,通过小案挖大案,通过小案挖要案;另一方面,要强调突出查办大要案,因为查办大要案的影响大、震动大、震慑作用更大,社会效果也好。 2、慎重、稳妥的原则。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对象,多是企业的厂长、经理和产、供、销关键岗位的实权人物。这些人物不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智能高、能量大、关系网密、保护层厚,  相似文献   

16.
母冰 《法庭内外》2012,(2):56-57
上市,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和吸引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急需的资金供给,国外备案制的上市规则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国内企业找到了一条迅速上市融资的"捷径"。由于中国企业对于国外上市规则不够熟悉,在法律及财务方面存在一些漏洞,使得这些"西游"中企频遭集体诉讼。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就有25家中国公司在美遭遇集体诉讼,而在2010  相似文献   

17.
潘晓亭 《刑警与科技》2007,(4A):120-121
一般而言,企业上市出于两种目的,首要目的是融资,企业将股票出售给公众,以此筹措大量资金,帮助企业迅速壮大;其次是利用上市的机会寻求自身的发展,推动企业自身改革。但是,上市虽然可以给企业增加知名度,提升企业等级,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另外,企业的隐私权对安防行业非常重要,上市带来的商业机密的暴露以及信息的公开化可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上市是企业翻天覆地的改革,只有在评估这个改革的确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前提下,上市才有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燕子 《中国律师》2012,(5):81-81
2012年3月31日,来自四川周边的西南地区近300名嘉宾和企业家参加了德和联盟"中国企业海内外投融资高端法律论坛",这也是德和联盟跨所投融资团队联合组织的一次联合业务拓展活动。此次论坛议题涵盖中国企业赴欧美、东南亚、日本、台湾地区投资相关法律风险、以及中国企业收购境外破产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民间融资方式、企业设置境外离岸公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法律》2009,(3):20-20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和掌握创业板的相关政策和上市策略,5月16日-18日,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在京举办“创业板上市发行与私募股权融资专题研讨会”,来自企业、高新区管委会、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各方面代表10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创业板是为处在创业与创新期的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为您呈现本土化、立体的创业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