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北京联通直属机关工会联合美国专业儿童早期教育品牌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组织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活力儿童节"直属机关趣味六一活动,100余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度过了一个健康、欢乐、有意义的儿童节。趣味活动现场共设置了六个主题中心。平衡中心通过趣味活动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体操中心通过技巧性练习锻炼孩子的技巧性与灵活性;棒球中心通过球类运动锻炼孩子的规则与秩序感;力量与协调力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锻炼孩子的协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4)
正一次,在四川一个镇上采访,恰逢圩日,集市上挤满老人。镇委书记告诉我,这些老人赶集不为采购,而为找人聊天。为此,很多老人从村里出发,赶到集市,来回一趟得走上10多里路。因为村里没什么人,要找人聊天,集市是最好场所。针对留守老人的问题,镇里还开展了互助的"敲门行动":让村里老人每天轮流互致问候—目的是防止老人突然死去而没人发觉。过去,进入人们视野的,主要是留守儿童,因为孩子更能触动人心和泪点,也更契合现代媒体传播需要。老人则被划入"能照顾好自己"的范畴。现实中,随着老人老去,无论是他们脑子的反应能力,还是  相似文献   

3.
正"姐姐,你看我这个太阳画得好不好?""妈妈,你来看我画的机器猫怎么样。"一场充满创意的小区井盖彩绘亲子活动正在阳光新干线小区进行。这是北京建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阳光新干线项目部考虑到小区内的孩子比较多,特意组织的亲子活动。机器猫、七星瓢虫、小黄人等一幅幅创意十足的井盖画亮相于小区里,冷冰冰的井盖变成涂鸦作  相似文献   

4.
我是50后,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四合院里长大的.院子里有七户人家,每家都有两三个孩子,十几个孩子干点什么事儿能力和破坏力都不小.更何况家里都是双职工,大人们哪有时间管我们这些孩子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我的童年劣迹斑斑…… 那时没有什么重点学校,都是按片儿入学.我上的分司厅小学,现在还真是重点小学呢.那时,十几个孩子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回,到家一起玩儿.玩的项目可多呢,拍三角、跳皮筋儿、跳房子、丢沙包儿、挑棍儿、滚铁环、抽陀螺、打弹弓……好玩的游戏实在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5.
正物业服务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社区业主的居住体验。住在阳光新干线小区的,有很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说,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楼道、花池都干净了,居住环境和物业服务都特别周到贴心,走在小区里心情特别舒畅,为建工物业点赞。服务阳光新干线小区的物业,就是北京建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安慧北里第二项目部。项目部现有职工14人,其中女职工9人,女职工占总人数的64%,相当于一大半都是"娘子军"。项目经理王艳杰个子不高,身材瘦弱,同事评价她"在工作中散发的能量是男人都没法比的"。王艳杰带领这支热忱服务、甘于奉献的巾帼团队,把阳光新干线小区打造成了"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市优秀管理居住小区""低碳园林示范小区"。  相似文献   

6.
今年“六·一”儿童节在广州儿童活动中心,不少天真浪漫的孩子领到了一份小小的礼品——一盒“幸运饼”。这种小饼外型似饺子,却是空心,金黄焦  相似文献   

7.
救救孩子     
《南风窗》2015,(8)
<正>春节前,一位同行朋友说某培训学校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拉着我一起去给讲讲。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所为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提供课外辅导的民间机构,当时在举办冬令营。我们的听众自然都是小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否能理解我以我的方式所讲的爱国主义及相关问题,我是不确定的。好在我的那位朋友擅于和小朋友沟通,他告诉孩子们,爱国要从身边做起,先要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他讲到,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孤单,并提问:如果父母给你们生一个弟弟或妹妹,你们愿意吗?有的孩子说,愿意。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说,不愿意。  相似文献   

8.
和凌汉老人所盼望的生活,是永远和纳西古乐相伴,直到愉快地去另外一个世界。这位75岁高龄的纳西族老人每天晚上都要按时到古城里的乐会,和其他老人一起参加一个多小时的纳西古乐表演。他说:“演奏一天,我们就快乐一天。”表演还可以使老人赚到不少钱。“但那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登高偶拾     
张媛媛 《工会博览》2006,(20):39-39
一天,小区里来了一辆卖萝卜的拖拉机。十几个老人,手里拿着大袋子抢购萝卜,一买就是上百斤。我觉得很奇怪,干嘛买这么多萝卜?到了冬天萝卜也不过几毛钱一斤,何必储藏这么多?老人们告诉我,他们是要晒萝卜干。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冬天新鲜的蔬菜到处可见,谁还会吃咸萝卜?老人们又说,其实这萝卜干都是给他们出国打工的亲人准备的。这个小区里,平均每三户就有两个人在国外打工,虽然在国外工资比较高,但消费也一样高,特别是吃的方面。所以很多出国打工的人,都是从国内带咸菜或干菜,不舍得在外面买新鲜蔬菜吃。邻居姜阿姨的儿媳在日本  相似文献   

10.
正一次和朋友闲聊,他问我:"你不觉得有时我们在‘绑架’儿童的游戏吗?"起初我是不承认的。他却说:"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们还有时间玩‘躲猫猫’这类他们自己很喜欢的游戏吗?"我满不在乎地说:"孩子们想玩是可以玩的啊,我们从不束缚孩子选择游戏的。""那有孩子选择玩‘躲猫猫’吗?"朋友追问。我想了想,沉默了许久,"也许是孩子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的岁末年初,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程兵和他的战友们总会驱车几百公里,翻越崎岖泥泞的盘山公路,来到贵州省桐梓县大娄山深处一个名叫高台村的地方,看望翁明惠老人和她的三个外孙,为老人和小孩送去生活费,以及米面油、棉衣、书籍等生活和学习用品等。  相似文献   

12.
正石景山八角路小区的楼群中,有四间不起眼的平房。12年前,它们只是破旧阴暗的院子,现在,这里是特殊孩子们的乐园——小飞象训练发展中心。赵星就是这家名为"小飞象"特教机构的理事长,这里的孩子往往和自闭症、智障、脑瘫等特殊病症联系在一起。自闭症的孩子虽有明亮的眼睛,却拒绝与人对视;虽有正常的听力,却不理会呼唤;虽有清脆的嗓音,却不歌唱交谈……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赵星说,第一次接触到自闭症孩子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为了孩子     
不知道六一儿童节那天的天气会怎样!面对不同的天气,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应对雷雨和朗日,如果不知道雨天,孩子不会接受遮风避雨的教导:"水会从天上下来,还会让我们得病?不知道,不信."孩子游移的眼神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知道朗朗乾坤是怎么回事,孩子会问:"世上会有太阳吗?太阳是什么?"见惯了雨天阴霾的孩子,心思不会敞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中旬的一天.洛阳市民焦素芸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里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他对焦素芸说:“你是孟彤同学的妈妈吧?我和孟彤是去云南旅游的团友,你的孩子非常有爱心,品质优秀,感谢他一路上对我和老伴的照顾,欢迎你和孩子有空到我们家做客……”  相似文献   

15.
正儿童节是赋予每一个未成年人的节日,是保障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通过了《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此次会议还首次  相似文献   

16.
来自安徽农村的修车师傅小吴来京15年,在宣武区南线里小区门口修自行车也已经11年了.小吴不仅车修得好,服务态度一流,人更是热心,小区里谁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都爱找他,他也总是来者不拒,尽力而为.11年来,他帮小区居民做的好事数不胜数,搬东西、修门锁、换煤气、换水、代收邮件、照看物品,甚至帮老人上医院挂号、拿药,可以说,什么事都做过.小吴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都已过世,他来到这里这么多年,早就把小区居民当成了自己的邻居和亲人,“力所能及为大家做点事,我愿意,都是小事一桩.”也因此,小区里的人们都很喜欢这个整天油渍麻花的小伙子,大爷大妈们更是喜欢他,信任他,没事儿的时候,喜欢聚在他的修车摊前,晒晒太阳,聊聊家常.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温馨的一幕场景是这样的:一位小脚老太太,面目慈祥,小脚用白布一圈圈地缠上,头上包着一块白毛巾,肩上挎着筐。而那个筐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聚宝盆",里面有煮鸡蛋、炸馒头、香油果子等各种各样孩子们爱吃的美食。这位小脚老人,是我姥姥的妹妹,我称呼她为姨姥姥。在过去经济困难、缺吃少穿的岁月里,她每年都会来我们家走亲戚,秋后像圣诞老人一样给我们送来各式各样的吃食。姨姥姥家与我姥姥家有五十里路,她裹过脚,为了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1)
正前两天,熬夜写稿,今天为舒缓疲劳的神经,我躲在暖乎乎的被窝里,透过窗外,看着拧包带娃、急匆匆开车赶路的人们,享受极了当下的这种生活。看着此刻忙碌的人们,我摸出枕头下的手机,开始刷微信朋友圈。半个小时后,我怅然若失:朋友圈里发的都是些啥玩意啊?我的朋友圈,怎么都是一群这样的人——疯狂晒娃的,就像全天下的孩子都是蠢蛋,唯独他们的孩子是天才;晒吃喝的,感觉除了他们有吃有喝之外,全世界都垂死挣扎在饥饿的边缘;晒玩的,非要"不轻易"地拍一个显示自己名字和日期的机场登机牌,以暗示和"强调"自己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座山,山上没有路,也没有电。每一代人身上,默默延伸着同一个主题。它的名字叫贫困。有一天,山的儿子从台湾来。他60岁了。已经有半年时间,老人在台湾吃力地锻炼跑步。每一个清晨,老人都会唤起那跟荒山一样沉重的回忆。“从山上,我要跑回去……”清明时分,老人来了,带着6只手电筒。他没有跑,他哭了。班车穿过满目青山,开到他亮堂堂的家门前。几天后,老人象个孩子,喃喃着:“共产党,搞扶贫,通电修路到山村。”这故事,发生在1988年,广州最北部山区,一个小村子里。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周五的傍晚,记者事先与郝玉玲约定,近距离走近了7个孩子的“家”.这是位于海淀区观林园小区内的一套两居室,两个卧室里整齐的摆放着四张上下铺和5张课桌.虽然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在7个孩子的眼中,这里却是他们新生活开始的地方.在“郝妈妈”的身边,孩子们感受到了母亲般无私的关爱. “妈,我回来了!”孩子们一声声最简单的呼喊却震撼到了记者,孩子们与郝玉玲之间的这份真情也感动着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