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秋,全球最大安博会——CPSE安博会在深圳开幕。各界都没想到的是,人工智能在这场以安防为主题的垂直大会上迎来了"全面爆发"。一位参会者说,当时全馆的AI热潮让人至今记忆犹新。为什么人工智能和安防会如此"亲密"?原因十分简单:各界普遍认为,安防行业将成为人工智能最大规模落地的场景,而中国安防行业的蒸蒸日上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阔的机会。英伟达、比特大陆、商汤、依图等各类人工智能企业也杀入了这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安防的边界愈来愈模糊,就连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巨头的企业定位都已经不再是安防企业,而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与此同时,华为、阿里、中兴、腾讯、中国平安等行业巨头,纷纷跨界进入安防行业。安防,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泛安防时代。泛安防时代,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安防都已经不再是一个闭环的市场,安防行业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行业。开放、融合,已经成为安防行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把安防市场的竞争和发展比作一部电影,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之前,这部电影的结尾已经基本没有悬念。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整个影片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么,面对庞大的AI安防市场,如何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切下更多的市场蛋糕?人工智能对安防产业来说,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给安防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AI+安防,成为驱动安防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这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那么,面对庞大的"A I+安防"市场,2万多家安防企业如何分羹?如何掘金?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彻彻底底的火了一把。产业结构的调整让上游芯片厂家和整机生产制造厂家,都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产业布局。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和快速推广,为人工智能向安防行业渗透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通过近一两年的探索,一批优秀的安防生产厂家如海康、天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安防行业,并开发出交通卡口、人脸布控、警戒系统、案情分析等多种垂直应用功能。随着各大安防厂家对人工智能持续的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9日,2017第十六届CPSE安博会开幕首日,英特尔以"让人工智能改变安防"为主题,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行了英特尔智能安防高峰论坛,与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安防监控行业变革的巨大推动,同时展示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论坛上,多位英特尔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和探讨了人工智能正在给安防行业带来的变革。随着大数据的普及、深度学习算法的完善、硬件效能的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应用程度也日益加深。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改变  相似文献   

6.
<正>安防大数据进入了刷脸时代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当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崛起,人脸识别的自然性、不可复制、不可盗取、简便直观的应用优势,是大数据时代下进一步提升和挖掘监控价值的数据资源。此次评测的海康威视"海康脸谱"系列人脸智能分析服务器,是结合人工智能应用的人脸识别利器,当海康"海康脸谱"遇上了人工智能,将开启人脸大数据时代。精密结构设计、宽泛的应用领域产品基于高密度GPU架构,采用海康威视最新一  相似文献   

7.
<正>在安防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两年,"智能安防"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提倡这个概念,并且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智能安防已经进入2.0时代。随着"互联网+"概念的走俏,安防企业在互联网的框架下,开始实现安防业务模式及技术的多样化。这两个概念的发展对安防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赋予了安防新的涵义,无论是行业需求还是产品的升级形态,都呈现出新的变化。从人工智能切入安防行业,打造完整智慧安防、智慧城市生态的新贵层出不穷,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也成为新时代行业共同的使命。作为最早进入中国"数字城市"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软通智慧专注于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俨然成为了各行业热议的话题。长久以来,协助公安破案、促进警务建设都是安防行业发展的"初心"。而随着人工智能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发展的进一步加深,智慧警务建设也成为了人工智能落地安防的一大重点,在本届中国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安防展)上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参与其中。这其中,便包括了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鹏)。作为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智能化场景建设专家,金  相似文献   

10.
正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安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御的关键,也是安防行业不断拓展边界的有效手段。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大数据分析……,这些技术都使得安防整体解决方案的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主要在公安、交通、金融、楼宇、工业等方面,其中公共安全是最为核心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利用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步态分析等技术,对特定的人通过数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3月,人工智能(AI)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中国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这对高清监控是重大利好。安防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落地最好的行业之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安防行业在数据上先天具有的可得性和丰富性。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算法、行业需求是AI实现的四个落地要素,本期栏目与专业人士一起围绕这几个要素讨论高清监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回顾2016年的安防行业,人工智能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话题。这一年可谓人工智能元年,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全面引爆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2017年初,在阿尔法狗基础上改进的Master战胜了数十位世界级选手,已远超最强大的人类棋手的认知。这对安防行业的影响也是深远非凡。本期栏目邀请到几位业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这是全人类的共识。在智慧城市、雪亮工程建设大背景之下,各个细分领域对安防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对于安防技术的应用性、灵活性、人性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安防技术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当安防行业遇上人工智能,一切将迎刃而解。这就是为什么在安防行业的AI应用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原因。要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AI企业,其作为和价值主张一定是紧扣市场痛点,促成AI落地来增强实战力。瑞为技术就是一家这样  相似文献   

14.
正AI赋能百业,在众多行业绽放。作为最适合AI落地的安防市场,已经成为AI初创企业变现的"米粮仓"。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安防行业创新步伐和技术迭代速度大大加快,企业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AI安防在各领域应用市场的爆发,安防行业或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5.
正自从AlphaGo战胜李世石以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产业。近年经过各行各业的应用探索,安防成为人工智能最先着陆的行业,人工智能也促使安防大数据时代提前到来。AI摄像机应用分析目前,各个行业中基于视频监控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公共安全领域,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行为分析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帮助民警预防案件、侦破案件。在交通领域,车辆大数据系统能  相似文献   

16.
<正>深圳市安视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的安防老品牌企业,凭着"客户第一,品质至上"的企业理念,在安防行业中低调前行,历经多年跨跃式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安防产品研发制造商,更是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专注于监控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2013年,安视宝已走过9个年头,细数安视宝在这9年中的点点滴滴,有欢乐,有泪水,有成功,也有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3月份在深圳举行的"荣耀安防2018产业峰会"上,百度云人工智能资深产品经理王旭在《百度云ABC安防行业的助推剂》演讲中表示,在安防行业中,百度云以领先的图像、语音、人脸、视频等丰富的AI能力,助力安防企业在感知、理解层面完成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此前,在百度AI开放平台上,"安防监控"就已经成为场景类别。从今年初,百度已在各大求职平台上发布了安防业务的用人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过半,传统安防和人工智能增长无限,"云边融合"、"边界计算""机器视觉"、"深度学习"……都在这一年集中爆发,科技巨头、初创公司以及传统企业都蜂拥而上,纷纷从不同维度布局相关产业链。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2018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024.1亿元,而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592家,融资金额达635亿元,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19.
马晓东 《刑警与科技》2013,(Z2):128-129
<正>2012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期间,作为国内领先的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携"全线产品、前瞻技术、领先应用"参加了此次盛会。海康威视认为,安防正呈跨界发展之势,由单纯的安全防范向安全+管理转变,安防与业务管理快速融合。为顺应市场的变化,海康威视创造性的提出了iVM(智能可视化管理)新安防理念,并致力于从"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安防产品线"、"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三个维度引领安防行业跨入iVM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人工智能(AI)正在成为改变各行各业的通用技术。这种改变无一不与更高的计算性能紧密相关。由此带来更加庞大的数据量。这些数据既是人工智能运作的对象,也是其发展的驱动力。当各行各业的改变与物联网结合,城市也确实变得越来越"智慧"了。无论是云厂商,还是AI企业、安防公司,都不愿错过智慧城市的巨大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