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经济间谍法争议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间谍法,简称EEA,于1996年10月公布实施。原意是保护美国的商业秘密,以更严格的刑事规范,结合联邦检警公权力的运用,遏制侵犯智慧财产权的商业间谍行为。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在美国境内、外与美国企业有往来的法人及自然人。利用EEA请求调查的人,不需要具备完整的证据,同时可以交由联邦调查局采用监听、窃听、秘密搜证、截取传真等各项方式进行调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EEA的行使下,可以使用重刑来威胁证人,或是承诺以金钱支付证人进行伪证,只是联邦调查局的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甚至联邦调查局还教育美国公司多多利用EE…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逃犯被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追捕,其中只有极少数会被列入“十大通缉犯”名单。逃犯一旦上榜,逍遥法外的日子便所剩无几了──忽然间被几十名特工盯梢,而且这些人个个都决心要把他抓进牢房。对联邦调查局来说,逃犯一旦名列“十大通缉犯”名单,问题便不再是他会不会落网,而是何时落网。“十大通缉犯”的设立“十大通缉犯”榜是1950年3月14日由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国家新闻媒介合作设立的。该计划是由1949年下半年的一篇新闻报道引发的。当时一名国际新闻社(合众国际社前身)的记者向联邦调查局索要他们最急于抓获…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小布什上台后,对前任克林顿内阁人选基本上“扫地出门”,唯独保留了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弗里,但后者似乎并不感到情愿,5月1日,这位执掌联邦调查局8年之久的老兄毅然让出“掌门人”宝座,奔“钱”途而去,引发各界人士对这起人事变动的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4.
美国:出售盗版可处5年监禁并重罚 “未经授权,复制、传播、展出拥有版权的音像制品,将面临法律的民事或刑事惩罚。刑事侵权将受到联邦调查局(FBI)的调查,构成重罪者,最高将面临入狱5年或25万美元罚款或两者并处的惩罚。”  相似文献   

5.
批评之声不绝于耳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主义大袭击。这是美国立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灾难和严峻挑战。美国国会议员批评说,9月11日美国遭受的恐怖袭击是美国情报系统的巨大失败。这几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联邦调查局丑闻不断,备受指责。而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又发生得如此突然而猛烈,美国事前一点防范都没有,负责搜集国外情报的中央情报局以及负责国内安全的联邦调查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过去的三年间,美国军方和地方的反恐怖情报力量增加了三倍,其中光是联邦调查局的反恐怖力量就达2600人之多;中央情报局组…  相似文献   

6.
谢华 《人民公安》2010,(18):48-51
随着电子和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联邦调查局开始运用一些非传统和高科技载体推广"前十"项目。遍布美国大街小巷的数字化户外布告板不间断播放逃犯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赵克 《公安研究》2001,(9):89-94
该文以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FBI)正式发表的“正式犯罪报告(UCR)”为依据,对近几年美国犯罪的整体情况、1999年逮捕人员的结构和比例等做了全面介绍,对美国分析刑事犯罪的指标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布什     
8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位于华盛顿的联邦调查局大楼发表讲话。当日,布什签署了一项加强政府反恐措施的法案。这项法案采纳了"9·11"事件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反恐情报信息共享,9月16日,美政府宣布拟建立一个“已知和可疑恐怖分子”的数据库。此项工作将由联邦调查局新设的恐怖分子甄别中心负责。该中心将从包括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在内的9个联邦政府部门所掌握的近12份监视名单中精选信息,建立此数据库,为美领事官员、联邦执法人员、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1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将正欲通过海关登机返回澳大利亚的一名叫威斯·比莱利的澳大利亚人拦住,带进机场保安定。在机场保安室内,联邦调查局特工从比莱利身上搜出了伪造的法国及加拿大护照各一本和数份机密文件,遂将其拘留。5月17日,联邦调查局以比莱利犯有间谍罪向弗吉尼亚州的联邦法院正式起诉,指控他非法窃取并有意泄露700份有关美国国家安全防卫事务的秘密文件。翌日,法庭举行第一次聆讯,听取了被告本人的陈述。随后比莱利被正式逮捕。同时,此桩间谍案的司法调查和取证程序也正式启动。主…  相似文献   

11.
国际     
6月4日,欧盟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从6月6日至8月6日税率为11.8%,此后将升高至47.6%。6月6日,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网际网路巨头参与其中,引发美国舆论及国际社会强烈反应。  相似文献   

12.
美国联邦调查局最近重申,反间谍是仅次于反恐的第二要务,并认定中国是今后10到15年间“美国最大的间谍威胁”。联邦调查局认为,美境内的外国间谍现在更偏重于窃取美国科技情报,如先进电脑软件、敏感国防技术等,他们的活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报纸披露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新闻: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监控对象!一份FBI的绝密文件披露,爱因斯坦曾被怀疑是俄国派驻柏林的间谍。联邦调查局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对他进行秘密  相似文献   

14.
舆情扫描     
《上海支部生活》2013,(7):10-10
★媒体热词——棱镜门 事件回放: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网际网路巨头皆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5.
袭扰美国长达18年的系列爆炸案是由一个“疯子”干的,提起此案仍有人谈虎色变,心有余悸。起初这个“疯子”袭击的主要目标是大学和航空公司,由此,联邦调查局就把University(大学)/Airline(航空公司)bomber(投弹手)缩写为  相似文献   

16.
美国缉毒署历来重视禁毒培训,并设有专门的工作部门 特工培圳处。1998年以前,这项工作主要是依靠联邦调查局的培圳学院为基地,借鸡生蛋,开展培训。为适应国际国内毒品形势的发展,1998年4月之后,美国司法部报周会批准拨专款5000万美  相似文献   

17.
3月4日,美国RSA网络安全2010年年会在旧金山市召开。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S·穆勒在大会上做主旨发言,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恐怖主义、经济间谍活动、联邦调查局的相关措施、企业合作的重要性等。本刊选登罗伯特·S·穆勒的发言,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本刊观点。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驻夏威夷岛上的珍珠港海军部队,打了美国人个措手不及。一个月后,美国联邦调查局间谍罗伯特·西弗斯从檀香山提醒华盛顿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注意,11月22日《纽约人》杂志第86页上曾刊登了一则广告,为一种掷骰子游戏大做宣传,怀疑日本是利用刊  相似文献   

19.
美国2004年犯罪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25日和10月3日,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先后公布了《2004年全国刑事犯罪受害者调查报》 (Criminal Vietimiza- tion,2004)和《2004年美国犯罪情况统一报告》(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Uniform Crime Reports),分别根据全国犯罪受害者调查和联邦、州、地方执法机关汇总的数据,对美国2004年的犯罪动态进行了分析。两份报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经济犯罪和打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公安部有关部门对美国的经济犯罪及执法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听取了美国专家介绍美国的司法体制以及美国的经济犯罪情况;先后与美国特工局、联邦调查局、国税局、海关总署、金融犯罪执法网络等联邦执法机构进行了交流;同时,与国务院、财政部高级官员进行了会晤,就中美开展执法合作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沟通和讨论。    一、美国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及执法机构   美国经济犯罪的种类十分广泛,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犯罪、涉税犯罪、洗钱犯罪、伪造货币犯罪、信用卡犯罪以及侵犯 知识产权方面的犯罪。美国的经济犯罪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