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人工诱发的试验性大鼠乳腺炎发病机制的作用,将36只清洁级SD怀孕大鼠于产后第72小时经乳头管灌注LPS(10μg/侧)到第4对乳腺(两侧)内,分别于灌注前及灌注后第2、4、8、16和24小时颈静脉放血处死动物,采集样品。结果显示,LPS灌注后第2小时组织损伤开始出现,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向乳腺组织浸润,灌注后第4小时乳腺组织中TLR-4mRNA和蛋白表达达到峰值,第8小时乳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释放极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第24小时泌乳功能、TLR-4表达、TNF-α及IL-1β释放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表明,LPS灌注乳腺后机体通过激活TLR-4信号通路,促进其下游相关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过度释放而引起乳腺组织炎症,TLR-4信号通路在乳腺炎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 d至产前第1 d灌喂组、产前第15 d至产后第15 d灌喂组、产后第1 d至第30 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 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 d和第15 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 d和第30 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 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 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 d和第30 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 d开始到产后第15 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排行榜     
全国避暑地排名 大连第4沈阳第8 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公其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发布了《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列举了全国60个避暑旅游城市,其中,辽宁大连排第4位,沈阳排第8位。  相似文献   

4.
1.指(趾)枕:骆驼的指(趾)枕系皮肤的派生物,分表皮层(角质层)、真皮层和皮下层,而以皮下层最发达。指(趾)枕位于指(趾)部掌(跖)侧的大半,即位于第1指(趾)节骨远半、整个第2和第3指(趾)节骨的底面。第3指(趾)和第4指(趾)的指(趾)枕,于进化过程中完全结合起来,惟在指(趾)枕掌(跖)侧的中线上,尚有相当第3指(趾)和第4指(趾)枕结合的纵沟。纵沟的两端均有顶端呈V字形相互对应的分界切迹。第3指(趾)枕和第4指(趾)借助于指(趾)枕紧密地结合起来。 (1)指枕的长度与宽度:指枕宽度为8~9厘米,纵沟长度13.5~14厘米,中间宽度19~21厘米,第3指枕长度18~19厘米,第4指枕长度为19~21厘米,宽度为10~11厘米,趾枕中间宽度16~18厘米,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血清4型禽腺病毒广西分离株的致病机理,对4周龄的SPF鸡人工感染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建立病理模型,在感染后第1~21天随机剖杀试验组的SPF鸡,采集心脏、肝、脾、肺、肾、胸腺、法氏囊、胰腺、腺胃和脑,通过病理学方法研究FAdV-4感染SPF鸡后各个组织器官的动态病理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以滴鼻点眼方式感染4周龄SPF鸡可以成功建立人工感染模型。感染后第4天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第5天开始出现死亡,第7天病鸡开始恢复,发病率为72%,死亡率为34%。剖检发现典型病变为心包积液,肝肿大、黄染。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细胞中存在大量核内包涵体,免疫器官出现广泛性的组织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本研究为FAdV-4的防控和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深入研究FAdV-4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对仔猪T细胞亚群及抗体的影响,将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E/SA组、E/SA+CPG(未乳化)组、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仔猪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对各试验组外周血中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检测,用IHA对抗弓形虫抗体水平做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免疫仔猪后第4周,免疫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特异性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大幅度升高;感染后第1周,免疫组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感染前有不同程度降低,感染后第2周,免疫组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上升至免疫后水平,CD8+水平下降,感染后特异性抗体效价进一步升高.表明,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能够提高仔猪外周血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特异性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1990年第l一4期,总第97一100期)经济发展理论东南亚市场经济的私有化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引进外资的经济发展战略将东盟引向何方?第1期第4期第4期 亚太地区、东南亚地区东亚地区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其战略意义和今后任务亚太地区能源展望一石油可供量不断减少及其对天然气需求的影响东盟欧共体制成品贸易的扩大:有关问题和近期发展从战略角度展望亚太地区二十一世纪前景亚太地区的贸易扩大东盟的动态比较利益和寻求协调的工业政策东盟国家的外资投资近况日本对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与国际分工的进展日本对东南亚的官方发展援…  相似文献   

8.
继中文版《剑桥拉丁美洲史》第4卷之后,该书中文版第5卷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为了满足我国读者的急需,本书组译者对9卷本《剑桥拉美史》采取“中腰开花”的办法,先出第4卷和第5卷。这两卷分别从综合和国别的角度分析和评述1870年前后到1930年前后拉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了解从殖民地时期到本世纪80年代经济危机与调整时期的拉美历史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研究的角度看,这段历史的难点和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肠道黏膜上皮组织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的影响,给14日龄雏鸡经嗉囊接种2×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分别于感染后第0、4、7、14和21天采集小肠和盲肠样本。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分析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雏鸡肠道黏膜上皮组织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在m RNA水平上,相较于第0天,感染后第4天盲肠Occludin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第7天则显著下降(P0.01),第14和21天表达量逐渐回升,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Claudin-1的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蛋白水平上,相较于感染后第0天,小肠和盲肠的Occludin均在感染后第4天显著上升(P0.05),在感染后第7天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第14和21天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1);盲肠Claudin-1的表达量在第7天显著下降(P0.01),小肠Claudin-1在第21天则显著上升(P0.01)。结果表明,球虫感染后的裂殖生殖阶段可能会引起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使得Occludin的表达量显著上升,感染后第7天雏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量下降,是肠上皮屏障受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地克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动物模型,收集获得柔嫩艾美耳球虫第2代裂殖子,采用PCR扩增柔嫩艾美耳球虫第2代裂殖子SAG4基因不含N端信号肽的编码序列,构建p ET-28a-SAG4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镍亲和层析柱法纯化蛋白,通过免疫BALB/c小鼠制备SAG4抗血清。用Real-time PCR检测SAG4 m 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AG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 ET-28a-SAG4表达的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地克珠利显著降低了柔嫩艾美耳球虫第2代裂殖子SAG4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这提示SAG4基因可能与地克珠利抗球虫作用相关,这将为地克珠利抗球虫作用机理的阐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88一1989年,总第89一96期)经济发展理论对私营部门的直接管理公共企业跨国厂商的生产特征和税收奖励的效果-一以台即巨子工业为例新兴工业化国家形成发展条件探索东南亚发展中的增长和周期1 985年第2期1 955年第3期2 955年第3期x 959年第4期1959年第4期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位美和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有关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动力的考察发展中国家促进工业制品出口的政策南北经济关系的新展开与世界贸易x98s年第]期1988年第3期x988年第3期了989年第2期1959年第3期亚太地区、东南亚地区二十一世纪真…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正今年以来,本刊刊发的作品多次被国内知名报刊转载,如第4期《圆明园中雨果的眼神》被《散文海外版》第4期转载,第8期《猪肝和玉兰花的诱惑》被2014年9月16日《作家文摘》转载,著名作家甘铁生的《冬泳》、万伯翱《我的袜子》被《北京日报》转发,等等。其他诸如网络转发者更是不胜枚数。敝刊荷感兄弟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 为我园饲养的梅花鹿,共21头,其中公8头,母13头。分为两组,第1组4头公的6头母的;第2组4头公的7头母的。平均个体无大差异。 实验用料及方法 第1组用Ⅰ号料(玉米62,麸皮15,豆饼20,石沫2,食盐1);第2组用Ⅱ号料(玉米28,麸皮31,豆饼33,高粱5,骨粉2,食盐1)。各饲养1年,青草足量供应,每头鹿平均每天供应1.25公斤。 结果 第1组动物食欲不振,食量小,公鹿产茸细,畸形多,4头共产二叉鲜茸1.6公斤,嗜毛严重,毛不顺,毛色不光泽,整体消瘦,6只母鹿屡配不孕,无一头繁殖。第2组动物膘肥体壮,毛顺有色泽,茸粗壮,产量高,4头公鹿共产两叉鲜茸2.5公斤,无异嗜现象,7只母鹿共生4头仔鹿。其中我们还每组各解剖1只年龄较大鹿,第1组的骨骼表面较粗糙,第2组的骨质坚韧光滑。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自行配制的苯甲酸水杨酸合剂、10%碘酒、汽油、30%醋酸和苯甲酸水杨酸石碳酸复方软膏、苯甲酸水杨酸硫磺复方软膏、苯甲酸水杨酸冰醋酸过氧乙酸复方软膏,治疗家兔皮肤霉菌病,取得了显著效果。试验方法 ①将1~4月龄病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第1组用苯甲酸、水杨酸合剂直接涂擦患部皮肤,前3日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第2组用10%碘酒涂擦患部,隔3日1次;第3组用30%冰醋酸液涂擦患部,隔3日1次;第4组用汽油,隔4日1次;另设对照组2只病兔不予治疗。详细记录症状,连续治疗20天,4~5天检查1次。②将2月龄病兔随机分3组,前两组每组11只,第3组10只。第1组用苯甲酸-水杨酸-石碳酸复方软膏直接涂擦患部皮肤,隔1~2日1次;第2组用苯甲酸-水杨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83年第4期出版后,收到一些读者来信,指出该期第53页“家畜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疗法的改进”一文系一稿两投,已在《黑龙江畜牧兽医》1983年第1期刊登。现将该文作者的来信摘要刊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 30只 2 5日龄常温饲养的商品代雄性AA肉鸡 ,置于 4 2 .0℃± 0 .5℃控温小木箱中 ,给予高温刺激 ,并进行肉鸡股动脉压等指标的动态检测 ,探讨了肉鸡热应激发生发展的规律。结果显示 ,热暴露第 10min时平均股动脉压 (mFAP)显著下降 (P <0 .0 5 ) ,第 15~ 5 0min时平均股动脉压极显著下降 (P <0 .0 1) ,第 30min时股动脉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 ( dp/dtmax)极显著升高(P <0 .0 1) ,第 5 0min时极显著降低 (P <0 .0 1) ;第 2 0min时股动脉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 )极显著升高 (P <0 .0 1) ,第 4 0min时显著降低 (P <0 .0 5 ) ,第 5 0min时极显著降低 (P <0 .0 1)。平均股动脉压与呼吸频率、心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 .0 1,n =4 5 )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 6 4和 0 .4 70 ;与体温呈极显著负相关 (P <0 .0 1,n =4 5 ) ,相关系数为 - 0 .790。证实 ,肉鸡的股动脉压在短时间内极显著下降 ,可能为高温条件下肉鸡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树突状细胞启动的CD4~+T细胞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iFMDV)树突状细胞对CD4+T细胞的活化效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以信号阻断法制备淋巴结CD4+T细胞,利用负载iFMDV的Mo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以iFMDV+MoDCs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溶酶体抑制剂处理MoDCs,2h后再负载iFMDV,并与CD4+T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则用iFMDV+MoDCs+CD4+T细胞,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共培养后第9和48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共培养后第24和36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酶体抑制剂处理后,共培养第9、24、36和48小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MoDCs可通过溶酶体-MHC-Ⅱ途径向CD4+T细胞提呈iFMDV抗原,并且活化的CD4+T细胞可分化成Th1细胞。  相似文献   

18.
选取 2 0只羯滩羊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5只。第Ⅰ组为对照组 ;第Ⅱ组绵羊每 2 0d肌肉注射 2 g/L亚硒酸钠溶液 ,2mL/只 ;第Ⅲ组绵羊每日口服 1g/LGe 132溶液 ,5 0mL/只 ;第Ⅳ组绵羊同时补充亚硒酸钠和Ge 132 ,方法和剂量同上 ,试验期为 2个月。在试验前和试验后第 10、2 0、30、4 0、5 0d采取血样 ,测定血浆GSH Px和SOD活力 ,在试验前和试验第 6 0d时称量各组绵羊体重。结果 ,第Ⅱ、Ⅲ、Ⅳ组绵羊血浆GSH Px活力明显高于第Ⅰ组 (P <0 .0 5或P <0 .0 1) ;第Ⅲ、Ⅳ组绵羊血浆SOD活力极显著高于第Ⅰ组 ;第Ⅳ组绵羊血浆GSH Px、SOD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第Ⅱ、Ⅲ组 ;第Ⅱ、Ⅲ、Ⅳ组绵羊的增重率分别比第Ⅰ组提高了 3.7%、1.8%和 5 .0 %。表明 ,锗、硒可提高绵羊血液抗氧化酶的活力 ,并能提高其增重率。  相似文献   

19.
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999年第3期亚洲各国和地区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化(上)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999年第3期亚洲各国和地区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化(下)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999年第4期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展望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999年第4期 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经济危机和日本的支援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999年第2期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东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999年第2期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20.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血液、肝、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在感染后第 2 4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脑组织中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中SOD活性第 2 4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第 96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肝组织SOD活性于感染后第 2 4h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脑组织中SOD活性无显著变化。提示 :自由基参与了新型鸭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