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人打着白旗来谈判。朝鲜战争爆发一年后,美国人接受了苏联外长马立克关于停火的建议。1951年6月,中朝两国开始筹备谈判。7月10日上午9时许,一队打着白旗的美军车队在朝中方安全军官的引导下,驶  相似文献   

2.
1951年6月,一列草绿色火车在东北大地风驰电掣地奔驰.中间一节车厢里,一位留着一撇小黑胡子,身躯微胖的中年人不时喘着粗气,看来呼吸道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就是朝鲜停战谈判中朝方面的负责人、我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军委情报部长李克农.后来人们称他为朝鲜停战谈判的隐形巨人.坐在他身边的是中国“二乔”之一的乔冠华.7月5日晚上,他们一行到达北疆边城安东(现改名为丹东),  相似文献   

3.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磋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时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撮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期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这是中美双方交战9个月后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此后,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朝鲜战争一直在谈谈打打中进行。毛泽东在直接领导和指挥抗美援朝的同时,也直接领导和指挥了朝鲜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6.
1953年7月27日,经过三年多的艰难战斗与谈判,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终于在板门店签订。其实在1950年底和1951年初,13个亚非国家和联合国曾先后两次提议停战,都遭到了中国的拒绝。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入朝,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到1950年12月24日,中朝联军收复了朝鲜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领土。毛泽东认为,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但是,美国必须承认将其军队撤出朝鲜,  相似文献   

7.
九、停战谈判 彭总举贤 1951年7月1日,金日成、彭德怀回复马修·李奇微的声明: 李奇微将军:你在6月30日关于和平谈判的声明收到了。我们受权向你声明: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而与你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若你同意,我们的代表准备于1951年7月10日至15日与你的代表会晤。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13,(7):F0002-F0002,F0003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扩大朝鲜战争,进而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经过五次战役,至1951年6月初,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战场上的不利局面,迫使美国坐到了谈判桌面。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正式建议朝鲜交战双方谈判停火。6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示中国人民完全支持马立克的建议。同一天,美国  相似文献   

9.
1953年 7月 27日,朝鲜停战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至此,长达 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有一位“隐形人物”始终坐镇幕后,运筹帷幄。他,就是中共秘密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卓越领导人李克农。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李克农被中央送往苏联养病。在苏联,他每天都通过报纸分析局势的发展。随着战争不断升温,李克农再也无心疗养,他迫不及待地返回北京。当朝鲜谈判的信息传来后,李克农毫不犹豫听从毛泽东的点将,抱病前往朝鲜。   1951年 7月 6日,李克农拜会金日成。经与朝鲜方面协商,李克农为中朝代表团…  相似文献   

10.
朝鲜停战谈判被世人称为“战争史上最艰难的谈判之一”,整个过程自1951年7月开始至1953年7月签字,历时两年零一个月,形成一个长时期边谈边打,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斗争中,毛泽东以他高超的斗争艺术,亲自进行了谈判的决策、部署和指导,迫使美帝国主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相似文献   

1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为界,朝鲜战争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至是年10月19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长驱直入朝鲜并攻克平壤,是为第一阶段;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仪式,是为第二阶段.这期间,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于开城谈起,到1953年7月19日在板门店就有关问题达成停战协议结束,历时两年多.周恩来为此曾感慨:朝鲜战争打了三年,谈判我们就谈了整整两年!本文以朝鲜战争为背景,选取乔冠华在朝鲜停战谈判期间的几个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51年6月,朝鲜战争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年。一年来,美军接连遭受中朝军队的反击,伤亡惨重,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再加上国际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美方不得不接受中国关于举行停战谈判的建议。中国派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乔冠华一行去朝鲜参加谈判工作。行前,周恩来对谈判工作作了全面的指示,并且引用了一句古语作总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相似文献   

13.
朝鲜战争进行到1951年夏,已经过了五次大的战役,而在中朝两军官兵的浴血奋战下,“联合国军”损兵折将23万多人。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中朝两国政府予以了接受。中国方面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由柴军武担负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的联络工作,同时根据李克农同志的建议,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柴军武改名柴成文,寓意“武仗文打”,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上校联络官,并兼任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异国捕特记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经过5次攻势战役,把美国侵略者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朝鲜战局。自1951年7月起,美帝国主义被迫同中朝军队进行停战谈判。但敌人并没有诚意,为保住“制空权”,一方面派飞机来朝鲜北方各地24小时巡航,对封锁点狂轰滥炸;另一方面向北方大量派遗特务,指挥飞机对我重点目标进行破坏。我正在抢修的永柔野战机场,自然成了敌机袭击的重点目标。为尽快完成抢修任务,减少部队伤亡。团司令部令连以上单位成立捕特小组,负责本地区搜捕特务的任务。当时,我刚16岁,1951年1月参加志愿军入朝后,在某五连任文化教员。连首长决定我担任捕特小组组长,另有两名组员:一名叫崔亨永,2l岁,朝鲜族,负责翻译;一名叫吴金生,30岁,河南人。  相似文献   

15.
1951年8月18日起,侵朝美军及李承晚军队向北汉江北岸至东海岸朝鲜人民军防守阵地发起了持续一个月的“夏季攻势”,最后以7.8万多人的伤亡而告终。在这之前,志愿军首长鉴于美方对停战谈判毫无诚意,为了应付敌方在谈判中可能对我方施加的压力,于第五次战役后,曾准备进行第六次战役。当时报请中央军委的计划是,打到“三八线”以南,然后我再撤回“三八线”为界,进行和谈,并明确提出,将“于8月中旬完成战役反击的准备;如敌不进攻,则至9月举行”战役反击,即第六次战役。毛泽东主席于7月26日对这一预案作了批复,指出在停战协定没有签订、战争没有真正停止以前,  相似文献   

16.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捍然出兵干涉,将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是可忍孰不可忍?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中朝军队发动了第一、二次战役,12月24日攻势结束时,已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收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失地.1951年上半年,中朝军队又进行了第三、四、五次战役,连续重创"联合国军",同时中朝方面也付出了相当代价,朝鲜战争在"三八线"附近形成胶着化状态.本来,作为交战双方主体的中国和美国都希望控制战争的规模,现在,鉴于军事形势的变化,政治谈判便提上了双方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坚持有进有退、进退有据的停战谈判方针,迫使美方同意将撤军问题列入“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的谈判议程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周恩来多次指示,在我方提出的谈判议程中,务必包括“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这一项。1951年7月13日,他在为毛泽东起草的致斯大林的电报中指出:“我们根据形势认为,‘三八线’及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均应坚持。”7月15日,他在为毛泽东起草的致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的电报中提出:“必须在对方同意将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列入议程的基础上,我方才能对其他议程再加斟酌。”  相似文献   

18.
阚和庆 《世纪桥》2003,(2):28-29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共同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志愿军发动5次战役,连战连捷,歼敌23万余,把敌人从鸭绿江赶回到“三八线”,沉重打击了美国侵略者。这种情形迫使美国不得不停下来谈判。1951年7月10日,交战双方在战线西部的重要城市开城举行停战谈判。这次谈判历时两年零17天,期间美方不愿放弃侵略野心,企图用军事绞杀手段迫使我方屈服,于是朝鲜战场上出现了谈谈打打、边谈边打的局面。但经过反复较量,美方最终力竭技穷,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从1950年10月19日到达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一起打败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迫使美帝国主义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方面签订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中央军委决定,自1951年3月10日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部队分批赴朝参战。我当时所在的坦克第六团于1952年6月17日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1952年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  相似文献   

20.
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过后,根据志愿军总部首长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了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反击战役(第六次战役),共同组建了一支特殊的部队——中朝联军游击支队,准备深入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8师副师长刘振华被任命为中朝联军游击支队的支队长(也称支队司令),并领衔组建了中朝联军游击支队。由于停战谈判,第六次战役未发动,中朝联军游击支队转而参加了翁津半岛的剿匪斗争和西海岸的防御作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刘振华领导中朝联军游击支队的组建及战斗的情况,至今仍鲜为人知。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