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随着苏联解体,苏联历史档案纷纷有选择地解密。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不仅为我国的苏联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我国的苏联史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科学地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准确地总结苏联历史的经验教训,提供了第一手史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苏联《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的《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主要解释苏联住房法要则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下面是该文的摘要,供参考。苏联宪法第44条第一次宣布了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为了执行宪法第44条,苏联最高苏维埃在1981年6月通过了“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住房法要则”。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3.
苏联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协同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国家劳动和社会问题委员会,苏联财政部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核准了苏联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分配条例。现介绍如下:一、分配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要求和工作步骤1.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应分  相似文献   

4.
苏共指导思想的三大误区与苏联解体积重难返无力回天 ——从意识形态看苏联解体原因苏联解体的三大动力前苏联东欧赵志敏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葛宁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如是说 胡延新编译民族自我意识与苏联解体问题 王丹“苏联解体原因及苏联解体对欧洲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葛新生后苏联谁的日子过得好 (俄)弗·库马宁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 李兴汉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及若干思考 沈宗武略论抗战胜利后苏联对东北的战略意图 田保国对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变革的制度分析 王静苏共中央国际部与苏联对外政…  相似文献   

5.
东欧的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它是二战以后即十月革命三十余年之后通过苏联的军队、苏联的代理人、或苏联政治制度的副产品移植过来的。东欧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副产品。他们中许多人在莫斯科度过了若干年甚至几十年,而某些人,如季米特洛夫,甚至成为苏联政治工具的一部分。东欧党派政治制度的所有特征都源于苏联并被成功地移植到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苏联领导人奉行政治和安全利益高于经济利益的政策,使苏联东部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周围邻国关系,除个别国家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苏联在亚太地区的贸易一直是微不足道的。1986年,苏联与该地区的贸易仅占苏联整个贸易的6%,而且其中有  相似文献   

7.
西德《东欧》月刊自八三年第二期起连续刊登苏联问题专家的文章,谈他们对苏联内外政策的看法,探讨苏联的领导人变化情况和苏联今后的发展前景。著名苏联农业问题专家卡尔一欧根·瓦德金的文章《陷入停滞的苏联农业》和吉森的尤利图斯一利比希大学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个工作小组提出的《吉森论题》集中阐述、讨论了苏联农业近年来的困境和影响苏联农业的诸因素。本文系根据这两篇文章编译。  相似文献   

8.
一、三种看法对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一、从整体来看,东欧各国从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得到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苏联。二、与第一种看法正好相反,认为苏联在经济上压迫和剥削东欧各国,苏联通过同东欧各国的贸易,得到了比东欧各国更大的经济利益。三、在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苏联和东欧享受着平等的经济利益。这种看法主要存在于东欧各国的经济学家中间。他们以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国家分工贸易理论为根据。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墓木理论—兼论苏联在民族问题土的历史教训蔡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路线—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四马坚苏共党建教训透析姜跃国际社会与经济日本为何没有进攻苏联工昌滨摘译苏联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民族社会主义的破产—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五马坚奥伊泽尔经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任建华编写(苏联民族问题研究》评价(书评)穆立立列宁与无产阶级专政一一几点商榷梅川苏联侵害阿富汗原因新论’谭荣邦一部研究苏联民族问题的力作—(苏联民族问题研究)评介赵龙庚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对苏联30年…  相似文献   

10.
苏联三十年代前的,其中特别是列宁时期的企业管理,是苏联企业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时期。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苏联企业管理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和总结这个时期的苏联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拟就苏联三十年代的企业管理作些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即政体。苏维埃制度改革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苏联社会生活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制定了苏维埃制度改革的钢领性措施。1988年12月1日,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非例行的第12次会议通过了《苏联关于修改和补充苏联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发表在日本《经济评论》1982年第11期上,作者小川和男,主要谈苏联的经济潜力,摘译如下。苏联问题专家和研究人员在分析近年来苏联经济情况时,都认为苏联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增长率显著下降、效率低,农业不景气、军备负担过于沉重等等。同时指出苏联经济不振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苏联与朝鲜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战争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在众多与朝鲜战争有关的国际因素中,苏联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苏联与朝鲜战争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苏联是朝鲜分裂的始作俑者之一,而朝鲜的分裂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朝鲜战争;(2)北朝鲜首先发动的军事进攻,事先得到了苏联的认可和支持;(3)中国出兵朝鲜承受了来自苏联施加的一些压力;(4)苏联空军的秘密参战,意味着苏联事实上参加了朝鲜战争;(5)苏联对朝鲜停战的实现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苏联虽然没有公开参加朝鲜战争,但在战争的缘起、爆发、进程和结束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战争的后果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4.
勃列日涅夫领导苏联的18年,是苏联以空前的规模卷入国际事务的时期,是苏联推行扩张政策发展到高峰的时期。剖析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交的“进攻战略”,有助于了解当前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一、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外交战略的异同点列宁逝世后,苏联历史经历了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以及当今的戈尔巴乔夫五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苏联外交战略,既有它的延续性,也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勃列日涅夫继承了赫鲁晓夫的必须进行世界革命的思想;世界划分为社会  相似文献   

15.
对苏联的人道援助,对我来说既非必要,也是不幸的。说不必要是这种援助不符合苏联人民的实际需要。事实上苏联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自己的人民。但是,丰产不丰收。据我们所知,苏联每年大约有20%的小麦烂在地里。相当于苏联全年进口的粮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农庄庄员按月领取工资,对收获没有兴趣。我们知道,1990年秋,由于风调雨顺,苏联土豆大丰产,但是有一半没有收上来。为了挽救这批土豆,苏联  相似文献   

16.
苏联教育部长普罗科菲耶夫在《苏联教育》1982年第6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谈苏联教育的发展情况。文章列举了一些数字和事实来说明苏联教育的发展。他说:在沙俄时期,国家学前教育机关网十分缺乏。目前苏联已有十二万七千八百多所幼儿园和托儿所,容纳一千四百五十万儿童。正在制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前教育机关的纲领,目的是为了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重评斯大林和苏联历史的社会思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剧变时,俄罗斯曾幻想能迅速融入欧洲文明,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但是,近20年来,俄罗斯却历经曲折。面对发展道路的实践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巨大反差,俄罗斯社会开始反思过去,理性审视曾经否定的苏联历史。考察剧变前后不同时期俄罗斯各界对斯大林、对苏联历史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探寻俄罗斯重评苏联时代的背后动因,可以看出,俄罗斯对斯大林及苏联历史的评价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重评斯大林及苏联历史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意识乃至国家行为。充分认识俄罗斯重评斯大林、重评苏联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理性对待俄罗斯重评苏联历史的社会思潮,对于把握俄罗斯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权力和责任,走上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为了摆脱苏联解体时留下的各种问题,避免重现苏联时期管理的弊端,俄罗斯首先开始重建自己的管理体制。俄罗斯在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三大支柱就是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  相似文献   

19.
<正>一、苏联好、苏联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苏联的关系一路走来,历经友好与敌对交互更迭的若干历史阶段。让我们首先回溯一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大体上的关系走向吧。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关于住房立法的文章《苏联公民的住房权》,它主要阐述苏联住房基本法中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文章说,最近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有2亿1千6百万人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