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秋水含落辉,彩霞如赤柱。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这是邓中夏1920年9月到湖南宣传马克思主义,经过洞庭湖时写下的《过洞庭》一诗中的著名诗句。当中国共产党还处于襁褓中的时候,这位北京大学学生已抱定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了。作为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早期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和党的理论家,邓中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在宜章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过旧学教育,1915年考入湖南省高等师范中文专修科,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他一心攻读古书,幻想通“古”入仕。但是北京大学蓬勃兴起的新文化、新思想,使邓中夏顿时觉醒过来。他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18年春,在俄国十月革  相似文献   

2.
在邓中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邓中夏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一九九四年十月五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邓中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邓中夏铜像揭幕仪式。首先,请让我代表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全省6300万人民,...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在逆境中王文珍邓中夏,这位我党早期杰出的-人运动领袖,在王明宗派集团的打击迫害下,默默地度过了他短暂一生的最后岁月。然而,正是在这段蒙冤受屈的日子里、他那坚强的党性和崇高的品德,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种祸莫斯科1928年4月,邓中夏怀着激...  相似文献   

4.
邓中夏故居     
邓中夏故居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东北7公里处的太平里乡邓家湾村。始建年代无考,据族谱及有关资料记载,应是邓中夏祖父邓锡锦所建。1944年被侵华日军烧毁,仅剩墙基。现故居系1983年按原貌修复。整栋建筑坐南朝北,是一栋占地121平方米,一进三间青砖青瓦的旧式普通村舍,有大小房屋共七间。进故居大门即是厅屋,前后厅以一木板宝壁相隔。厅右前厢房为邓中夏父母卧室,其次还有其叔婶、哥嫂的卧室。邓中夏的卧室位于厅后左厢房,房间里还保留着他睡过的湖南雕花大床,用过的桌凳箱笼。邓中夏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无产阶级政治家、理论家,杰出…  相似文献   

5.
邓中夏与少年中国学会余三乐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进步青年的组织,从1919年到1924年间,邓中夏不仅是该学会的热心参与者,而且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他曾是学会第一届(1919──1920年)的庶务主任,第二届(1920──1921年)的执行部主任,...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6,(1)
邓中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活动家、理论家,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一九三三年九月,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雨花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迄今为止,人们对邓中夏的家庭知之甚少,论及者大都因材料匮乏而语焉不详。特别是对他的家庭出身,长期  相似文献   

7.
邓中夏与北京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中夏,即邓康,又名邓仲解。一八九四年生于湖南宜章邓家湾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一九一七年七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又转入哲学系,一直到一九二三年四月,在北大求学近六年时间。这个期间,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正处青春年少的邓中夏思想迅速转变发展的时期。因此,我  相似文献   

8.
邓中夏简历     
《湘潮》1994,(6)
邓中夏简历1894年10月5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1901年至1915年夏,先后就读本村私塾、樟桥小学、宜章县立高等小学、郴县联合中学。1915年秋,考入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1917年秋,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1918年春,在俄...  相似文献   

9.
正1933年5月15日,因叛徒出卖,我在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逮捕,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监狱。不久,邓中夏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因被叛徒供出真实身份,也被解往南京监狱。自此,我们两位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又多了一层"狱友"关系。也正因此,我亲眼目睹了邓中夏在狱中坚贞不屈、坚持斗争的情形,见证了邓中夏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感人壮举。  相似文献   

10.
<正>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还是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创作了40多首诗歌,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真实描写了普通民众的苦难,大声呼唤人民奋起斗争推翻旧世界。邓中夏的“红歌”催人奋进,给人力量。他在觉醒年代觉醒。1920年3月,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邓中夏参加了李大钊领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他又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1.
1915年秋,邓中夏由郴县中学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毛泽东的挚友蔡和森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考入湖南高师,与中夏同分在文科乙班。杨昌济先生其时正在湖南高师和省立一师兼教。中夏十分崇敬杨先生的学识、理想和为人,他和蔡和森常在星期天到杨先生家拜访、求教。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三人在杨昌济先生家相遇了。蔡和森指着毛泽东向邓中夏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的朋友,一师的毛润之君”,就这样,邓中夏与毛泽东相识了。其时毛泽东求友之心甚炽,曾作过一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  相似文献   

12.
邓中夏是我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职工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原名邓仲澥,1894年生于湖南宜章县一个书香人家,二十三岁入北京大学文学系。他起初决心做个学者、文人,从五四时期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北京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大革命时期,广州、香港两地工人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为响应“五卅”运动,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在1925年6月举行了政治大罢工。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邓中夏参加并领导了这次省港大罢工。 罢工期间,经过邓中夏等人的努力,成立了香港总工会,并于1926年4月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为  相似文献   

14.
付延功 《党史文苑》2011,(12):39-41
本文从邓中夏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论证了他的工人运动理论产生的社会土壤,然后又叙述了他的个人经历。反映了邓中夏生活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是其工人运动理论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闻慧斌 《世纪风采》2012,(11):14-17,44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开拓者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在中共二大和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三大和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同年9月21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1,(5)
正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宜章人。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23年毕业。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与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10月,参与创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邓中夏关于收回香港的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回归后,我们倍加怀念早在20年代就提出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并进行了最早斗争的邓中夏同志。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提出收回香港的党的领导人。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工人运动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在香港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香港是英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根据地”,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压迫中国的根据地,中国要得到“独立解放”,就“一定要收回香港”①。他还提出了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和近期目标。这是农国共产党人在没有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条件下最早提出的“收回香港”…  相似文献   

18.
兄长牵线 喜结良缘 1919年底,20岁刚出头的长沙学子李启汉,随毛泽东领导的驱逐军阀张敬尧请愿团来到北京.在湖南同乡、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的帮助下,李启汉进入北大旁听.邓中夏比李启汉大4岁,像兄长一样关照他,1920年5月又推荐他到上海华俄通讯社工作.在这里,李启汉与陈独秀、李达等结识,随后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邓...  相似文献   

19.
日本研究近代中国关系史的著名学者西村正雄,在1972年发表的《大革命时期的东三省——以劳动问题为中心》一文中说:1924年2月7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后,“邓中夏曾在同年由中国共产党派到大连,通过中华工学会在工余开展对工人的教育活动。”这个问题过去缺乏深入研究,甚至连邓中夏到大连的时间,至今尚众说纷纭。故  相似文献   

20.
闻慧斌  孔维夷 《湘潮》2012,(7):30-32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在短暂的一生中,与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不解之缘。在他革命的初期就在南京一带活动,最后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梅庵、玄武湖、清凉山、燕子矶、瞻园路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地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