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以来,“主权民主”是俄罗斯媒体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普京总统2005年《国情咨文》发表后,俄罗斯舆论界把普京在其中阐述的关于民主的立场解读为“主权民主”。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苏尔科夫等官方人士和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领导人对“主权民主”这一提法表示认可。“主权民主”体现了普京治国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变化。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多年从事俄罗斯研究的李兴耕研究员。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历史学家С.В.丘丘金[1]С.В.丘丘金为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历史研究.有许多论著,如2001年的<是谁?极力引导俄罗斯向何处去?>,其中的第六部分:<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者主导俄罗斯向何处去?>;2002年的<孟什维主义:历史的一页>;<"祖国史"十年杂志>收录了他从1995-2005年的多篇论文,主要研究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历史问题,重要内容有革命的历史,以及社会民主工党的历史等.在其著作:<格·瓦·普列汉诺夫--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命运>中介绍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思想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始人之一格·瓦·普列汉诺夫的一生及社会政治活动.作者引用了大量原始文献,就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其中关于俄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革命战略和策略当时不被接受的深层原因.该作品是苏联解体以来俄学者对普列汉诺夫的重新认识和评价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1年12月1日,俄罗斯"团结-祖国"联盟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团结"党、"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三个政治组织正式合并为全俄罗斯"团结-祖国"党.此次大会是俄中派组织应对<政党法>建党要求、凝聚支持普京总统政治资源的重要会议,将对新世纪俄国内政治进程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普京政治体制的特征是以总统集权为核心的“可控民主”。普京第二任期开始以后,俄罗斯知名学者和政治家将这一新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解读为“主权民主”。俄罗斯严峻的社会现实为“可控民主”—“主权民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空间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个体制是符合俄罗斯国情的,是俄罗斯国家面临生存危机时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继承性"——普京2007年国情咨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6日,普京总统发表2007年国情咨文,内容涉及俄罗斯的整体状况和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很多内容引起俄罗斯国内外的关注,如:强调了反对外来资金干涉俄罗斯内政;指出比例代表制的重要意义;表示进一步加强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议俄罗斯考虑停止履行《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并再次正式表示不再谋求下任总统任职.然而,就国情咨文内容传达的根本目的而言,普京在向世人传达了一个政治信号:俄罗斯的发展需要继承性.  相似文献   

6.
俄共拒绝普京改名"社会民主工党"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7月18日,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左派运动时建议俄共改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普京认为,左派运动在俄国是有前途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也是如此.俄国具有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悠久传统,共产主义运动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7.
普京担任俄联邦总统六年多来对俄罗斯的政治进行了综合治理,基本理顺了国内各种政治关系,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可控的“主权民主”制政治格局。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使普京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总统换届选举,普京何去何从,俄罗斯政治棋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尽管切尼批评普京政府压制民主,但莫斯科如果对美国提出的对伊朗动武的提案表示支持的话,那却是对俄国主流民意的违背。从这个意义上说,冷战其实从未真正结束,只不过是从苏美制度对抗转变为俄美的地缘政治对立。而这次国情咨文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明确宣告了俄罗斯今后作为一个强国的崛起,这标志着“叶利钦时代政治体系的彻底终结”。  相似文献   

9.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08,(12):39-41
2008年11月5日,梅德韦杰夫首次发表总统国情咨文。国情咨文发表的背景既有俄格冲突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深刻影响的外部因素,也有俄罗斯最高权力更迭后如何解决发展道路继承性的内部因素。尤其让世人关注梅德韦杰夫首份国情咨文的原因在于: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以来,俄罗斯形成的“普京计划”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治国理念与战略规划,从而使得当前俄罗斯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发展道路的“继承性”转到全面执行“普京计划”上。那么,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俄罗斯有不少媒体、官员、政客和学者在宣扬"中国威胁论",对俄罗斯民众颇具迷惑性.为便于中国读者了解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本期刊发俄罗斯政治与军事研究所所长沙拉文2001年连续在<独立军事观察>和<独立报>发表的同一篇文章,此文把中国视为俄罗斯潜在的"头号敌人".文章译自<独立报>2001年9月28日第18[249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