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钱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钱”,大家都认识,不过也有人叫我“孔方兄”。奇怪的是大家谁也都离不开我,可不知为什么,大家却越来越都瞧不起我,让我弄不明白的同时,也让我心里很恼火,这难道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吗?说起来也真是的,我的名声不好,也许还真的怪那个又臭又硬的南阳人鲁褒了,作什么《钱神论》,并满嘴胡言什么“钱的形象,像天地一样有圆有方,人们亲它爱它如同弟兄,尊敬地称它为孔方兄。没有美德而倍受尊崇,没有权势而炙手可热,出入宫廷高门,可以转危为安,起死复生,变尊贵为卑贱,使活人被杀死。所以愤怒争论时没有钱就不能取胜,…  相似文献   

2.
人太爱钱了就不值钱王德强有人说钱是个好东西,也有人说钱是祸根,这两种说法都不免偏颇,问题在于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钱。自从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货币的出现,钱(货币)便成为人们生活之必需物。因之,谁要说自已不爱钱未免言过其实,说自已不需要钱更不现...  相似文献   

3.
钱这劳什子中国人历来鄙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乃咱们的国粹。爱吃红烧肉的毛泽东据说一辈子从来没有摸过钱。如今这年头,“春风吹拂今又是,换了脑筋”。唯义是求的君子恐怕不多了,有人想钱都想得发疯了。见面就问“发了没有?”出门就谈“赚了  相似文献   

4.
人生一世,天天摆弄钱,但不少人总觉得揭不开它那云遮雾罩的神秘面纱,看不清它那另类的庐山真面目,因而不免发出了一声声哀叹:钱是什么东西?有人说,钱是“先人”,和祖宗一样神圣。因而,人类创造了一种“主义”,叫“拜金主义”。这个“主义”,好像人生的枷锁,使人迷信,使人神往,使人肝脑涂地、虔诚恭顺地拜倒在金钱的脚下,甘心情愿地做金钱的奴隶。有人说,钱是“神”,“钱能通神”,神通广大。正如西晋鲁褒生所著《钱神论》中说的:“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复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而且“岔争非钱不胜,幽…  相似文献   

5.
钱的忠告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庭”;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以买到“美饰”,但买不到“美德”v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多11“智慧”;z钱可以买到“馅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友谊”;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顺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肉体”,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  相似文献   

6.
往今来,多少人研究中医药草,为人治疾疗伤,成就显赫,功莫大焉然而能将金钱当做一味中草药来研究,治疗人的“心疾”,惟有《钱本草》。它对制欲戒贪,修身砺志,很有成效。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尤应成为各级干部的必读之物。唐代名臣张说的这篇《钱本草》,开篇明义,一语中的,寥寥数字,入骨切髓,道出金钱的表征和本性:“钱,味甘,性热,有毒”客观、准确、形象、生动。是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芸芸众生,谁人没有尝到金钱“味甘”的一面可是又有几人能知金钱“有毒”的特性呢无论平民百姓,无论…  相似文献   

7.
读钱     
读钱杜渺钱,也是一本神秘而浩瀚的书,人们虽然天天见它、用它,可有许多人却不能读懂它。近几年来,我仔细读了读,才读懂了一部分,便有如下少许感悟。(一)过去,我只知道钱的好处,有钱几乎就有了幸福,就有一切,古语“有钱能使鬼推磨”即是印证。可是这几年,我读...  相似文献   

8.
朱勤 《党建文汇》2014,(10):11-11
“儿子和女儿在给老年人钱上没有显著差异,儿子给老年人钱的比例为40.7%,女儿为39.9%。”“和老年人居住越近或者越远的子女,给老年人钱的比例越高。住在同一城市不同区的了女给老人钱的比例比较低。”  相似文献   

9.
“一文钱逼倒英雄汉。”这句 千百年留传本来的俗语, 道出了多少英雄男儿对钱的无奈。“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有钱的窘态谁都可以想象出来。 杨仲义——这个忻州地区戏剧界第一位“梅花奖”获得者、省文化厅命名的“尖子演员”,北路梆子第三代传人中唯一享受国务院特贴的专家,省级以上各种荣誉证书、获奖证书足有二尺高:在事业上,他不能说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啊!然而,一个“钱”字把他逼得团团直转——不是因为家庭生计,不是为了儿子上学,而是为了一种社会的职责! 作为忻州地区北路梆子青年团的团长,在党…  相似文献   

10.
说钱     
李人凤 《奋斗》2001,(6):49-49
钱,太有意思了,清代袁枚有《咏钱》诗:“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是清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人干嘛还要羞于言钱呢?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还没听说过靠钱吃钱的.然而,这样的怪事偏偏在江苏省南京造币厂发生了.被称为"造币专家"的该厂原副厂长俞伍权财迷心窍,虽然无法攫取厂里制造的人民币,但却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造币专家"成了捞钱高手,结果把自己捞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12.
湖北枝江市石套子乡唯一的金融机构——信用社,近期悄悄搬走。村民手中的钱无处储存,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许多村民只好将钱放在陶罐中,深埋到地下防止被盗。关于信用社撤离的原因,大多数村民认为,是因为石套子乡的治安条件太差,最为严重的现象是“逼贷”:有人为了逼迫信用社为其贷款,甚至会放出“不贷就会有性命危险”一类的狠话。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6,(3):14-15
“花不了”是指花不了钱。据报载,咱们国家的银行储蓄余额达到了14万亿元,连续几年储蓄额都以两位数在增长,但整体消费水平却并没有同比提高。有专家说,这笔钱哪怕拿出五十分之一来就足够解决国内产品库存问题;也有人说,这笔钱如果分出一点儿投入股市,就可以让中国股市长时间保持“牛市”……说归说,愿望归愿望,消费增长指数还是赶不上银行储蓄余额的增长指数。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4.
“当我看到存折上的数字在不断地往上增加时,心里有说不出的舒服;看到自己的财产和那些家产上千万元的大款越来越接近时,我的内心就会有一种满足感;我爱钱都爱得变态了……”说这话的是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委原副书记、区长王广玉。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后,肖克同志曾三次率领代表团出国访问。每次出访,他都反复向代表团成员交代,要按规定办事,国家发的零用费标准不能超过。回国后,他都要检查零用钱的使用和礼品处理情况,要工作人员给他一笔一笔汇报清楚。1980年他率领代表团访问美国、加拿大,有人建议他返回时取道香港。他说:我们在香港没有任务,不能去,绕道而行,势必多花钱;探亲访友,赠物收礼,影响不好;必须原路去,原路回。人民的钱一个也不能乱花,我们国家还很穷,要建设四化大业,不艰苦奋斗是不成的。“人民的钱一个也不能乱来”  相似文献   

16.
说钱     
陈村  程远 《廉政瞭望》2005,(2):13-13
钱本是最没说头的东西,说也白说, 还容易说得伤心伤肺。我们挑一些不太 刺激的说一说吧。 以物易物的时代诸多不便,催生了 钱的诞生。几千年来,充当货币的有贝 币、铸币、纸币、信用卡,以及永恒的黄金 白银。钱是被人惦记最多的东西。惦记情 人会心猿意马,有七年之痒。而想钱的群 众基础可靠、广泛得多。一位写作的朋 友,将《我爱美元》作为小说题目,引来视 线无数。一张纸,被无数人摸来摸去,不 赶紧扔了,还要买个好钱包供起来,甚至 贴肉存放。明知钱是最脏的,几乎所有人 数完钱后并不洗手。男人粗鲁一点也是, 连美丽的小姐们也不肯高洁,钱真是神 了,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钱”字大为风光,不知不觉间从“粪土”的地位跃升为“至尊”地位,这种变化来之迅猛,不得不令人惊叹!于是乎,有些人在金钱的冲击之下,便发烧发热乃至发昏了,除了一个“钱”字,其它什么都看不见了。下列种种现象,各类报刊常有披露,你看:缺德商以次充好、短斤缺两、漫天要价、强买强卖,甚至给鸡、猪“注水”,为的只是一个“钱”字;不法商人,枉法“法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图的只是一个“钱”字;无耻文人制造“黄色染缸”,毒害社会与民众,图的只是一个“钱”字;某些医院、医生坑骗病员、收受“红包”,为的只是一个“钱”字;有的酒店不顾国格,搞“跪式服务”,为的只是一个“钱”字。“三陪”女以色相为商品做皮肉生意,为的只是一个“钱”字;身居官位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甚至贪赃枉法,为的只是一个“钱”字。此等皆为“要钱不要脸”之举。有的人见危难不救,以给钱多少作条件,“钱”当头,这是“要钱不要义”。更有甚者,一些亡命之徒则“要钱不要命”,上海电视台不久前报道的一个民工为了18元钱毒死同伴的案例,便是诸多“要钱不要命”恶劣行径的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钱可以“买到”和“买不到”的《农妇随笔选》是海外知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和女散文作家孙淡宁写的,其中一则短文很耐人寻味: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  相似文献   

19.
钱的断想     
西晋鲁褒的《钱神论》,以辛辣的笔调将钱称为“孔方兄”,说它神通广大,“动静有时,行藏有节”,“无远不往,无幽不至”,“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无独有偶,唐玄宗时的名臣张说著有《钱本草》:“钱,味甘,性热,有毒。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两人对“钱”的揭示可谓入木三分,有异曲同工之妙。今日读之,实在发人深思,受益匪浅。钱,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们何以对钱情有独钟呢?这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处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相似文献   

20.
钱钱钱     
正金钱是深刻无比的东西金钱是深刻无比的东西,钱可以逼死英雄,钱可以买尽美女。爱是一种巨大的能力,世上人以这样巨大的爱力去追逐金钱,于是金钱的能力笼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