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岳庙是享誉中外的道教圣地,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它北依太室山、南望玉案山、东扶青龙牧子岗、西邻白虎望朝岭,周边山环峦拱,庙内古柏森森,富丽堂皇的明清建筑群令人拍案叫绝。中岳庙庙内游客如织,香火燎绕,令人流连忘返。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是秦汉帝王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曾将此作为皇家庙宇,并更名“嵩岳庙”,对庙宇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后经宋、金、元、明、清历代帝王将相的修葺,真正形成了古代皇宫式建筑风格。中岳庙现存的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扩建。中岳庙目前占…  相似文献   

2.
“伏波庙在乌蛮滩。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驻兵于此,后人立庙祀之。”——《横州志》初冬的广西,俨然温暖如春。从横县往东北行车28公里,经过几个稀稀寥寥的村庄,又进入沿江的一条坎坷不平的山道,就来到这座屹立郁江边上,面朝起敬滩缓缓江水的伏波庙。伏波庙的构造与国内纪念古代名人的类似大小庙宇没有更多的奇特和不同,只是比起香火旺盛的其他一些庙宇来,这里便显得有些宁静和孤单,甚至有些冷清和萧瑟,让人禁不住产生无限空落和寂寥之感。我们是中午时分到达伏波庙的,此时应是游人较多的时候,可是一个游人也没见;盘桓了一个多钟头,仍然未…  相似文献   

3.
白礁慈济宫(又称白礁宫)位于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宫内奉祀保生大帝吴卒,也叫吴真人,俗称“大道公”。白礁慈济宫是台湾300多座慈济宫分灵庙和闽南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素有“南方故宫”之称,是全国首批涉台文物、漳州最大的宗教场所、漳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世界保生大帝信众谒祖、朝拜、进香的第一圣地,年接待香客30万人次。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世纪饭店三层世纪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2003年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大会正在这里举行。全球270多个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的领导人受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邀请,欢聚北京,交流联谊,共商华人华侨社团的发展大计。 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宋初时期,航海经商到东南亚一带的华侨,就以庙宇为场所进行社会活动,普遍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相似文献   

5.
祁建 《北京观察》2008,(3):61-64
明清时期,北京建有众多的碧霞元君庙,其中最著名的五座庙号称"五顶"。大概在明代就已有"五顶"之说。《帝京景物略》卷三"弘仁桥"条载:京城的元君庙,"麦庄桥,曰西顶;草桥,曰中顶;东直门外,曰东顶;安定门外,曰北顶。盛则莫弘仁桥若,岂其地气耶!"其中乾隆年间之后,南顶之称由弘仁桥元君庙转移到大红门外元君庙。北京的"五顶"环列于京城,既是过去许多北京人寄托精神信仰之所,又是民俗活动之地,同时也是商品交易之处。因此,"五顶"在明清及近代北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座完全按照当地建筑样式修建起来的庙宇,它坐落在崇武古镇风光旖旎的西沙湾畔,当地的老百姓都虔诚地称它为“解放军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奇庙”。这寺庙奇特,“奇”就“奇”在庙里供奉的不是哪路神仙的塑像或是哪家祖先的灵位,而是27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的英魂。走进庙宇的正殿,只见通常用来供奉神龛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胡迌 《台声》2008,(4):63-66
开漳圣王崇拜是台湾第二大民间信仰。据“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近年统计,台湾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达300多座,信众超过500万人,以福建漳州移民占绝大多数。其中宜兰县是开漳圣王庙最多的地方,有23座;桃园县大溪镇开漳圣王庙最密集,方圆不过105平方公里,却有10座;最老的开漳圣王庙是桃园的仁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12年);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凤山开漳圣王庙、碧山岩碧山寺、芝山岩惠济宫和桃园景福宫。台湾民间以二月十五日为开漳圣王寿诞,举行祭祀,十分隆重。  相似文献   

8.
在海南现存为数不多的庙宇中,海口西天庙是年代较久、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庙。据《琼州府志》记载:“西天大士庙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许,祀王佐。”海口所城建于明朝初年,周长不过“五百五十五丈”, 规模相当小,而西天庙规模却不小,整座建筑巍峨、壮观,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谁在所城旁边“二里许”之处建造这么一座气势恢宏、工程浩大的庙宇呢? 这庙祀的王佐不是海口人,是临高蚕村都透滩村(今博厚区透滩村)人,为什么却一直被海口市民尊为“西天大士”,敬为“阿爸”呢?  相似文献   

9.
百年越剧     
孙君 《传承》2010,(28):58-60
一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嵊县是浙东的一个山乡小县,因剡溪横贯县域,古称剡。嵊县虽是山乡,民间音乐歌舞却颇兴盛。在剡县,村村有祠堂,堂堂有戏台,堡堡有庙宇,庙庙有舞榭。秋后农闲,逢年过节,弦歌不辍,锣鼓不息,剡人咸以歌舞为乐。  相似文献   

10.
石湾 《北京观察》1999,(10):48-50
老北京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精)豆子,不吃亏儿。”我不是北京人,到北京工作三十多年了,前不久才听说这句顺口溜。这句顺口溜讲的是东岳庙的四块碑石。而直到今年年初,我出席朝阳区九届政协一次会议,才得知北京有个东岳庙。北京东岳庙建于元代延祐年间,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占地71亩。整个庙宇气势恢弘、建筑精良,素以神像多、楹联匾额多和石碑多而著称。国务院已于1996年将东岳庙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11.
基层黑板报     
基层黑板报应尽快刹住农村建庙歪风编辑同志:近些年来,在豫西一些边远山区,温建庙宇,烧香拜佛等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有的地方多数村都建有小庙,个别村甚至多达两、三处,庙内供奉的有"龙王"、用以、"土地"、"山神"、"玉皇"等神像十几种。有的村干部还亲自...  相似文献   

12.
飞龙顶览胜     
飞龙顶览胜王子官飞龙顶是一座道教活动的场所。它位于莱阳市北郊二十公里的北郊乡广武山巅,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经过嘉靖三十年(1550年)、顺治四年(1647年)的开拓扩建,而形成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庙宇建筑群体。它依山就势,玲用巧丽,似云雾中的飞龙,故名飞...  相似文献   

13.
距离陕西省白水县城东北约35公里处有一座仓颉庙,是为纪念文祖仓颉而建造的庙宇。庙的始建年代根据其建筑风格和庙内碑文记载,不迟于东汉延熹年间。仓颉庙以其寺庙建筑、古柏壁画、神话传说以及珍贵碑刻等构成了浓厚的仓颉文化,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为仓颉庙题字“文化之祖”。  相似文献   

14.
妙子 《八桂侨刊》2010,(3):18-18
青云亭座落于马六甲区的庙堂街(Temple Street),取平步青云之意。是马六甲市唐人街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十二年,根据庙内碑文资料记载为第一任华人甲必丹郑芳扬筹资修建。青云亭是马六甲的重要名胜古迹,占地49520平方尺,它的外观雄伟庄严,建筑结构极富中国传统的艺术性,不但古色古香,而且多姿多彩。整座庙宇,不论建筑风格、雕工、图案,充满浓郁的闽南地区色彩,是十分难得的中华建筑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5.
胡迌 《台声》2006,(12):84-86
说起台湾名胜古迹的匾额楹联,不由得想到台南市名著天下的两块匾——天公庙中的“一”字匾和府城隍庙中的“尔来了”匾。涵义是什么呢?有人解读说,“一”字匾是指“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再怎么工于心计也无可奈何”,“尔来了”是说“你终于来了,老天爷要给你算帐了”。台南市天公庙是道教庙宇。庙址原是明郑时期祭拜天地之处,又称“天公埕”,清咸丰年间奏准建庙,叫做“天公坛”,主祭玉皇大帝,配祀福德正神与文武判官神。以后增建后殿,塑立三清、三官、南斗、北斗、普化天尊、王灵官、张天师、司命灶君、太阳星君、太阴星君等诸道教神像。光绪年…  相似文献   

16.
提起嵩山中岳庙,国人并不陌生。2006年,中岳庙以其"林掩其幽、山壮其势、水秀其姿"的秀丽景色及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顺利跨入国家4A旅游景区行列。在全国众多对外开放的道教庙宇中,中岳庙可谓独树一帜,它凭借着古建筑规模最大、建筑风格最独特、占地面积最大、古松苍柏最多而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17.
南诏发祥地在今云南省巍山族彝回族自治县,现境内遗有数处祀南诏王的庙宇。这些庙宇,当地群众称为土主庙。它与地域相连的白族本主庙不同,是当地彝族的原始宗缴——祖先崇拜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由于历史原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南诏发祥地的彝族文化史不可多得的文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湾大甲镇澜宫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进香团回祖国大陆的湄州妈祖祖庙进香,引起人们对台湾宗教情况的关注。其实在台湾,象大甲镇澜宫这样拥有大批信众和庙产的庙宇还有很多,庙宇产业已经在台湾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作用。行天宫行天宫最早是由郭得进居士及众师弟(包括黄丛),于台北市延平区设立“行天堂”,它吸引信徒的主因是以扶銮问事特别准确灵验,而渐享有盛名。1956年至1957年间,由黄丛居士一人独力出资创建行天宫三宫,由于建庙时即采用不对外  相似文献   

19.
"和尚、喇嘛也是我们的朋友"1937年秋,刚刚在平型关重创日军的115师一部,在政委聂荣臻的带领下进入五台山。五台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胜地之一。早自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就开始建筑寺庙,经魏、北齐、隋、唐及至清末,屡经修建,到抗战爆发时,五台山共有庙宇300多座。这些庙宇,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前者住和尚,后者住喇嘛。和尚和喇嘛加起来有几千人,是一支不小的力量。进入五台山后,部队驻扎在五台山寺庙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绵延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名人浩如烟海,灿若繁星,而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只有2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古人兵家十分推崇关羽,凡征战之事,不论正义与否,都希望自己的将校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关羽被树为榜样、尊为武圣。明万历初年,广东潮汕地区南澳岛上的关帝庙,就是当年明朝平倭将领戚继光假借关公托梦,让其来岛剿吴平寨获胜而建的。有些地方将敬奉关公的庙宇称为武庙,庙内将关羽和岳飞合祀称为“双关庙”。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把持的北洋政府,就曾在北京鼓楼西兴建关岳庙,将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