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波 《红旗文稿》2012,(24):22-24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时间积淀留存下来的具有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是具有代表性和民族性的历史文化成果。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文化遗产的存在昭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如若丧失了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以现代生产力发展为主轴,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生产推动的世界历史变迁,彻底改变以血缘关系历史文化为纽带的民族社会,明确提出民族交往空间由民族性、区域性拓展为世界性,逐步形成以现代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世界交往空间格局,阐明了民族、民族交往、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认识与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理论方法和基本原则,为我们探索中国各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遵循。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必须以现代民族国家为政治载体,民族问题必须从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下来认识和解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历史要求,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理论的时代特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自从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以来,各个民族或国家日益联成一体,参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任何民族或国家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将自己呈于世界历史的整体中去考虑。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龚昕 《党史文苑》2009,(1):47-48,7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自从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以来,各个民族或国家日益联成一体,参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任何民族或国家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将自己呈于世界历史的整体中去考虑.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共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是中共历史发展规律的有机组成和重要体现,具有明确的内涵所指和鲜明的特征表现。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中共的根本属性决定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建构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国家。从该主题的纵向延伸审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经历了参与、逐渐引领和主导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三大阶段。从该主题的横向展开审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形成了3个方面的主要线索:国家建构层面以追求中国主权独立、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为主线;国族建构层面以培育、塑造中华民族国族认同为主线;民主建构层面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探索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为主线。明确中共历史发展的民族国家建构主题,对于扩大中共历史研究视域,把握中共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萍 《理论研究》2009,(6):63-64,F0003
民族与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同属于历史范畴。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很大区别。民族与国家是一对相伴而生又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孪生体。二者之关系极为密切又错综复杂,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妥善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统一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往今来,任何民族的发展与国家振兴,归根结底都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一个抛弃或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发展和振兴的。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文化是支撑国家政治道路、理论和制度最深层次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复兴、崛起的先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国家的形成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历史要求。这一战略决策是根据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做出的科学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认真研究已经有的历史经验,掌握规律,科学地加以推进。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后,更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创新,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齐冰  钟海 《前线》2014,(10):47-49
回顾历史,在世界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和国家,在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财富。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体育精神,往往与自身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观念、价值取向、民族心理特征相联系,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中华体育精神既是被打上中华民族烙印的体育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也是“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国家在矛盾中共处是普遍的事实。各民族和谐共处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理想和目标。就我国而言,和谐共处是对我国民族关系从宏观上做出的一种高层次定位,它更适合用来概括今天国际国内环境下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愿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人,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交往的历史视野中为我们展现了民族共处的历史画卷,提出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如何进一步促进民族和谐共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共处的论述,为我们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方法同历史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典范,也是将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并贯穿于研究工作全过程的典范。它全面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述民族形成过程及国家产生的三种类型,阐明了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揭示了民族与国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国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贡献。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所蕴含的民族与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既有助于人们更为科学、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经典蕴含的思想,也有助于充分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国家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无论是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超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在这里,我想从中外历史上选择三类情况,说明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郭林江 《世纪桥》2010,(21):63-64
世界历史形成,普遍交往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开始真正进入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并存的历史时代。内外和谐交往是民族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内外交往交互作用,外部交往和谐是内部交往和谐的保障,内部交往和谐是外部交往和谐的基础,内外交往共同构成一个圆圈关系,互为前提。所以只有内外交往同时和谐,民族国家整体上才是和谐的。这就是我国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当下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重要的历史时期,高等院校的学生肩负着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究大学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历史发展看,全球化强化了世界各国联系,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增加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共性,提高了强势国家的话语权,也刺激了文化民族化的发展。从文化建设方面看,全球化能够培育民族文化自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培育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因此,应当正确面对全球化给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推进民族文化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其 发展的历史转折中都会面临着关键时刻 的艰辛选择。选择正确则国家繁荣、民族 兴旺;选择错误则国势衰微,甚至亡国。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危机时 刻挽救了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最近比较热,引起的讨论也比较多。历史虚无主义简单说就是否定历史,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没有价值,甚至只有负面意义,从而得出结论说,这样的国家或民族若想获得未来发展,只有抛弃自己的传统,完全接受另一种文化或价值系统。要完整理解历史虚无主义为什么会出现以及它的作用,我们应该同时考察它的另一面。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历史虚无主义一般只针对非西方国家或民族,西方发达国家几乎从来不对自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6,(6)
自上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来,世界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沟通交往,推进了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入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被呼唤出来,为解决全球化问题和指导全球化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颖章  荣莉 《世纪桥》2000,(2):32-33
我国曾经存在的香港、澳门这类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台湾这种国内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是由复杂的因素造成的。但无论是不平等条约留下的民族创伤,还是民族自己分裂产生的不幸,只要是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和国家的分裂局面,都将要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条件成熟以后被一一提上解决的日程。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统一的时间比分裂的时间长得多。若从公元前221年秦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算起,分裂的时间不超过1/3,而统一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统一的程度也一次比一次高。因此,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正确处理新世纪的民族问题,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一、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会永恒存在,民族同阶级和国家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最终走向融合与消亡,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和结论。民族的消亡有一个自然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正如毛泽东所指出:“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有民族的存在,就必然有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