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说到底就是要实行宪政。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宪法是近代以来人类政治生活的神经枢纽。“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还没有哪一项发明创造能够比得上宪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祉。”(《宪政论丛》第1卷)为什么说宪政是“福祉”呢?它有以下三大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宪法的若干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因此宪法是实施治国方略、转变执政方式的关键。然而,在我国政治实践中,宪法的权威和作用并不十分理想,宪法实施水平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宪法的地位及当前我国在维护宪法权威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全面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的前提是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因此,必须要加强宪法实施;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只有强化宪政思维,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宪法精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使社会经济生活及各项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强化宪政思维是依法执政的根本前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律。宪政思维与宪政意识、宪法意识不同,它是指以宪政意识和宪政理念为指导,从宪政的标准出发分析问题,作出判断,进而依照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5.
语录新闻     
<正>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6.
依宪执政是指党依照宪法治国理政并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依宪执政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依宪执政"的概念从正式提出到最终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探索"依宪执政"的过程中,我们党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当前,落实依宪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依宪执政理念;确保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加强宪法实施,树立宪法权威;普及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凸显了宪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地位。现行宪法虽然不是完美无缺,却是我们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精神的载体。要使现行宪法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处理好宪法和法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要建立制度,设计体制机制,把宪法和法律真正交给全体人民掌握;还要强化宪法的实施及其监督。  相似文献   

8.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4,(22):20-2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史无前例地吹响了建设法治中国的集结号。法律不能只印在纸上,其生命力在于实施,其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亦在于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一重要论断,对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关系作出明确阐释,体现了我们党对宪法尊严和权威的维护,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治国理政之道的经验总结,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一、充分运用宪法治国理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制定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  相似文献   

10.
演讲主题: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大家好!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确立了依宪执政的理念与方式。2004年9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并把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确立下来。从宪法角度讲,依法执政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执政党进入政治体制内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而不是置身于政治体制外…  相似文献   

11.
汪习根 《当代广西》2014,(22):14-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表明,我们党对宪法权威在法治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宪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缘起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出现了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的分野。从历史上看,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和法治体系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完善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尤其随着新宪法修正案的实施,学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的重要任务,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宪法的热潮。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法治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依宪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治国理政。依宪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和把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体现了我党对宪法权威在法治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当前要实现依宪执政,应从四个方面切入和着力,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保障公民合法权利、提高领导干部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4.
依宪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治国理政。依宪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和把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体现了我党对宪法权威在法治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当前要实现依宪执政,应从四个方面切入和着力,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保障公民合法权利、提高领导干部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次宪法修改既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也一以贯之地延续和巩固了民政领域的相关规定,保持了我国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民政事业发  相似文献   

16.
实行依法执政,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即要全面树立法治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规定党同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依法进入国家政权机关,在国家政权体制内依法运作,其执政权力要自觉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制约。同时,党要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要对国家权力及其运行依法实施控制监督。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宪法学习与实践中,有必要对宪法监督制度给予足够的关注,厘清宪法监督的功能和程序,分析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思考加强和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徒法不足以自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也是一样。依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至今宪法宣誓作为一种主流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宪法所接受,观察宪法宣誓不仅要关注到该制度庄严神圣的仪式,更该关注到的是宪法宣誓所蕴涵的法定、约束、导向和践行等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36):3-3
中国首迎国家宪法日 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当天,全国四级法院的法官面对宪法宣誓.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向宪法宣誓仪式,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中小学普遍上了一节宪法教育课。将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将拉近宪法与公民的距离,为依法治国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多方面的任务,其中第一位的是要提升党依法执政的水平。依法执政首先要确立宪政民主思想,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宪法为依据执政。要牢固树立执政是执掌政权的观念,按照宪政民主的要求处理党政关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指挥“一府两院”,实现执政行为的法律化。还要切实推进民主程序的法制建设,按照法定民主程序执政,在法治的高度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