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今年15岁。我与母亲的关系非常好,无话不说,但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僵,因为父亲经常训斥我。十分不幸的是,半年前,我的母亲因患急病去世,而父亲又一直忙于生意,很少回家,我生活得很痛苦。由于感到无法与父亲一起生活下去,一个月前,我以看望外祖父母为由一去不归。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 《法制博览》2011,(14):37-37
一个儿子酷似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做父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蛇蜕皮一样地始终是自己,但儿子却往往愿意像蝉蜕壳似地裂变。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 《法制博览》2009,(20):11-11
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做父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蛇蜕皮一样地始终是自已,但儿子却往往愿意像蝉蜕壳似地裂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恒一离婚不久,就带着五岁的儿子去德国慕尼黑工作。由于天天早出晚归,无力照管儿子,他就把儿子托付给社区志愿者,也是自己邻居的劳顿斯太太监管。劳顿斯太太非常敬业、友好,她不但悉心照顾其生活,还认真教其识文断字,为此,恒一非常感动。但他连做梦也没想到,正在他高兴之时,劳顿斯太太却把他告上了法庭。什么原因呢?说他对儿子态度有问题.没有履行父亲的义务.经常晚上10点了还回不了家,与儿子交流时间太短.关心太少。  相似文献   

5.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笔者去一所家长学校讲课。在讲课之前,一位姓赵的家长对我说: 他的孩子上初三的时候.交上了一位不太爱学习的同学。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初三正是升高中的关键时刻,交上这样的同学.对孩子的学习很不利。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孩子与那个同学来往.而且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结果越这样阻止他.孩子越反感。越要千方百计和那个同学来往,根本不理采他的一切阻止。  相似文献   

7.
常常听见周围的朋友抱怨孩子读书不用功,家长老是要监督,要陪孩子读书。我感到十分奇怪,我怎么就没有在儿子的学习上花多少时间呢?想一想.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即将毕业,16年寒窗,中间也和别人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应付了无数次的考试,儿子的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高中毕业时还得了省级三好生的荣誉。儿子读书10多年,我这个做家长的根本就没有操什么心。  相似文献   

8.
雄性的培养     
何怀宏 《法制博览》2009,(20):14-15
如果在一个小家庭里,有了一个儿子呱呱坠地,父亲不再是这家里惟一的雄性了,他要从父亲的角度来考虑对这个男孩子最重要的事,他会把什么放到前头呢?会按照什么次序来教育这个孩子呢?  相似文献   

9.
今年38岁的张建平是一位普通的南昌市民。让他们夫妻俩感到欣慰的是:他们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子。他的儿子张周永长得虎头虎脑,很是惹人喜爱,是南昌市船山路小学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0.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相似文献   

11.
当儿子时,特别想当老子。当老子可以发号施令,可以不上学,不写什么作业,可以悠悠然地抽烟,醺醺然地喝酒;可以把儿子指使得滴溜转,不听话时还可以给两巴掌。至于给不给你说媳妇,也是老子说了算,你才不管他急不急。  相似文献   

12.
接编辑信,叫我写一篇“成语透视”。我不是一个爱说成语的人,便请教儿子,儿子在念中字,常有语文习题做,自然少不了“成语练习”。活了那么大,又是靠写作为生的,接到搞约要向儿子求助,实在不太好意思。因为讲出一句成语不难,但若找到一句“有隐患”而需“透视”的,实不容易。儿子对此也十分为难,——老师教课讲成语是要你学会使用,而不是怀疑它,拿它到X光机下“透视”;他将厚厚的一本《分类成语词典》往我面前一推:“你自己找吧。”不得不翻起来,越翻敬意越增,越感到自己“才疏学浅”,越感到创造成语的人“渊博精深”。翻遍了,仍然找不到符合编辑意图的、需作透视的“病语”或“疑语”。本想搁笔,回一信说:“对不起,我不是透视别人的,  相似文献   

13.
错位的父爱     
2005年8月3日上午9时许。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正公开审理一起包庇案。被告席上,年愈花甲、头发花白的犯罪嫌疑人周春山正满脸沮丧地回答着审判长的讯问。在如实供述完自己的犯罪事实之后.他悔恨交加地说:“当时看公安人员上门来抓小二子。我就晓得他又在外边闯祸了。心里又气又恨.但是,儿子再不好总归是儿子。做父亲的哪个没有护犊之情?哪个愿意让儿子去坐牢受罪?  相似文献   

14.
今年15岁的张东旭。家住乌鲁木齐市,母亲刘秀娟在一家商场作保洁工,父亲给一个个体老板开车.儿子由刘秀娟一个人照顾。  相似文献   

15.
石天祥 《青少年与法》2009,(5):30-31,46
他望着窗外,天空正下着霏霏细雨,低头算算日子,自从那天被刑警队抓获以来,到如今正好一个月。这已是“四进宫”了,这一个月来他想了很多,深深地为自己、为父母、为妻子和那刚刚十个月大的儿子感到了一份难以言表的自责和悔恨。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单身父亲独自抚养有严重智力障碍的儿子,为使儿子享受到正常人的幸福和快乐。父亲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好和快乐,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音乐奇才”!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的儿子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从小顽皮,常有打骂同学、毁坏公物的事情,最近竟发现他还偷同学书包里的东西,班主任老师指责我们家长对其管教不严。其实,我每次发现他做了坏事,都毫不留情地惩罚他,包括训斥和痛打,其母亲在旁甚至流泪,慰劝。可是他仍然常常闯祸。我们看到有的杂志上说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用惩罚的方法是没有效果的,只有采用奖励的方法才有效果。我们也曾试了一段时间,结果也毫无效果,反而更胆大妄为了。我们  相似文献   

18.
我曾在电视上多次看到过这样的新闻,一对父子关系变得水火不容,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接着便是父亲出走。从此,天涯海角势同陌路。亲朋聚会,别人提到儿子,老父亲便会火冒三丈,似乎在他的眼里,十年不见,二十年不相见,也不会难过。但真正有一天,当儿子落难了,父亲便再也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渴求     
美国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站在家门口等着下班回家的父亲。父亲终于出现了.他向父亲提出了一个在心里埋藏了很久的问题:“爸爸,你一小时能挣多少钱?”  相似文献   

20.
城里生活方便,是很多人的向往。但父亲进城后,住不多久就要回去,他说他不习惯。对城里的事情,他看不懂,对城里人的心思,他猜不透。对城里的文明,他不认同。他有着太多的困惑和不习惯,他感到陌生,感到寂寞和孤独,于是回乡下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