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求是》2011,(1)
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我国卫星事业和深空探测事业的开拓者。他是我国最  相似文献   

2.
翻开他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星"熠熠发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 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师;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工程总设计师重任……由此,他被人们誉为造"星"大师。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孙家栋。  相似文献   

3.
王建柱 《党课》2011,(13):119-119
祖籍山东牟平,祖上‘闯关东’,父辈起就生长于东北,说话一口东北腔。”这是传记文学作家对孙家栋的描述。“东方红一号”升空以后,孙家栋的名字就常常和我国卫星事业的首次连在一起。1967年,孙家栋被钱学森点将,调任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设计师。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1984年第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孙家栋都是总设计师。1986年44,他还担任我国第二代卫星“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中巴合作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的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4.
面孔     
《廉政瞭望》2011,(5):8-8
孙家栋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获得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而孙家栋的工作及其成就,恰恰契合了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5.
孙家栋,1929年出生,辽宁人。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发起人之一和该工程五大系统的总设计师。在留学苏联的日子里1951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审批,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纪念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举国欢腾。美联社报道说,“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路透社说,这标志着中国在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一样的航天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送“嫦娥飞天”的航天队伍中,今年6月刚刚接替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吴伟仁,  相似文献   

7.
刘志宏 《党史文苑》2007,(11):54-55
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升空,国人为之振奋。“嫦娥工程”令世人瞩目,与此项工程相联系的一位科学家成为了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他便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欧阳白远出生于江西吉安,从小在永新长大.后来成为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提出探月工程计划的第一人。他对故乡的绵绵深情令笔者动容,笔者特采撷几则鲜为人知的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头顶星空,频传佳讯:中国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全人类的“太空家园”,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探月工程拟在月球背面采样、在月球南极“逐水”“中国航天”发展提速,身世界第一方阵。航天发展,动力先行。为中国“飞天梦”提供不竭动力的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又在天地之间,划出了一条怎样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1995年12月,北京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表彰大会,一位憨厚的陕北汉子,登上了主席台,他捧起国家人事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的奖牌,向主席台和与会者深深地鞠躬,回报他的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他就是在广播电视事业上拼搏了25...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知     
我们为什么要探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近日透露,中国计划2010年左右将发射探测器登月。中国探月工程所有零部件全靠自主研发。他说:之所以探月,是因为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且是我们国家实现载人航天和应用卫星之后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国家高技术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据2月6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近日透露,中国计划2010年左右发射探测器登月。中国探月工程所有零部件全靠自主研发。他说:之所以探月,是因为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且是我们国家实现载人航天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说:“目前在航天技术方面,美国、俄罗斯是第一梯队,在太空中的800多颗卫星中,美国占了一半,中国有34颗。在载人航天方面。世界上已有960人次进入过太空,杨利伟是第413位进入太空的人。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可以说,在国际探(登)月领域,中国、欧盟、日本是第二梯队。”那么,世界各国的最新探月计划是怎样的?准备得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4-4
在年前召开的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升空,国人为之振奋。"嫦娥工程"令世人瞩目,与此项工程相联系的一位科学家成为了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他便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欧阳自远出生于江西吉安,从小在永新长大,后来成为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提出探月工程计划的第一人。他对故乡的绵绵深情令笔者动容,笔者特采撷几则鲜为人知的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时刻关注着"嫦娥一号"的最新变化;他是"两弹一星"的元勋,见证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游本根 《实践》2006,(10):47
某县一位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在就职演说中,向全县干部群众公开承诺:本人在任期内,一定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报实数,决不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决不给下任留“窟窿”、背“袍袱”,诚请大家监督。廖廖数语,博得台下阵阵掌声。“不给下任留‘窟窿’”,体现了这位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作风,折射了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和下任领导的负责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其言之铮,其情之诚,当然会赢得人们的强烈共鸣!然而,近年来有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不注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了求“政绩”、树“形象”、向上爬,不惜花光财政钱,设法借贷银行钱,多方筹措百姓钱,热衷于固地建园(工业园区)、建大楼、建现代化广场、建“亮化”城镇等“标志性”工程。一些上级领导在检查考核  相似文献   

17.
1954年9月15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开幕词。在全体代表热烈的掌声中,毛泽东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18.
潘锋  宗河 《党建文汇》2006,(11):12-12
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说:中国将启动并继续实施被称为“211”工程的五大航天科技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9.
每月大事     
<正>2010年10月1日,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由长征三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送入太空,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黄土情深的现代“儒商”──记省农资公司总经理李山岷李1995年4月。北京。当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如约见到李山岷已是下班时分。他连连表示歉意,却又谦和地宽慰我。“下班打扰少,能好好聊聊。”那时,他刚刚参加完“全国农资供应先进单位”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