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李丰 《法制与社会》2010,(14):97-98
本文认为机场特许经营权应制定行政法规或通过授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部门规章及实施细则来确定特许经营权应属于当务之急。文中从机场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属性、机场特许经营权费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对机场特许经营权的实现方式、管控等方面对机场特许经营权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付大学 《法学论坛》2016,(6):103-109
特许经营权的定位直接涉及法律对相关利益的保护程度,将其定位为私权会漠视公共利益的保护.特许经营权是来源于政府的一种新财产,是公私混合财产,其权利客体是特许经营行为.特许经营权的“权利束”在被特许人和政府之间混合配置,是为平衡各方利益使然.作为一个混合财产权,其保护规则(即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转让规则、管制规则和无为规则)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应突出不可转让规则、责任规则和管制规则的优先适用地位.  相似文献   

3.
海法 《法庭内外》2007,(1):41-43
加盟,变称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即加盟商)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特许经营权的内涵、历史演变、现实运用等方面的挖掘,尝试对特许经营权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特许经营风险作出分析和提示.文中借鉴了司法实践中的观点和纠纷方法,对现有的一系列风险问题由浅入深地一一点明.  相似文献   

5.
公共资源特许利益的性质随公共资源类型和用途等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燃气特许经营权就是一种从事"公务活动"的资格,是为保障特许经营者能够履行行政法义务而赋予的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这种财产价值体现为特许经营者有权获得合理回报。该权利在受到第三人侵害时,必须首先由行政许可机关提供救济。特许经营者除了提供连续而普遍的服务、不损害公共利益外,还要承担缴纳履约保证金、损害补偿或恢复原状、不擅自转让股权和向第三人提供担保、缴纳特许费、公开经营成本和收入支出信息、忍受不确定的行政管制、接受严密的行政监督和公众监督等义务。另一方面,为保障特许经营者的特许利益,行政机关应依法明确裁量基准,在更新或延续阶段赋予特许经营者相对优先权,建立协议的第三方审查机制,建立促进特许经营者合理盈利、保护其合理期待和免遭第三人侵害的机制,建立因行政管制导致特别损害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隋飞 《法制与经济》2008,(22):60-61
特许经营权作为新型权利的一种,以非常复杂的法律关系为背景,它产生于政府对特许权人的行政授权,这一授权以特许权合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又衍生出很多关联的法律关系。文章主要介绍了特许经营权的属性,变动原因及其具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特许经营权作为新型权利的一种,以非常复杂的法律关系为背景,它产生于政府对特许权人的行政授权,这一授权以特许权合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又衍生出很多关联的法律关系。文章主要介绍了特许经营权的属性,变动原因及其具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特许经营模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最佳路径之一,例如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等知名企业都在世界各地开设了自己的连锁店。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扩张方式,可以在不增加市场上店铺数量的前提下,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店面,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创业者来说,加盟一家成功的连锁店,其成本要比完全新建一个店铺低得多。但是,商业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与被特许人的法律义务关系要比普通的单个经营  相似文献   

9.
特许经营的发展是以知识产权的集中许可和使用为其基本特征,商标权是特许经营权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商标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在特许经营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功能.由于特许人的维权意识不足,国内相关立法不够完善,经常发生针对特许人商标权的侵权行为.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特许人商标权遭受侵权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特许人维护其商标权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肖小文 《河北法学》2012,(3):114-120
特许经营的发展是以知识产权的集中许可和使用为其基本特征,商标权是特许经营权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商标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在特许经营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功能。由于特许人的维权意识不足,国内相关立法不够完善,经常发生针对特许人商标权的侵权行为。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特许人商标权遭受侵权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特许人维护其商标权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年来,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运动几乎同时在西方国家发起.从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公用事业经营,通过合同外包公共产品提供到授予私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直至政府出售国有企业,各种程度不同的民营化举措在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中相继登场.……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2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与老的暂行办法相比较,规定更详细、内容更广泛,责任更明确。尤其必须注意的是,该办法对特许人法律责任的规定,将对特许人开展特许经营业务、对特许经营体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切实而重大的影响。根据《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特许人在开展特许经营过程中可能承担一系列法律责任,这些法律责任根据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三种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一、特许人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1、违约责任特许经营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同关系,因违反特许经营合同约定的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许连锁经营模式这种市场营销领域常用的经营策略,现在正逐渐成为民营医疗机构业务扩展的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对查处特许连锁经营模式医疗机构案件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对特许连锁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而且探讨了卫生行政执法及行政处罚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为医疗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奥运特许商品计划是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一部分,一些资质较好的企业通过申请,在得到北京奥组委审核和授权后,成为奥运会的特许零售商和特许生产商。据了解,在北京奥运会特许企业名单中,零售商76家,生产商73家。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土地上形成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权利,一是农民集体对土地享有的集体所有权;二是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对土地所拥有的经营管理权或代表行使权;三是农民个人对土地所享有的承包经营权。农地集体所有权是农地经营管理权和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根源和基础,它影响、决定着经营管理权和承包经营权存续发展的宗旨、方向和内容。而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集体组织的经营管理权可以超越所有权而得以独立地发挥作用。同时,农民个人的承包经营权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绝对性,不受农地集体所有权等的不当干预。在农村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中,各方面的农地权利需要在相互联系协调中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严密而和谐的农地权利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司法保护体系,从而有效地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司法业务文选》2012,(24):9-12
1.2012年2月23日商务部令2012年第2号公布2.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维护特许人与被特许人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商业特许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关联方,是指特许人的母公司或其自然人股东、特许人直接或间接拥有全部或多数股权的子公司、与特许人直接或  相似文献   

17.
王学先 《知识产权》2009,19(3):49-53
近年来,特许经营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特许经营者的维权意识不强、国内相关立法体制不够健全,对特许经营中最核心的商标权保护不力,经常发生针对特许商标权的侵权行为,特许人和被特许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针对以上情况,对特许经营的发展历程、特点进行了解,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保护特许经营中被特许人特许商标权利益的必要性,分析特许经营中被特许人利益受到侵犯的主要原因,并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保护被特许人利益的几点对策,希望对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解读一: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具备三方面条件规定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只有企业可以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二是要求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  相似文献   

19.
《商务与法律》2007,(1):41-42
国务院于2007年2月6H公布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全文共分五章34条。针对我国特许经营领域存在的问题,条例确立了五个方面的制度:(1)明确了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如只有企业可以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服务贸易日益升温的今天,外资纷纷通过转让特许经营权的形式,在中国大陆开设连锁店、专卖店……但由于理论界和实际操作部门对特许经营权都较为陌生,特许经营权在实际操作中常无据可循,滋生了一些法律问题。若长此以往,可能会扭曲“特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