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0,(25):56-56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水平比较低,既保大病又保小病还难以兼顾。同时,从大多数群众的经济水平看,普通门诊的医疗费用一般都可以承受,而大病住院费用是医疗负担的主要部分,也是造成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重点保大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保障的互助共济作用,是“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愈加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愈加凸显,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农村困难群体的医疗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以构建覆盖全民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4年,在现行各级财政配套资金的医保体制基础上,北海市海城区财政安排200万元用于城乡病困家庭救助,安排40万元对辖区中小学生每人每年再给予10元补助,这一做法,得到辖区群众"点赞"。一、现有医保体制的短板(一)在现行医保体制下若干因素仍可能导致因病致贫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和完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民政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职工指定疾病互助保障、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医疗  相似文献   

4.
全国农村医疗救助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医疗救助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医疗救助对象是符合条件的五保户、特困户和其他贫困群众。各地民政部门通过农村医疗救助基线调查发现,在农村2542万(其中,五保户570万,特困户1972万)“不救不活”的特殊困难人口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比例平均为49.8%。在因病、因残致贫人员中,得大病人数,其比例为3%至15%左右。目前,全国有1501个县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框架,形成了不同的农村医疗救助模式。针对目前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农村医疗救助应逐步形成在推进中规范,在规范中推进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近几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社会现象的频发,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救助的重视。但是,作为解决贫病恶性循环问题,实施反贫困战略的一种有效途径,仅有政府这一单一主体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在实施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更有必要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构筑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发挥好和谐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抽样调查,对贵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首批试点地区"城乡统一、城乡分档统一"两种大病保险模式和"三重医疗保障"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对试点地区在统筹主体、封顶线设置、补偿范围、总额控费、商业机构盈利率、医疗救助"夹心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发展贵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农村,造成农民贫困或返贫的诸多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因病致贫.疾病已成为农民脱贫的最大"拦路虎".而造成农村医疗保障不尽人意的原因,除经济不够发展之外,主要是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严重不足,认识上存在误区以及市场运作的二元机制等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及其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硬件建设和医疗队伍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党和政府的首要职责,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大民生问题。以往关于农村医疗的探讨主要停留于如何解决广大农民就医难、就医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层面上,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医疗现状的调查以及由其派生出的深层社会现象的剖析,从全新的视角,以设立长效医疗保障制度、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责任以及扩大社会对农民生命健康的关注等方面为切入点,对构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对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渠道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有的三大医疗保障制度中,对于人口庞大的异地流动人口尚未顾及,流动人口的医疗救助和健康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生力军,其就医难、看病贵、医疗负担重,是他们最大的生存压力之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是全国的普遍现象。温岭市从当地实际出发,自2006年以来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社会保险又不同于商业保险的"农民工医疗互助"的新路。其基本经验为:按"个人出一点、企业拨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进行医疗互助基金的筹措,探索总结出"以收定支、定额补偿、收支平衡"的保障原则和建基金不建个人账户、基金专款专户专用以及独立核算的基金运作方式,使农民工、企业和社会都从中受益,为中国流动人口的医疗救助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健康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贫富差距的问题.对城镇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人群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但是,我国开展医疗救助的时间还不长,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1.
城市贫困人口医疗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困问题 ,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城市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着医疗难问题 ,很多贫困人口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由此无法摆脱贫困。无论是“低保”制度还是医疗保险制度 ,都无法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困境 ,为此各地纷纷出台了医疗救助措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困境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是一种旨在减少农民因大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村医疗保障新机制,是一种有益于农民的政策。然而,该政策却面临着种种困境,使得该政策难以执行与推广。笔者针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分析了政策执行的种种滞障因素,并提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13.
《人事天地》2010,(21):56-56
医疗保障究竟"保"什么?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保障的人群和内容也不相同。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和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建立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的重要机制之一,内含着生存权、公平论以及正义论等深厚的法理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与不断变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短板逐渐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焦点。医疗救助方面可操作的制度真空以及作为义务主体的政府和权利主体的公民对医疗救助程序的陌生,致使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举步维艰。医疗救助制度的改革必须秉持社会公正、国家责任、城乡统筹等基本理念,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并建构农村医疗救助信息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在建立与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基于对云南16州市的4 700份问卷调查和4州市结构性调查,对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的绩效、制度设计、风险控制方式以及参与者评价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理论分析。结论部分对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概念从"保险"向"活动"的变迁做出评价,并分析了当前市场化思潮下对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7.
事件     
《海南人大》2012,(10):6
重特大疾病补偿卫生部日前表示,今年要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在1/3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通过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的衔接,使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今年,我国将把这8种病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1,(11):6-6
据国务院医改办公室透露,医改实施两年来,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快速推进、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为兜底,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医保的目的在于减轻参保居民家庭医疗负担,因此应确保低收入者在遭遇相同风险时能拥有与高收入人群相同的支付能力,即保证医保筹资的公平性.基于课题组对江苏省有关地区筹资公平性的调查,筹资标准划分应充分考虑到收入水平的差异,"低保费,高共付率"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对低收入人群的筹资保护作用有限,城镇居民医保筹资体系具有累退性;依据收入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并通过居民医保制度设计降低低收入人群共付率,可以缓解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事天地》2012,(10):48-50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委于2012年8月24日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12〕2605号),明确针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合)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