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黔江看重庆农家乐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家乐作为特色旅游项目在全国各地迅速登场.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品农家乐”的独特化内涵受到了游客的普遍欢迎与市场的广泛认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农家乐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在对重庆市黔江区农家乐现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之后.  相似文献   

2.
沈志强 《今日浙江》2006,(17):30-31
近年来,衢州市依托山清、水秀、空气新的地处钱江源头独特自然生态优势,以原汁原味的生态型“真山真水”为主题,大力发展以“看农家景、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把农家乐开发成城市居民休闲的“天然氧吧”,“农家乐”已成为衢州山区农民增收脱贫的一条新途径、山区生态富民的一种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影响农民增收的矛盾,从实实在在的增收中激发了山区农民保护生态的热情和自觉性,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生态致富的新型之路。以今年“五一”黄金周为例,衢州市30多个“农家乐”景点,家…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经验交流会日前在衢州召开。与会代表交流了一年来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工作经验。农家乐在浙江省呈现一片兴旺景象。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享农家乐,领略山水美景,体验农家朴实,农家乐旅游成为当今时尚。为此,观察记者采访了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周国富。  相似文献   

4.
<正>《当代广西》2017年第1期《"农家饭票"待客来》一文中提到,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坛西村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民俗风情,以"农家饭票"的形式对村庄进行包装推介,打造成备受游客欢迎的农家乐,拓宽了脱贫致富路,为其他有资源有特色的村庄提供了可借鉴和复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余雨 《今日民族》2001,(10):36-37
都说昆明西山区团结彝族白族乡的“农家乐”生态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不但使渴望回归自然的游客流连忘返,更让整天忙得团团转的农户乐不可支。因为开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以来,农户手中的钱袋实实在在地一天天鼓起来了。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仅去年1至11月份,西山区99个“农家乐”旅游户,营业总收入达855万元,按20%纯利计算,不到一年的时间,户均纯收入已达173万元。开办“农家乐”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什么会这么好?今年8月初,我专程到西山区进行了采访。在作采访前准备的时候,团结乡的一位干部对…  相似文献   

6.
彭慧琳 《群众》2023,(4):57-58
<正>前段时间,我回到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眼前是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和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城里的游客在田园美景中惬意地逛着,一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一边体验乡土人情。民宿生意红火,农家乐老板忙着张罗客人,一幅村美人和的乡居图徐徐展开。感受古村变化“青山绿水画卷中,青砖黛瓦古韵风”。佘村,一个兼具山水田园风貌、历史人文积淀和现代农业气息的美丽村落,享有“金陵古风第一村”的美誉。佘村共有6个自然村,“七分山、二分田、一分水”构成村落格局,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村庄有着6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游已成为周末度假新趋势。都安瑶族自治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把农家乐项目与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农家乐、特色小吃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门路。图为8月16日,在高岭镇响水关的一处农家乐里,游客在品尝美味佳肴,戏水避暑,观赏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8.
郭芳 《小康》2007,(1):21-23
在中国,我们无法超越“中国式”休闲。假日购物、看电视电影、上网、聊天、喝茶、打麻将、棋牌、卡拉OK……我们热衷于选择静态的休闲方式度过我们的假日,或许远离大自然,但足够便利,我们似乎缺乏走动的意愿,当然,偶尔我们也会选择流汗的方式,譬如偶尔到健身房做做运动,或者到附近的农家乐去,千干农家活,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屋,享享农家乐,那几乎是我们假日里亲近自然最经常和便利的方式了。  相似文献   

9.
叶慧 《今日浙江》2014,(1):54-54
正住在古朴的农家小屋,推开通透亮洁的木窗,波光潋滟的湖面尽收眼底落日之下,远处帆影点点,渔舟唱晚。这样优美的山水画境不在别处,就在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当地村民腾出农屋在依山临湖的村里组建以"湖畔渔村为主题的农家乐综合体。从2012年11月开始,丽水市启动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如今正在培育的有26家。为什么要创建农家乐综合体?当地有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以前培育的农家乐单体,以农家各自经营为主,旅游项目重复雷同,经营方式多停留在打牌、钓鱼、吃饭"老三样"。同质化的农家  相似文献   

10.
汪柯 《新重庆》2007,(4):42-44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日趋丰富和多样,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玩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胡晓生 《小康》2006,(11):88-91
一个喜欢住在农家的市委书记一个农民自己建设的新农村一套远程教育系统一棵能结八种桃子的桃树一种不能过夜的“农家乐”贵阳,地处中国大西南,云贵高原东部。古时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贵阳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宽1~7公里,长逾70公里的环城林带,成为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乐能否长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说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是在成都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徐家大院。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把这种穿竹林、走石径、过小桥、观花木盆景、吃农家饭菜,每人一天花费一二十元就可休闲娱乐一天,以农家庭院为载体的旅游形式叫做农家乐。这种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的乡村旅游业态,如今已遍及全国城郊和乡村,基本形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常熟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农家乐提升与发展"专题视察。委员们了解到,在市镇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常熟"农家乐"从最初一些农户创办农家餐馆、旅馆,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起步,逐步向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等体验式休闲活动拓展,逐步从零星、散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因其美丽的田园风光、合理的旅游价格、独特的农家风味被人们公认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它的兴起与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本质上与城乡协调发展是一致的。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一、"农家乐"的兴起与现实内涵(一)"农家乐"的兴起"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南宋乾道八年(1172),从四川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赴陕西汉中任通判,途经岳  相似文献   

15.
浙江农村山水风光秀丽、农耕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农家乐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各地城乡居民都可以十分便捷地享受到农家乐服务。来自浙江省农办的一项数据显示,到2006年9月底,全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1976个,接待游客298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9.42亿元。感受农家乐时代,不经意间成为浙江人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村山水风光秀丽、农耕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农家乐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各地城乡居民都可以十分便捷地享受到农家乐服务。来自浙江省农办的一项数据显示,到2006年9月底,全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1976个,接待游客298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9.42亿元。感受农家乐时代,不经意间成为浙江人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曾家花园”的变迁 在四川成都锦江区红砂社区(前身为三圣乡红砂村),“曾家花园”远近闻名,28岁的曾华美是这个占地400平的农家乐的掌门人。仅仅五年时间,她已经把这个曾经的农家小院打点得顿为别致,院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褐色的实木桌椅、墨绿的阳伞、古老的石磨、假山……  相似文献   

18.
又到星期六晚上,东阳市歌山镇尚侃村文化广场熙熙攘攘,村民聊着天,等着尚侃村的“新闻联播”——“尚侃新闻”的播放。这期的新闻主题是农家闹元宵,刚刚举办的第四届尚侃村农家乐运动会被搬上了荧屏,在荧屏上看到自己抢篮球、赛象棋、背稻谷、纺棉线的比赛身影,村民们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19.
<正>"农家乐"休闲旅游是近年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兴产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位于大新县堪圩乡的明仕村以明仕田园游、休闲健康游等为核心,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大新明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大新县政府共同主导成立"明仕农宿协会",扶持当地农民农家乐发展,促进了乡村周边旅游经济开发,推动了高效生态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了农民就地就  相似文献   

20.
<正>“吃着特色黄河大鲤鱼,欣赏着黄河生态廊道的美景,真是有滋有味!”近日,在新安县仓头镇鹰嘴山风景区一家名叫“秋芬渔家”的农家乐,不少游客这样说。“秋芬渔家”坐落在青山绿水间,一侧是大河的烟波浩渺,一侧是青山的叠翠磅礴。从最初“门可罗雀”到如今“一座难求”,店主陈秋芬脸上写满笑意。她认为,这一切得益于新安县人大常委会推动国土绿化、打造黄河生态廊道带来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