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述华侨华人的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既把祖国籍国的女神崇拜传播到海外,也创造出一些海外本土华侨华人崇拜的女神。这种女崇拜对增进华侨华人之间、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范围和规模有所扩大,主要通过侨汇、捐资、投资等方式与中国大陆发生经济联系;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不少爱国华侨华人还是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其中主要有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以各种形式资助抗美援朝战争、投资兴办企业、侨汇、捐助文教、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以发展贸易和增加投资的形式,更加积极影响到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大陆经济对华侨华人经济的影响会迅速扩大,因而会出现双方向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祖国体育的发展,密切了华侨华人与祖国的联系.体育增强了华人的凝聚力,把全世界的华人团结到了一起。体育增强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信心,强化了民族感情。体育加强了华侨华人之间交流,在华侨华人坚持华人认同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书的内容架构,实际也可以说是华侨华人学的内容架构。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他正在架构华侨华人学。  相似文献   

5.
华侨华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日益强大的中国仍然需要提升华侨华人的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新时期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探讨中国大陆华侨高等学府对华侨华人学生民族情感培养的意义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的现在,是中华世界呈现出矫健动态的时代。这是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在亚洲NIES、ASEAN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华侨华人社会的存在及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为其背景的。1997年7月以后,虽然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迎来了流动性的局面,华人世界的汹涌浪潮即使在香港回归和台湾问题等政治上的变  相似文献   

7.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海外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侨华人是中国海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特殊承载者。他们是支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文化彰显魅力的重要平台。因此,中国维护华侨华人的利益对中国拓展自身海外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汉金 《八桂侨刊》2011,(2):7-9,13
本文追溯了广西籍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行动。其具体表现为思想上积极为革命进行宣传和鼓动,行动上大力筹措资金支援国内革命运动,甚至不远万里回国直接参加战斗。本文以广西籍华侨华人为切入点考察辛亥革命,旨在通过回顾辛亥革命历史,弘扬华侨华人的爱国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专门论述李长傅先生对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贡献,不仅可以深化对李长傅先生学术成果的研究,而且有助从源头上把握华侨华人研究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下西洋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西洋形成的郑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华侨华人中传承与发扬,从而形成华侨华人所具有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睦相融、合群随众,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爱国奉献、恋祖爱乡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带给世界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墨西哥的华侨华人为祖(籍)国的繁荣和进步感到鼓舞和自豪的同时,更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华人社会的影响和改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世柏 《八桂侨刊》2011,(1):28-31,27
在新世纪,全球进入了慈善捐赠的黄金时代,中国慈善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国际上全球性的慈善革命的到来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物质基础的具备、政策倡导的加强、中国社会的转型、舆论氛围的养成为其提供了极佳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施展舞台。在新世纪,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将更为光明,捐赠的队伍会持续扩大,捐赠社会化的程度会提高,改善民生和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捐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论坛》2009,(4):1-1
2009年7月18日,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许嘉璐率团出席大会,勉励海外华侨华人共同努力,把一个文明和谐、发展开放、和平友好的中国真实地展示给世界,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统一事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维系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海外华侨华人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力量和推动者。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相关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引智"工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尤其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引智工作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的联系,应该始于汉武帝时代。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尼一些古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元代与印尼的贸易关系有了新的突破,致使印尼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一些中国商人前往印尼通商,活跃着中国与印尼的贸易,而许多中国人也随之移植到印尼的一些地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华人移民网络、华人商贸区域网络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今年四五月间,作者访问了缅甸四市一镇,深入华侨华人社会,把耳闻目睹的事与感触忠实地记录来,涉及华侨华人社会和华文教育现状,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超 《八桂侨刊》2011,(2):60-64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老挝的新华侨华人在中老经贸合作、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对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国应多发挥新华侨华人的优势,开展民间外交及文化交流,促进中老两国的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18.
李鸿阶主编的《华侨华人经济新论》,全书27.2万字,由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撰写,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这是一本新书,是近年来我国华侨华人经济研究领域中一本不可多得的力作。该书具有下列特色。  相似文献   

19.
华侨华人经济处在一个转变过程之中,其自身特点没有完全丧失,自然有其特定的涵义;正确认识华侨华人经济性质,关系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存发展;东南亚华人经济、华人企业集团和华人经济网络在所在国经济,以及在东盟国家之间,尤其在东南亚与中国的双向交流合作中,扮演着极为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王祎 《八桂侨刊》2015,(3):72-76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抗战史学界和华侨华人历史学界开始重视和加强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研究。苏联华侨华人是全世界华侨华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俄两国专家学者也对华侨华人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研究,不仅在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文章,而且也有相关书籍出版。但根据已发表作品显示,有关华侨华人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的研究作品有限,研究学者也有限。研究内容主要以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子女和参加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军人为主,对普通华侨华人群体在当时的活动和抗战情况研究有限。对苏联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尚有很多内容值得专家学者去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