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正六盘水市发改委立足自身实际,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全力以赴抓大项目、大抓项目。"100万人口、100年不落后",六盘水市的"顶层设计"对国际化旅游城市发展目标有了形象而具体的诠释。市中心城区有气势恢宏的凉都体育中心、淡雅别致的六盘水市美术馆、清新幽静的明湖湿地公园;近郊有百车河统筹城乡转型发展旅游综合体、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加上月照机场、内环快线、六六高速、六镇高速、杭瑞高速等交通项目纷纷"落地开花",六盘水唱响了"大基础"、"大交通"的时代旋律。  相似文献   

2.
陈高泽 《当代贵州》2013,(22):46-48
六盘水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生文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工业转型发展、农业特色发展、务业高端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吹响向特色都市转型发展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9,(2):F0002-F0002,I0001
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前身为六盘水市城市信用社,成立于2008年5月25日。现辖12家支行,1个营业部。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监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六盘水市商业银行秉承"立足地方、面向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中,全行牢牢把握管理与发展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4.
创新模式、创新载体、创新机制,荔波县推动项目建设与党建工作互动发展,实现重点项目党组织机构的全覆盖,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荔波县围绕"项目带动战略",推出"支部建在项目上、岗位设在一线上、党旗飘在工地上"的工作机制,设立20个项目临时党支部,有效推动百亿项目资金"开花结果",实现项目建设与党建工作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六盘水市位于川滇黔桂四省交界地带的核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辐射区,是贵州西部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也是西南地区主要的能源基地。独特的喀斯特山水、浓郁的民族风情、原始古朴的人文景观、凉爽的气候,形成了六盘水独具特色的民族村镇。按照省委要求和部署,六盘水市积极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建设,让特色村镇与旅游、特色产业结合发展,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六盘水市特色村镇建设现状(一)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六盘水市是1964年中共中央作出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后,在贵州西部的乌蒙山脉逐渐崛起的一座新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六盘水市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  相似文献   

7.
正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依托地方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文化产业,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成效初显,脱贫攻坚力度加强,群众小康步伐加快。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是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夜郎文化神秘古朴、牂牁文化历史悠久、三线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近年来,六枝特区依托地方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文化产业。目前,第四届六盘水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牂牁江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加紧建设,全省"十三五"重大文化项目梭戛乡长角苗示范新区、着力打造的"六枝记忆·三线公  相似文献   

8.
正回望过去,千年牂牁,孕育历史与文明;迈步今朝,画廊六枝,"城乡一体"处处新,五大新发展理念正深深植根于六枝特区这片热土。在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发展中,六枝特区全力"转"、奋力"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迈入全省经济强县行列。按照省委对六盘水市作出的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的总体要求,六枝特区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  相似文献   

9.
<正>一、六盘水市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贵州省六盘水市自启动"3155工程"以来,现代高效山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8月,已累计发展农业特色产业223.33万亩,建成猕猴桃基地84.13万亩、中药基地31.12万亩、油茶基地28.21万亩、花卉苗圃9.58万亩、刺梨25.18万、特色经果基地16.28万亩,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21.33万亩,全市共建设23个现代高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六盘水市滑雪产业发展现状六盘水享有"中国凉都"的美誉,低纬度高海拔的亚高原特性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赋予其独特的气候资源,冬季冰雪可保持2个月左右,适宜开展滑雪体验运动。六盘水市滑雪产业随着六盘水市打造"中国凉都"品牌,打造冬季滑雪、夏季避暑之都,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城市旅游品牌发展而来,从而使主打夏  相似文献   

11.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1,(7):24
<正>■100个重点项目拉开石嘴山市"十二五"项目建设帷幕3月20日,宁夏信义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汽车刹车片项目建设工地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石嘴山市2011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石市"十二五"项目建设全面拉开帷幕。今年,石市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00个,涉及工业、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业、农业等各个领  相似文献   

12.
郭行杰 《先锋队》2011,(1):28-29
2010年以来,永和县委通过广泛发动"解放思想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凝聚共识,理清思路,明确措施,在项目建设上求发展,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抓提升,在民生改善上求实效,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推进项目建设为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郝会龙 《奋斗》2010,(12):26-27
<正>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战略部署,推动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齐齐哈尔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坚持"全党抓项目,全民搞招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项目上来,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全市重点推进121个项目,总投资近700亿元,是近年来推进项目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在项目建设的支撑下,全市经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六盘水市国税局秉承市局领导班子"热情带队、和谐建队、从严治队"的思路,以"勇于拼搏、勇于奉献、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一三六"的总体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为全市国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班子建设结出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六盘水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滞后第一,近年来提出将六盘水市建成中国首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胜地,打造中国"最舒爽夏日城市",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至此,逐渐形成六盘水市新的城市定位,但在整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中,没有将民族文化作为规划与发展的要点,致使六盘水市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没有将民族文化融入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抓项目"、"把项目作为第一突破口"、"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上下主攻项目建设的氛围空前高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7.
正六盘水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着力推动党建与扶贫深度融合,在队伍建设、支部建设、产业建设等方面真抓实干、倾情帮扶,谱写了"党建+扶贫"新篇章。平整的水泥路进组入户,村集体经济"破壳清零",家门口务工创收,足不出户农货远销万里……在六盘水市旅发委党建扶贫和脱贫攻坚驻村帮扶  相似文献   

18.
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核心,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才 《新长征》2007,(1):47-49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是通化县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之重点、核心之核心,必须举全县之力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一、在思想认识上要高度统一,真正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就通化县而言,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必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整合起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9.
王晓光  何刚 《当代贵州》2012,(11):18-19
今日六盘水,正以夜郎故地的悠远绵长、江南煤都的雄厚质朴、中国凉都的青山绿水、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欣欣向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面貌、新活力。六盘水是贵州省的工业重镇、能源大市,素有"中国凉都"、"西南煤海"和"十里钢城"的美誉。在2011年底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六盘水市确立了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全面建设"五个六盘水"的奋斗目标。2012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六盘水市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后发  相似文献   

20.
正六盘水市围绕"山地"二字,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做文章,着力打造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六盘水市,一颗镶嵌在磅礴乌蒙万山丛中的高原明珠。近年来,以举办全省第五届小城镇发展大会、全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六盘水紧紧围绕"山地"二字,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做文章,按照"生态建养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产业集聚和人气提升相结合、功能完善和环境改善相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相结合"的思路,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