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侦查活动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改革,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整个侦查过程之中。侦查法治化的基本内容是:侦查理念法治化、侦查制度法治化、侦查程序规范的法治化和侦查行为法治化。同时,推进侦查法治化要牢牢把握当前我国侦查法治化的关键领域。要加强侦查法治化理论研究,促进侦查法治化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我国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其价值取向和宏观研究方面尚有缺陷,需要进一步剖析其程序的构成要素,理顺其中的法律关系,完善相关法律,真正实现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法治化。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法治化及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法律全球化对侦查工作法治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 ,站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高度 ,反观我国侦查工作法治化 ,会发现很多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其中包括侦查工作的价值定位问题 ,强制措施问题 ,非法证据问题和沉默权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必须更新观念 ,完善法律 ,加强改革 ,提高素质 ,才能不断推动侦查法治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侦查法治化的实现规律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法治化既是一种目标和结果,更是一个历史过程。考察各国侦查法治化的实现进程,可以发现以下共通性规律:对侦查权的控制,逐步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内控走向外控;被追诉人权利的实现,由审判阶段向侦查阶段推移,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我国侦查程序改革,应借鉴上述规律和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侦查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侦查法治化是我国建设法治公安的重要内容,法治化也是侦查活动本身的应有之义和价值追求。探析侦查法治化的实现路径,确定侦查工作改革的方向、着手点和推进途径,是真正实现侦查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侦查工作的法治化应当整体推进,不仅要从公安机关内部进行侦查法治化的研究和改革,而且要从外部的基础保障、协调衔接、监督制衡等进行全方位的法治化路径探索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6.
侦查法治化包括侦查理念、侦查制度和侦查行为的法治化。其中侦查理念的法治化居于先导地位,既是侦查立法、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侦查执法、司法实践的精神指南。我国在推进侦查法治化过程中必须倡导和坚持十大理念,即法律至上理念、保障人权理念、权力制衡理念、正当程序理念、无罪推定理念、审判中心理念、证据为本理念、文明执法理念、适度公开理念、国际接轨理念。  相似文献   

7.
尽管秘密侦查在打击黑社会、毒品等智能化、组织化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具有隐蔽性、易侵权性、当事人救济的困难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极易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为了使我国的秘密侦查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保持一种高水准的平衡,就必须实现秘密侦查行为的法治化。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秘密侦查立法和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刑事立法来规范秘密侦查行为,将其早日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侦查裁量权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要科学构建我国的侦查裁量体制,必须在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权域和规制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侦查行为法治化,是侦查法治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它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观因素包括:需求与动机、法律知识、守法愿望、侦查能力等;客观因素包括:立法、体制、群体压力、资源供给等。研究并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对于推进我国侦查法治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侦查行为法治化,是侦查法治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它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观因素包括:需求与动机、法律知识、守法愿望、侦查能力等.客观因素包括:立法、体制、群体压力、资源供给等.研究并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对于推进我国侦查法治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