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七一"到了,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想起了我的父亲。每年这个节日是父亲最快乐的时候,总会摆酒庆贺。可是,现在眼前空荡荡的屋子里,哪里还有父亲的影子,不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父亲已经去世几年了,无数月白风清的夜晚,我都会梦见父亲笑着走来。我泪水涟涟地扑到他怀里。他轻轻用大手擦去我脸上的泪,安慰我不  相似文献   

2.
正15一场紧张的遭遇战过后,队伍继续赶路。松弛下来的父亲习惯性地伸手去掏口袋里的烟斗,却像触电一样,突然发现身上少了什么——他的怀里空了!他心爱的女儿不见了!他掉转马头十万火急地沿路回去寻找。父亲向路边的伤病员打听:"你们谁见过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给家里打电话,父亲高兴地告诉我,他已经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了。听着父亲那激动的话语,想象着他兴奋的样子,我发自内心地笑了。这事说来有意思,与刚入党的父  相似文献   

4.
艾冰 《廉政瞭望》2012,(12):69-69
从车站接到父亲的好友阿康,我发现他有点瘸腿。他憨厚一笑:“好多年了,一直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5.
希望     
突然成长是因为父亲突然的衰老。自小就觉得父亲就是一头健壮的牛,一座雄伟的山,一块坚硬的石头,从没有什么头疼脑热的事和他有过关系。生病的往往是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父亲只有照顾我们的份。上初中以后大多数时间在外上学,陪在父亲身边的时间不多。即使在一起,对父亲的健康也一直是忽略的。直到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笑着迎出了门,他抑制不住的笑走漏了他的一颗门牙,  相似文献   

6.
正30公斤的父亲,却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儿子。小时候,儿子非常喜欢父亲,父亲是那般滑稽可笑,也许他不过是将父亲当成一个别人没有的会动、会笑的"毛毛熊玩具"而已。然而他很快懂事了,七八岁时,再与父亲说话,父亲需仰头才能与他对视。正是那时,他理解了"侏儒"的含义,也知道有一个侏儒父亲对他意味着什么。当然他仍然喜欢父亲,尊敬父亲,可是他会尽量避开与父亲同处,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礼物     
正在别人眼里,也许一生中从父亲那里能得到很多礼物,数不胜数。可我一生中只得到了父亲的一件礼物,也是父亲生前留给我唯一的一件礼物,它是一块极其普通的手表。记得父亲送给我礼物的日子,是在1980年9月1日开学的那一天,也是我刚刚迈入初中生活的第一天。那天父亲走路送我去学校报到,等办理好入学和住校手续与我告别时,父亲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块手表送给了我,并亲自给我戴上。当时的我感到十分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肚皮     
<正>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小情人,这话不假,因为不管女儿身在何处都会想念父亲的。父爱无言,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抱我的男人是父亲。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听见我哭看见我笑的男人是父亲。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叫我宝贝并且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父亲秦邦宪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遇难61周年。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我对父亲的不尽思念——尽管我从未见过父亲。父亲对我来说是这样的陌生,又是这样的亲近,他仿佛常在我身边。我对父亲的认识、了解是逐步积累,逐步加深的。从孩提到现在,我盼望他、想念他、埋怨他,到逐步理解他、敬爱他、崇敬他。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7,(6)
<正>1953年,库都尔森林工业局设置乌尔旗汉流送混合车间。也就是这时,父亲怀着理想和抱负,背着小包裹来到了这里,开始了他一生的森林情结。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稍稍记事的我嬉闹于父亲的怀里,但无论怎样也不敢触摸父亲右肩膀那个碗口大的肉包,那是由于常年抬木头压得肌肉肿胀留下的,它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双眼。那是岁月驻足的港湾,是生活不屈的崛起,是刚强汉子雄浑的凝聚,更是林业工人号歌中一  相似文献   

11.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3岁时,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去幼儿园报名,老师问:"您孙子叫什么名字?"父亲哈哈一笑,故意让周围人都听见似的,扯着嗓门高声纠正:"你看我哪这么年轻就有孙子了?这是我儿子!"我站在他高大的身躯旁,像一棵被大树庇护的小苗,一脸得意。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身份     
《党建》2016,(8)
正70岁的父亲近来一直黑着脸,紧锁眉头。那天,家里人都嚷嚷着要给父亲办个生日宴。正好他的长孙刚好10岁,我这个"老幺"也年满36岁。以三代"共庆生"宴请亲朋好友,怎么也说得过去吧?母亲刚在饭桌上开了口,却见父亲立马双眼一瞪,把饭碗重重放下,斩钉截铁说道:"不办!我是什么身份?"这话一出,我们皆扑哧笑出了声。我故意激将":爸,您是什么身份?村主任都退位快20年了,现在就一个庄稼汉……"刹那间,父亲火了,霍地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台阶     
通往故乡家门口有一段二十级的青条石台阶,是父亲担心山洪爆发冲走家园,挑石头一步步垒建而成. "快上来呀,孩子,别怕!爸爸在这等你呢,快上来!"父亲站在台阶上方张开了双臂.而年幼的我站在台阶下,仰望着那长长的二十级台阶,颤微微哆嗦着双腿不敢迈步,在历经大哭、耍泼无效后,终于鼓起勇气,小心翼翼,用手按住台阶,然后连走带爬扑进了早已微笑着等候的父亲的怀里.那时的我,三岁,父亲四十岁.二十级台阶,我一个台阶分两步走.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张云生,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被调到北京,给林彪当了四年的秘书,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前10个月,他因同叶群有矛盾,自动要求调离“林办”,回到了老家东北工作。30多年后的今天,他回忆起当年在毛家湾给林彪当秘书这段往事,还是感慨不已…… “你给林彪当秘书没感到后悔吗?”作为女儿,我曾很好奇地问他。 他笑了,侃侃说道: “我并不感到  相似文献   

15.
余皿 《新湘评论》2012,(14):52-52
读书时父亲是我的偶像,我认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成年后父亲依然是我的偶像,在我眼里他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相似文献   

16.
父亲     
王淑燕 《正气》2000,(2):46-46
正要去买返程的车票 ,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 ,说省公安厅招收法医 ,弟弟将要应考 ,他要连夜起程 ,来省城“督战”。我说我可以顺便去看一下 ,然而父亲终究不放心 ,似乎只有他才能“压住阵”。等父亲赶到 ,已是第二天凌晨 ,见到弟弟方知考试已结束了好几天 ,当即父亲又与我匆匆忙忙登上了回家的列车。连日的奔波使父亲有些疲惫 ,他靠在椅背上沉沉地睡着了。随着车厢的晃动 ,父亲的头也轻轻地左右摆动。我就坐在父亲的对面。30年来 ,我第一次坐下来这样仔细、认真地端详我的父亲 ,他的胡子、头发已白过了半 ,额头刀刻斧凿般地横亘着几道深深的…  相似文献   

17.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18.
余皿 《学习导报》2012,(14):52-52
读书时父亲是我的偶像,我认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成年后父亲依然是我的偶像,在我眼里他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相似文献   

19.
1966年8月19日晚,一群身穿旧军装、袖戴“新北大红卫兵”臂章的男女青年闯进章士钊的家。他们一进门,就命令当时已86岁、行动不便的章士钊到院子去接受讯问。 红卫兵走后,章含之急忙把在院子里晃晃悠悠站了近两个小时的父亲搀回屋里,让他在床上躺下休息。回想起刚才那一幕,她不禁难过地伏在父亲怀里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王锦慧 《党建》2012,(8):58-60
再过几天,就到了老舍先生舍身反抗"四人帮"迫害的忌日——8.24。为追念这位文化大师,我来到他的儿子舒乙家。对于世人而言,大师是一个神话。但对于儿子来说,大师无论多么令人高山仰止,他永远只是父亲。老舍先生死后,舒乙陪伴父亲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雨夜。他摸了父亲的脸,拉了父亲的手,把泪洒在父亲满是伤痕的身上,他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父亲……舒乙回忆道:我真正懂得父亲,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日子。我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采访了他的很多朋友。我发现大家之所以敬仰他,不光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更因为他炽热的平民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