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十分重视加强国防生党组织建设,专门成立了国防生党支部,正规组织生活.积极发挥国防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有效促进了国防生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两校毕业的国防生入党比例每年都保持在80%以上,他们100%递交到艰苦边远地区申请书、100%服从组织分配。  相似文献   

2.
2015年5月,从南京军区11所签约高校传来一组数据:在校国防生上半年有263人光荣入党。700多名入学不到一年的国防生全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5年即将毕业的国防生100%递交了到边远艰苦地区、到一线作战部队工作的决心书,100%表示服从组织分配。这组数据是国防生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坚强、党员骨干带头作用发挥明显的一个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防生选培办坚持把政治合格作为国防生培养的第一要务,与学校党委一道积极创建国防生党建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毕业国防生中党员比例达到98%,在校的232名国防生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生选培办始终着眼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使命要求,为总装科研试验部队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坚定、军政素质兼优、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后备军官。截至目前,该校历届毕业国防生党员比例达到60%,86%以上的国防生受到过校级以上表彰,在2011年毕业的52名国防生中,30人被录取为军地重点高校研究生,100%服从分配并主动要求到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疆石河子大学选培办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着力做好国防生党员培养工作,打牢国防生献身国防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要坚定不移地“信党、爱党、跟党走”。截至目前,该校在校国防生党员比例达到39%,毕业国防生党员比例达到96%。  相似文献   

6.
兰州军区驻石河子大学选培办坚持完善国防生党组织建设,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兵团精神育人,招收选拔的近千名国防生100%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国防生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学风校风建设,带动了整体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重完善培养机制,切实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选培办注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军魂意识,  相似文献   

7.
十年栉风沐雨,十载励精图治。自2000年东北大学招收选拔国防生以来,已有600余名毕业国防生从校门走入营门。他们100%学业成绩优良、100%服从组织分配、100%军政训练考核合格,先后涌现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沈阳军区"军中良剑"李晓冬,一等功臣丁宁等一批国防生先进典型。国防新锐方阵形成背后的奥妙何在?  相似文献   

8.
吕外 《世纪桥》2013,(13):94-96
战斗精神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巨大。依靠国民教育在地方大学培育的国防生是我军人才来源的重要渠道,对国防生战斗精神的培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针对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严峻形势,依据高校育人模式及国防生培育要求,提出了要结合课堂教学、军事训练、校园活动、网络通信、科学管理、树立典型这六个方面做好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5年至今,中山大学武警国防生已毕业400名,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人次,保送和考取研究生100多人,连续多年在国防生暑期基地化集中训练中勇创佳绩。“多方文化的滋养、严格的制度管理和高度的行为自觉是他们屡创佳绩的法宝。”选培办管明华主任这样总结道。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很高兴地看到你们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作为一名青年、一名大学生、一名国防生,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党和军队的事业紧密相连,这既是对党的信任,也是自己做出的人生选择。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和你们说几旬知心话。  相似文献   

11.
房杰 《求贤》2010,(6):47-48
随着我军《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干部制度的决定》的深入实施,国防生军官在基层的比例不断扩大。他们将成为我军建设的骨干力量。但是从实际情况看.部分国防生军官的敬业精神还不强.与担负的职能任务需要有差距。敬业精神是军官乃至一个人从业的思想根基。“基强则稳.本固则茂。”“无基者,虽高而必覆:无本者,虽盛而必危。”必须强化敬业精神教育.夯实国防生军官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2.
驻山东理工大学国防生党支部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新形式,以“五个好”、“五带头”要求为标准,以“三个结合”为抓手,在国防生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空军考核工作组对国防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予以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3.
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是指国防生进入部队在第一任职岗位上胜任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当前国防生的第一任职能力还存在不少问题,国防生签约培养高校可从强化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国防生教育教学模式、建设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平台、细化国防生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提升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防生     
《军队党的生活》2008,(6):73-73
本书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编著,集权威性、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共3篇16辑,详细介绍了国防生的选拔、权利与义务、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军政训练、毕业分配.以及军队基本常识、国防知识常识等,是引领国防生成长成才的实用手册、人生指南、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国防生是改革开放后,军队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既不同于军校部队生,也不同于军校地方生,是完全在地方高校学习和生活而将来献身于国防的大学生。我国国防生培养工作从1998年开始试点,2005年全国已有112所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国防生人数已达3万多人。如此大的规模,对国防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国防生素质的高低,将对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实施和国防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开展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必然,是提高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国防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近期,我们在国防生中大力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我们采取融入课堂、融入环境、融入自我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立体化模式,把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防生日常生活,有效增强了国防生爱军精武、献身国防的理想信念。全校国防生学期军事技能考核优秀率达到80%以上,毕业国防生100%申请到基层、边疆、偏远地区工作。  相似文献   

18.
习主席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国防生培养必须紧盯这一目标,向军政训练聚焦,不断提升国防生的打仗素质。积极改革创新,将打仗的要求纳入培养链条。驻校选培办要根据国防生军事素质弱、管理能力低、适应能力差等问题,用打仗的思维优化培养方案,创新工作方法,为国防生设计好成长成才之路。一是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国防生干部普遍存在的军政素质偏弱、第一任职能力偏低、适应部队周期偏长的突出问题,驻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选培办与两校在国防生中大力开展“思想大武装、科技大练兵、军体大比武、才艺大比拼”活动,有效推动了国防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赋予了人才培养新的时代内涵。国防生培养工作作为军队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强军目标作为根本统领和基本遵循,努力打造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国防生人才方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