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纵横》2001,(7):39-40
到越南旅游,一定要尝尝别具风味的越南小吃,保准一饱口福。 首先应该品尝河内的螺蛳粉。这种圆粉条略细于桂林米粉和云南米线,使用优质大米,粉质细腻柔韧,白净透明,吃起来很爽口。螺蛳是现挑现吃,用竹针挑出放在粉中,然后加上螺蛳汤、辣椒和其他调味品。一碗二两的螺蛳粉2000越盾,约合人民币1.6元。 河内的鸡丝粉久负盛名,也可在河内街头摊档上吃到。鸡丝粉用料讲究,除鸡丝外,还配有肉丝、蛋丝、木耳丝、葱丝、香菜丝。吃鸡丝粉时,桌上还摆有切开的鲜柠檬,轻轻一挤,几滴柠檬汁落入碗中,原先滚烫鲜美的鸡丝粉,又添了…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纵横》2000,(4):39-39
越南饮食习惯:越南人受中国广东口味的影响较深.以食大米为主,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口味特点:喜欢吃鱼、虾蚧、鲍鱼、海参、鱼翅、海味、瘦肉和鸡.也爱吃狗肉.吃饭时,菜要多,口味宜清淡,不喜欢吃辣,喜吃酸甜、糖醋和蚝油.烹调上喜欢炸、清蒸、烧卤等.菜例:脆皮炸鸡、红烧鱼翅、川炸丸汤、脆皮乳猪、咕噜肉、软件球、开煲狗网、扬州锅巴、咖喱鸡等.柬埔寨饮食习惯:柬埔寨人大多信佛教,教徒们尊重鸟兽,不肯杀牲畜.平时也少吃动物肉,吃饭时习惯不用桌子和椅子,脚向后席地而坐.用盘子、叉子、匙子,不用筷子,一般都用手抓饭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纵横》2001,(10):45-45
在越南,鼠肉被称为“神秘的肉”。说来奇怪,老鼠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可是大部分的越南人都喜欢老鼠,这不仅由于除了鼠肉外,越南乡下人没有更多的蛋白质来源,更主要的是鼠肉是一种很好的肉类。越南人吃鼠肉很讲究,他们也很会吃,有鼠肉酸辣汤、炸鼠肉、咖喱鼠肉以及烤鼠肉等,各有各的味道,都是越南人最青睐的美味。越南的老鼠相对而言很干净,它们只吃稻谷,不带病毒。据吃过鼠肉的人讲,鼠肉吃起来有点像鸡肉,但比鸡肉味道更鲜美。 更让越南人觉得神奇的是,鼠肉还有药用价值,越南人相信,用鼠肉与蔬菜和草药一起熬汤喝可治…  相似文献   

4.
在高通胀中发展——越南2008~2009年形势分析与预测(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三、经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打开越南经济发展的历史,没有哪一年像2008年那样变化无常,一年之内经历了如此剧烈的波动:年初强调快速发展、年中重点控制通货膨胀、年底集中力量抑制经济衰退.一年过去了,越南经济有喜有忧,虽然通货膨胀率高达23%,但其增长仍然达到了6.23%这个比较高的速度.在世界经济一片惨状之下,越南能有如此表现,成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实在不能让人忽视.  相似文献   

5.
现在过年没什么劲了,无非是吃餐饭,聚一聚,不像从前,有什么好吃的都得留到过年.这年过得没什么新鲜和期盼了.年关渐近,身边的人都这么说.听着这实在的话心中便有花朵凋谢得七零八落般的感觉.是呀!现在日子好过了,反而把日子过得没有滋味,没有盼头.  相似文献   

6.
……1…… 许一飞在6岁之前,不叫许一飞,叫陈一飞. 6岁之前的陈一飞,和一个叫陈志豪的人,住在乡下一幢旧宅院里. 宅院后长竹,宅院前种花.花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打碗花.只在夏天的傍晚才开花,开好的花,昂着一张张粉色的小脸,像小喇叭.陈志豪告诉他,不能碰那花,碰了,就端不住碗了,碗会打掉的.他盯着花看,说.哦.却趁陈志豪不注意,掐一大把打碗花,撒得满宅院都是.碗却没打掉.他快乐地叫,陈志豪,你骗人.陈志豪就呵呵呵傻笑,给他泡橘子粉喝.  相似文献   

7.
刚踏上胡志明市的土地,朋友便请我到一家越南民族风味十足的餐馆用餐.虽然有些疲劳,但我马上被桌面上的食物吸引住了:粗如手臂的黄鳝,大如玻璃杯的烤海螺,腥味扑鼻的鱼腥草……坐在我身旁的是一位50多岁、会说一点粤语的华侨,对我这个中国大陆来的客人十分殷勤、周到,他不停地问我:“来点黄鳝吗?肉很鲜的.”“给你来点生菜好不好?降火的.”“这种螺你一定没有见过,只有我们越南才有.”可我好像还在飞机上,头嗡嗡的,对吃没有太大兴趣.  相似文献   

8.
卫宣利 《新青年》2005,(2):18-19
结婚后,他们像所有的夫妻一样,过着饮食男女的平凡生活。他喜欢吃面,却不喜欢吃挂面,只爱吃手擀面。如今的女孩儿,即便是在北方,也很少有会做手擀面的。就连她,结婚前也只会做清汤挂面。结婚后,在他的影响和母亲的调教下,她竟然也能擀得出一手好面了。她做的面颇得母亲真传,擀出的面条光滑柔韧,切得细细的,下到锅里随着滚开的水花团团转,盛到碗里晶莹透亮,吃到嘴里根根爽滑丝丝顺口。他吃着她亲手做的面,看着这个肯为他做手擀面的女人,幸福得一塌糊涂。日子繁密如树叶,她做的面条也随着变化的日子花样翻新:香菇鸡丝面、青菜鸡蛋面、榨菜肉丝…  相似文献   

9.
红颜知己     
知己养心,红颜养眼. 南方人吃饭前喜欢喝一碗汤,不要小瞧这个汤,不管汤的内容是什么,单就说时间,炖一次最少要3个小时,加上各种调料,加上去菜场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半个工作日.  相似文献   

10.
染牙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误认为 ,越南京族人吃槟榔 ,因此牙齿黑。其实 ,京族人有染黑牙齿的习俗 ,染黑牙和吃槟榔这两种习俗是各自独立的 ,只是这两个习俗都会使牙齿坚固。染黑牙和吃槟榔的习俗传说从文郎时期就有了。过去按照越南京族人的传统观念 ,不染黑牙齿的人是品行不端的 ,会被天下人耻笑。俗语中有“牙齿白得像狗牙”的说法。而黑牙齿更是妇女美丽的标准之一 ,女人不管多美 ,如果没有黑亮的牙齿 ,美丽容貌也会黯然失色。“红脸蛋、黑牙齿、小酒窝与鸡尾发”长久以来一直是越南美女的典型。在越南民谣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描述 :“嫁要嫁个…  相似文献   

11.
红安 ,原名黄安 ,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这里曾被形容为穷山恶水的地方。说它穷 ,穷到什么地步?据说旧社会穷人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便卖儿卖女 ,卖媳妇 ,甚至连未过门的未婚妻也出租变卖 ,以换口饭吃。那时 ,黄安流传着这样一首《穷人苦》的歌 :冷天无衣裳 ,热天一身光 ,吃的野菜饭 ,喝的苦根汤 ,麦黄望接谷 ,谷黄望栽秧 ,一年忙四季 ,都为别人忙。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灾难深重的土地容易揭竿而起造反 ,绿林好汉也往往是被“逼上梁山” ,旧时的黄安是一个沉沉的噩梦 ,这势必决定它今后要一鸣惊人。1.刘华清说 :我也是红安人四百多…  相似文献   

12.
由柬埔寨首都金边往南,最靠近越南边境的地区只有70多公里,但由于通往边境的交通不方便,那儿的市镇似乎不像柬埔寨的市镇,倒是更像越南的市镇.镇守在那里的边防部队看到自己的领土上染上邻国的色彩虽然有点内疚,但看到邻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也不得不赞许.越南市场比柬埔寨市场更活跃我们这里要介绍的是于拉省哥凼县的一个边贸市场,人们一般都通称为“芷通”.芷通与越南的安江省安奔县隔河相望,安奔县在河的东边,芷通在河的西边.越南的国界内有一个相当大的市镇,售卖各种各样的日用品、食品、建材等,这些货品每天都被源源不断地运进金边,对方的乡政府也设在河边,这个被人们统称为“隆平”的市场很活跃,因为所有生活在柬境内的居民、农民等要买日用品或农产品都会渡河到那儿购买.有少数柬农民,由于长期向越南人购买各种化肥、工具和日用品,而变成对方的老主顾和欠债人.  相似文献   

13.
1943年3月份,共产国际又派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苏联少校,叫谢妙恩,到乌兰巴托负责处理滞留的中国同志的问题。谢老头把中国同志召集在一起,传达上面的精神说:现在是战争期间,要靠政府供养有困难。中国同志应尽量设法回国去,可以采取多种办法,妇女、文化人和身体不好不能骑马的,可以送到新疆去;实在走不了的,设法找工在乌兰巴托讨饭行乞作,自己找饭吃。这样,会后一些文化人如搞音乐的冼星海、搞电影的袁牧之以及身体不好的谭家述等同志,就被送到新疆去了。但到了边境,因新疆形势恶化,不能过去,也滞留在那里。为了找饭吃,…  相似文献   

14.
雨桦 《新青年》2006,(4):56-57
金钱就不用解释了,就是可以用来换房车、别墅、美容卡、练瑜伽、吃闸蟹的特殊纸片.而爱情,却不能不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认知.20岁说,爱情是独自一人的形影自怜.像三毛遇到荷西.  相似文献   

15.
吃肉     
在我的记忆里,肉一直是最好吃的东西。由于家里一直特别贫困,天天吃着玉米面饼子、高粱米饭和几乎没有油花的炖土豆、炖茄子,心里时刻都纠缠着一股十分强烈的想吃肉的奢望。但除了过年,或者较大的节日外,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是很难出现肉这种东西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要是能天天吃肉该有多好,可贫穷的家庭却让我连大吃一顿肉的机会都少得可怜,肉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企盼。那个年代,想吃肉的不光是我一个人,因为小伙伴的家里多数都很穷,一提起肉,大家都要抑制不住地咽口水。一个人如果一心一意地要做什么事,他就会受一种潜意…  相似文献   

16.
病态美丽     
青藤茶 《新青年》2006,(5):50-51
不与青蛙为伍 轶轶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之家,爸爸是电焊工,是国营大厂受人尊敬的技师.家里常常能比邻居小朋友吃得好,就缘于爸爸这一双铁手.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轶轶就可以在周末吃到巧克力,家里到周末就有排骨吃,这在小朋友中是非常有优越感的.  相似文献   

17.
那天,在外边办完事快中午了,反正是一个人,我就顺便到附近一商城的地下餐厅吃饭。由于离12点还有半个小时,餐厅并不像平时那么爆满,座无虚席。要了一中碗好久没有吃的小王牛肉拉面,4元钱。煮好后,我端着碗找了一空桌子坐了下来。当时,我注意到对面有一中年男人,头发有点儿秃顶,穿的衣服谈不上破旧但也绝对算不上好,看那不合潮流的装束,我断定他应该是一乡下人,他脚边的地上扔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红色手提包。  相似文献   

18.
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连坟墓都是美的.听了这话,我有些毛骨悚然,不知道去巴黎的时候是否也要去墓地看一看.  相似文献   

19.
缅甸的不少特色与舌头有关 ,写下与您共享。缅甸饮食以米饭为主 ,一般吃得很简单 ,米饭加一些腌泡小菜加上生蔬菜 ,一碗土豆汤。缅甸人原本习惯用手抓着吃 ,现在城市里已普遍用调羹了。缅甸菜以酸、辣、鲜为特色。没有酸辣他们简直吃不下饭 ,又因盛产鱼虾 ,所以经常有虾松、鱼松、虾酱、虾饼等佐餐 ,味道极其鲜美。缅甸的豆腐像日本豆腐 ,浅黄色 ,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 ,拌上辣椒、葱、蒜、野菜等 ,是一道极开胃的小吃。有一种芭蕉粑粑 ,糯米中包的是芭蕉 ,蒸熟后芭蕉呈鲜红色 ,非常诱人 ,味道酸甜。除了缅甸菜以外 ,缅甸还到处可见中国餐…  相似文献   

20.
闲话烟酒     
人无嗜好者,不可与之交。 这话好像是一位极世故、通达的古人说出的。 放到现今这个世道上,诸般诱感包围着你,能做到清心寡欲一无所好的“君子”,怕还真不太好找。往传统嗜好上讲,烟、酒,茶三大项,征服了多少好汉?!吃、喝、赌,三小项又让多少人摧眉折腰?!如果再拣几件现代意味的“嗜好”,像高尔夫球、网球、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