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与小鸡一块饲养。后来,小鸟长大了,人们才发现,这只小鸟原来是一只鹰。虽然这只鹰和鸡群相处得很好,但总有人家里丢鸡,人们就怀疑是这只鹰吃了鸡。迫于大家的压力,主人决定放生这只鹰。但是,不管将它放到什么地方,它总能回到村子里来。于是,主人将鹰向深渊里扔去,那只鹰一开始,就像是一块石头掉下悬崖,直直地向下坠落,眼看就要到崖底了,鹰突然展开了翅膀,奇迹般地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2.
故事二则     
一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发觉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小鸟     
中国的小鸟孙晓杰壬申夏末一日晨。天安门广场。观升旗仪式时所感。一只小鸟从太阳惺松的金巢,欢翔而来越过静静守望的人群深入旗杆下含露的草地旗杆便无可怀疑,成为一棵最美的树一只啁啾的丽鸟比守望的人们更接近辉煌时分晨风微凉。一只吉祥小鸟温暖无比黎明的心情不自...  相似文献   

4.
小鸟·小人     
小鸟叽喳,是大自然美妙动听的声音。然而有人却从中听出祸端来,这个人就是公冶长。传说公冶长通鸟语。一天,有鸟在树上叽喳。公冶长听出小鸟在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脚下一只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到南山下果然寻得一只肥羊,杀来煮羊肉面吃了。然而那只鸟因未吃到羊肠,怀恨在心,过几天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对一只正在外面觅食的小鸟说,我真羡慕你,可在天空中任意飞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多自在呀!外面的小鸟却说,我倒是非常羡慕你,因为你无忧无虑,不用为觅食而发愁。于是它们相约互换角色,结果没过多久,两只小鸟都死了。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因早已丧失了觅食能力,被活活饿死,而那只曾自由飞翔的小鸟却因为突然失去自由,难耐寂寞而忧郁而死。由此不禁想起前几年发生在某县的一件事:这个县的一所重点中学有一老师,教学成绩突出,管理学生有方,赞扬之声不绝,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荣  相似文献   

6.
静谧之美     
骤雨初晴的午后,雨水冲洗过的天空格外明净,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灸人的火焰,清新亮丽。近处屋顶上残留着湿湿的雨痕,给人一抹清凉的感觉。路两旁梧桐树的叶子绿得发亮,树冠上笼着一层轻烟,不时有几只鹭鸟在绿叶间翩飞,忽隐忽现。一群灰白色的小鸟从远处飞来,鸣叫着吹快地向远方掠去……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有一个“小小鸟”来京务工者之家,这是河南来京务工的魏伟一手创办的。这是我国第一个外出务工者的公益志愿者组织。从1999年成立至今,“小小鸟”从小到大,历经风雨,现在已成为一家知名公益机构。  相似文献   

8.
村民刘先生家里养了一只名贵的小鸟,欢蹦乱跳还学会说不少句话,刘先生走到哪儿都高兴地带着爱鸟。一天,刘先生带着小鸟参加邻居的婚礼,因为多喝了几杯,迷迷糊糊睡着了。屋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把婚礼映衬得格外热闹,可  相似文献   

9.
艾迪 《党课》2013,(19):103-104
小的时候听见小鸟叫就以为每只小鸟都会唱歌,长大了才知道,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唱歌的鸟。曾经以为“大灰狼”们只会凶险地藏在连环画里、罪恶地躲在卡通片中,可是,有一天当你的身心顿感被撕扯之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
惊鸟难打     
有一个很经典的问答,说树上有十只小鸟,一枪打下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故事再发展下去这些吓跑的小鸟们自此胆子小起来,脑子也更机灵,这便是人们常讲的“惊鸟难打”之说。由此,笔者想到了反腐败问题。眼下,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些贪官不时被拉下马,并被媒体曝光。这些惊人的事实,惨痛的教训,除了使那些未被发现的贪官心有余悸和心存侥幸外,同时也像“惊鸟”那样变得“聪明”起来:腐败之心从有恃无恐变得谨小慎微,腐败手段由明日张胆变得更加隐蔽。为做到安全腐败,有的将财产转移、统一口径进行补救;有的“收大还小”…  相似文献   

11.
正4月7日,走进黔西南州审计局,办公楼干净整洁,绿化区花开正盛,草木葱郁。闲步树下,共计20棵绿化树,每一棵都挂着"审计是我家,文明绿化靠大家"的牌子,牌子上还写着栽树人的姓名和栽树时间。"这棵树是我到苗圃里选的,叫广白玉兰,比刚栽时长高了七八十公分",随行的审计局干部张时龙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相册,"你看,这是前段时间开花时照的,上面还站着一只小鸟呢。"  相似文献   

12.
“不是当前两篇赋,为何赤壁在黄州。”清人王煦的这两句诗形象地道出了苏轼《赤壁赋》的巨大魅力。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历来以景成文者居多,以文成景者少。然而苏轼的两篇赋竟使黄州赤壁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凭吊、向往的地方,并给许多画家、戏剧家、雕塑家带来创作灵感,使黄州赤壁的名气反在真正的三国赤壁之上。生物界有全息胚学说,即生物体内任何一个相劝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包含着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沿着这一思路,本人拟从苏轼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前赤壁赋》着手,来探寻苏轼散文魅力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于"乌台诗案"幸免于难后被贬黄州时所作。词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里所云"沙湖"在黄州东南30里。那一天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来是带着雨具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人带走了。不料后来竟下起雨来,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给打乱了:我的衣服要湿了,我的鞋子要脏了!心里先紧张起来。但苏轼觉得,不管紧张还是不紧张,雨始终都要打到身上来,又何必为这件事情而狼狈呢?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  相似文献   

14.
小太阳     
正她是这支队伍里的一名小卫生员,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叫什么,但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温暖的名字——小太阳。她是一个南方女孩儿,当她第一次见到雪山时,整个人都呆住了。眼前一片银光。雪连天。天连雪。云雾像轻纱一样绕在山尖。"太美了!"她不禁张开双臂,在队伍里"飞"来"飞"去,恨不得立即变成一只小鸟飞上雪山之巅。  相似文献   

15.
说“抑欲”     
正传说西北关中玉女洞中有一奇特之泉,极清澈,又异常甘美。若人有幸得饮此泉,不只百病全消,还会长生不老。苏轼在游玉女洞时,口干舌燥之际痛饮仙泉,顿觉名不虚传。苏轼是个颇懂享受之人,当即决定定期派手下卫卒前来取水。为防止卫卒用其他地方的水冒充此泉之水,苏轼与负责玉女洞事务的中兴寺僧破竹为契,两人各持其一,作为卫卒往来的凭据,戏称为"调水符"。应该说,这个类似于古代调兵的方法从理论上说确实高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尽如  相似文献   

16.
我的梦     
我是海迪,我们是陌生而又熟悉的朋友,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时间多么快啊,四十年前,疾病夺去了我行走的能力,那时候,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和一颗孤独的心,我的梦—那五彩缤纷的梦—破碎了。我无数次眺望窗外,无数次期盼着穿上梦中的芭蕾舞鞋,那双能让我在舞台上跳跃旋转的舞鞋。可是奇迹没有出现,所有的欢乐像被狂风卷走了一样,泪水从我的脸上滚下来。一天我看见窗外一只受历的小鸟,扑打着翅磅,它挣扎着,净扎着,又飞向天空,那时妈妈常常对我说你要坚强,你从小就要锻炼自己。我拣起梦的碎片,追着那只小鸟,迎着太阳的光芒飞去,拨开云雾,凉过…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运用上的参照,来发掘诗歌背后苏轼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8.
<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唱这首歌时,李卫华教授眼里满含泪花——这是她为老师生日献上的心意。那一刻,在座的人和她一样激动。老师叫曹连莆,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围在他身边的人,或是他的学生,或是他的同事,都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遗  相似文献   

19.
在苏轼的散文中,诗化的倾向十分突出鲜明,致使人们不得不怀疑苏轼是有意地在散文中运用诗化的手法,从而造成了他极为独特、优美的散文诗化现象,而他的散文诗化现象,又是充分调动了诗中最重要的用比手法。于是乎读他的散文,无处不令人吟味到一种蓬勃的真气内充的诗意。这是其他几大家如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人所难以达到的。人们对这个现象似乎注意不够,本文试就这个艺术特点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一代文豪苏轼,有两桩趣闻时常被人提及。苏轼曾评论花鸟画家黄筌"观物不审",说他所画飞鸟"颈足皆展",事实上,有人却指出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苏轼因此呼吁,君子必须"务学而好问",谨防"观物不审"。在《书戴嵩画牛》中,苏轼又讲述了一个蜀中杜处士的尴尬事。杜处士收藏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却被牧童看出破绽:牛争斗时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画上的斗牛却翘着尾巴,显然画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