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等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毛泽东在研读历史、创造历史、洞察历史和关注国际社会相关评价的过程中形成了历史自信。毛泽东的历史自信,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来表达,实现了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历史与现在和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进行了科学认识和评价,提出总体上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时期,要肯定"文化大革命"以前十七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以前历史时期的失误,善于化害为利,把失误变成一种财富,要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改革开放以前历史时期的积极成果,同时,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前历史时期的教训。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要坚持向前看,分清主流和支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人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人创造了历史是为了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历史在黑格尔那里是合规律性问题,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历史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话语布展。人们对于历史规律一旦达到自觉,人的主体性存在就构成了历史规律的表征方式,从而历史的偶然性就让位于历史的自觉性即主体的能动选择性了。这就是马克思对于历史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沉思     
历史过去了。历史仍在眼前,历史引起我深深的沉思。人们不能忘记历史。不忘记历史,是为了防止历史的重演,忘记了历史,历史就难免要走老路,人们就要重遭灾祸。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失败,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对这一段历史,有些人也许忘掉了,有些人则不了解。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哲学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及"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也构成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哲学语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杨蕾歆 《探索》2022,(4):92-105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分析历史,辩证处理理论与实践、主流与支流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三个历史决议是光辉典范,彰显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包括根本动因、核心内容、鲜明特征等主要内容,凸显了为什么要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哪些方面的历史经验、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并升华成为一般规律从而回到现实指导实践的逻辑理路。三个历史决议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就共同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都在关键历史时期研判了党情、国情和世情,体现统一全党思想、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对话外部世界等价值取向。就继承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纠正了错误倾向、确立与维护了党的领导核心、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四个方面一以贯之于决议稿中,形成历时性、共时性、规律性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在于:以自我革命精神审慎对待党的历史、立足人民立场总结历史经验、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创未来、着眼国际格局总结历史经验、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展现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通过学习《决议》,使我对党的百年历史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敬仰。深深感悟到:唯有历史自信,我们才能自胜和胜人,才能自觉和自强。以下就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历史辩证法有力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内在要素的辩证关系的哲学理论。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将唯物辩证法在历史领域进行了延展和应用,阐发了"历史的主体创造理论、历史发展合力理论、历史的自然过程理论"等基本观点。恩格斯对历史辩证法的独特贡献,主要体现为实现了历史主体、历史客体和历史方向三大理论变革。  相似文献   

9.
杜红艳 《探索》2012,(2):123-126
国外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讲,主要包括:第一,催生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第二,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决策过程并发挥了专业咨询作用;第三,将市场机制引入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并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了良性发展;第四,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体业务;第五,提高了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些都对我国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苏共领导人的错误支持下,苏联理论界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抽象人道主义思想解释社会历史问题,引发历史虚无主义逆流。自由派分子借历史评价人道化丑化苏共领导人形象,以历史反思为由否定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禁区公开化运动中为苏联历史翻案。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了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引发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危机。苏联共产党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教训十分深刻,对我党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延安整风后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即长达11个月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大会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任务就是讨论党的历史问题,在整风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党的历史的重要问题作出历史的决议,以统一党内的认识和思想。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央政治局的秘书,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与了《历史决议》的准备、起草、修改工作。加之后来胡乔木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胡乔木成为党内两次参与起草历史决议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就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历史学习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论述涵盖了为什么要加强历史学习、怎样学习历史、历史学习的内容、历史学习的根本任务以及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等主要内容。习近平关于重视历史学习的思想,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苏共领导人的错误支持下,苏联理论界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抽象人道主义思想解释社会历史问题,引发历史虚无主义逆流。自由派分子借历史评价人道化丑化苏共领导人形象,以历史反思为由否定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禁区公开化运动中为苏联历史翻案。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了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引发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危机。苏联共产党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教训十分深刻,对我党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总结人类历史之过去、审视历史之当下,指明了历史之未来的发展方向。贯穿其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遵循一个不断进步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必然性理论,通过采用“合力论”的分析方式,克服了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性认识。进一步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必然性理论,有力地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看成一个无主体的偶然结果的错误论断,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积蓄起新征程上奋斗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提出了中共历史分期的基本问题,而且作出了比较科学的回答,奠定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重要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阶段划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了新时期的起点,划分了新时期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推动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15-15
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有了历史。历史的河流太长、太长了,时涨,时落,时起,时伏。历史的长河负载着沉重,也负载着轻灵,按照它惯有的规律、速度,向着没有尽头的前方流走。历史,没有目的。因此,历史,也没有主题。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咬文嚼字。历史确实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没有情感。古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历史有了主题———有了自己的情感,历史就会因为自己有了喜怒哀乐而变成一个花花世界,历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幸亏历史没有情感。幸亏历史没有主题。历史包容着人生,人生是历史长河中的水滴。人生,是充满了情…  相似文献   

17.
李作清 《世纪桥》2014,(11):41-43
实践构成了马克思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基础和重要视角。实践虽不是马克思的原创概念,但却被他赋予了唯物主义内涵,即实践是属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正因为如此,历史不是向人之外去探究,而是应该向人和人类社会去求索;不是向虚无飘渺去仰视,而是回归现实活动的历史本身。如此,历史才能真实的真正回归属人的世界,成为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人才能成为历史的在场者。总之,实践产生历史,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展示。  相似文献   

1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颠覆性评价,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信仰缺失。究其原因,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迎合了大学生的求新心理,传播渠道符合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历史认识的复杂性增添了大学生正确进行历史评价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欠佳是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重要因素。对此,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树立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揭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实质,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建立正面防线,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培养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关于历史思维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较多,大多都认为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但是什么是历史思维?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本文针对历史思维进行了概念阐释,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后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他的历史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 ,既包括深刻冷静的理论总结 ,也蕴涵着浓烈的民族情怀 ,更显现着严肃而崇高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信念。本文从历史视野、历史态度、历史经验和历史信念等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邓小平历史意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