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的事是大事吗?”面对这个问题,许多干部都像小学生熟背课文一样地回答: “群众的事是大事!”“回答正确”并不困难,可一旦事到临头就未必能“摆位正确”,特别是上级的事与基层的事放在一起,领导的事与群众的事摆在一块儿的时候,也许就犯糊涂了。  相似文献   

2.
张君明 《民主》2006,(10):48-48
9月5日上午,负责接访的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听到一位市民回迁房质量问题的反映后,对陪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如果是你们自己家的事怎么办?”要求干部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家的事去办(《新安晚报》2006.9.6)。把百姓的事当自家的事去办,不仅是对干部的要求,也道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深刻内涵,是很值得每个干部思考的问题。干部的职责就是为百姓办事,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怎样才能履行好这个职责?最需要的就是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私心,办自家的事不用催也着急,一天办不好,一天不踏实,甚至寝食难安,这样就…  相似文献   

3.
“先定事,后定人,以事选人,选人干事,干好留任,干不好让位”,山西新绛通过改革在干部中形成了“不干事不能当干部,不干好事不配当干部”的氛围,“太平官”做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当前,各地正在根据中央要求有序开展地方党委换届工作。然而,有的地方出现了“任命文件刚下达,上马干部已落马”的事。出现干部“前脚任命,后脚落马”的事,原因有很多,在此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干部考察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郝军辉 《瞭望》2021,(14):29-31
数字人事的核心要义是将现行按“事”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干部的制度规定,转化为按“人(岗)”量化归集的评价和管理指标据无记名问卷调查统计,89.6%的税务干部认为数字人事有效激励了干部干事创业,87.6%的税务干部认为数字人事可及时、直观地反映干部实绩和德才表现。  相似文献   

6.
人们看人论事时,常有一个标准和参照物,从而得出“不像什么”或“像什么”的结论比如说古时的官,其“标准像”是“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而相当长的时期内,共产党的干部则不像个官。抗战时期,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在延安第一次见到朱德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的人,便是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总司令。惊叹之余,他写下一首诗:“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 “甘为民仆耻为官”,我们党的优秀分子正是以此为行为准则。他们身居高位,依然是普通一兵本色,虽手握重权,但从不用来谋取私利。在群众眼里,他们都“不像官”。焦裕禄、孔繁森他们外表虽然平凡,却体现着共产党人最精华的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与此相异的是,有些人一走上领导岗位,就惟恐别人不知道他是一个官,说活办事总想摆出一副官架子。昨天还骑自行车上班,今日就没小车接不出门;昨日直呼其名还笑容可掬,今日不叫“×  相似文献   

7.
每个党员干部都明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的干部,一提到办实事,就想盖高楼、铺大路,喜欢办一些面子上的事,争个好“名声”。至于偏僻地段的下水道是否淤塞。边远地区群众的行路难、过河难、吃水难等一些不大引人注目的事,则过问得很少。他们往往不大考虑群众的情绪和需要,而是关注如何显示自己的“实绩”,如何投领导所“好”,以求得自己更快的“进步”。正是在这种不正确意识的驱使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他们那里变了味,“为民”往往成了“劳民”、“伤民”,以至群众埋怨道:干部…  相似文献   

8.
袁浩 《党政论坛》2010,(7):64-64
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社区,有一个“居民说事”制度。这里的居民群众,可以“全天候”到社区“居民说事”调解委员会反映问题、说事;由社区“两委”班子、干部和居民群众代表组成的调解委员会,能及时调解处理的随说随调,不能及时调解处理的定期专题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9.
一些地方的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指责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些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革开放20年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位领导同志谈到,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待工作岗位要“三不要”:一不要浪费岗位,二不要“利用”岗位,三不要作贱岗位。思忖再三,觉得很有些道理。不要浪费岗位。岗位绝不仅仅是干部个人养家糊口的“饭碗”,更主要的是党的组织量才使用、代表人民赋予一定权力以使干部为民造福的“阵地”。干部之于岗位就好像哨兵之于哨所,一刻都懈怠不得。每个岗位都重要,每个岗位都寄托着党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戴煌 《瞭望》1985,(10)
把能人推到 领导岗位上 一九七九年春天,首钢出了个“爆炸性新闻”:华漱芳担任公司干部处副处长! 华漱芳原是所谓家庭出身“有问题”的女工程师,一九五三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在某些人看来,这件事似乎不可理解:华漱芳,满脑子x y的人,怎么能当干部处长? 周冠五回答:“怎么不行?我们正是要在干部工作中,多来点x y哩!”他在全公司科以上干部大会上说:“继续戴着有(?)眼镜看待知识分子干部,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2.
但问耕耘     
沧州地区一些农民说:“如今,每人拿出十元八元的给队干部作报酬不算什么,但有一事要说明白:这一年队干部做了哪些工作?”这话问得好。  相似文献   

13.
世界闻名的“乐圣”——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曲、钢琴协奏曲等,雄浑激越,优美动听,百余年后的今日仍权威地屹立在乐坛上。事实证明,那些真正具有内涵的乐曲不会因其为老调而黯然失色,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弹越铿锵激越,显示出无限的魁力。乐坛上的名曲是如此,生活中的一些富有内涵的道理、格言、警句也是如此,如“活到老、学到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俭来败由奢”……这些讲了多少年的朴素无华的道理,都是属于常弹常新的“老  相似文献   

14.
朽木 《民主》2004,(1):39-39
英雄的家乡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冒出的大贪官李铁成,因其受贿面广及全县科级以上所有干部而“名声”大噪,臭名昭著。解剖这样一个贪官,这样一个“贿事遍野”的地方,我想,不仅对于靖宇县、白山市等“事发地”有用,对于我们国家整个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可注意者,是李铁成的“盘子论”。受贿卖官140余万元的李铁成,口口声声说自己在靖宇任县委书记期间,选人用人过程中都是“按正常程序办”的。他的“程序”到底如何?近日的检察日报发表了记者对狱中服刑的李铁成的采访。原来,这个贪官的“程序”,竟是一只端来端去的盘子:“通常情况下,每次调整干部时,组织部都要先把符合条件的人进行考核,然后把被考核的人员名单和结果交给主管干部的副书记。这个过程,我们叫‘端盘子’。副书记审核后,再把这个‘盘子’端给我,我认可后,再‘端’到常委会上讨论,这就是按正常程序走。”表面上看,这样的“程序”没  相似文献   

15.
话说“原则干部”湖北胡思勇有一种干部,传达中央文件,上级指示时,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头头是道。而一旦接触实际工作,却模模糊糊,东转西绕,套话连篇,不着边际。对这种只会说"原则"话,不办具体事、以原则代替了实践的人,人称"原则干部"。各级干部是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从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起,经过1942年整风运动到党的“七大”,这段时间史称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的干部思想就形成在这个时期.一、毛泽东关于干部问题的基本思想.“干部决定一切,”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干部受群众的监督,构成了毛泽东对干部问题的基本思想.1.重视干部队伍的决定作用.早在1933年8月,毛泽东就指出:“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需要有很大数量的工作干部.这不是几十几百人的事,而且要有几千人几万人,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训练起来,送到经济建设的阵地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3)
苏区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伟大革命精神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上下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心为民想、技为民用、劲为民使,事为民做,唱响今日苏区干部好作风。  相似文献   

18.
最近,报纸上、广播中批评了一些官僚主义者。我在江苏省太仓县采访,常同那里一些乡书记、乡长、乡经联会主任们谈起这件事,他们都说: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乡里厂里干部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紧张得要死,哪里还敢闹官僚主义?闹一点,马上会吃败仗呢! 乡、村一级是社会的基层细胞,原来不是产生官僚主义的土壤。但是,从前干部们捧的是“铁饭碗”,于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有之;颐指气使、闹瞎指挥者,有之;以权谋私,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  相似文献   

19.
沈栖 《瞭望》2002,(25)
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在我国争论了很久,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然而,双方论者都承认,大凡人都会有“小恶”,即无损“大节”、不涉“本质”的低级的行为过失和微小的道德瑕疵。先哲有言:“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因为忽视、小觑乃至放纵“小恶”,久而久之,就会铸成人生“大错”。一个人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干部从廉洁走向腐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而量变的源头,无一不是“小恶”。作为我党的一项严峻任务,反腐败委实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本文所议的“为官不纵‘小恶’”的小话题也不失其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假货之源     
报载,某地消费者协会曾对一起重大伪劣医用器具案穷追不舍,谁知查到最后,竟发现19个生产厂家个个都是国颁许可证一应俱全的“大家闺秀”。最后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伞盖下,这件事终究不了了之,而且还惹得地方领导大动肝火,竟扬言要把“打假”的干部撵出去。 由此使笔者想到,目前国家“打假”工作之所以投入很大精力,却收效甚微,究其根由,除法规制度不完善之外,恐怕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不少地方只注重销毁“假货”、整顿“假厂”,而忽视惩治隐于二者背后的“假公仆”——那些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