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志们:今天,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第三次法制讲座,请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刘政同志为我们主讲《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及政治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奋斗的成果,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罔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历史上人民民主的最好的实现形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应然状态。但在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却被视为“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没有发挥其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权组织形式。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都由人大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所以在中国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取得巨大的成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逻辑。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逻辑有助于研究党领导人民探索建立发展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我国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日益成熟的科学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1],2021年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1948年8月7日,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圆满召开,成为我国政权建设史上的一大创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本文通过对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着眼探索人大制度的初心使命,以期在新时代,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更加全面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加坚定地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抉择和伟大创造。在纪念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20周年的时候,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萌芽建立、曲折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是十分有益的。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作出的历史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认真总结政权建设的经验,根据中国国情作出的历史性抉择。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中产生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罢工委员会"、"农民协会"和"农会会员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在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西方在民主制度上经历了两次历史分野。第一次分野发生在各自国家的起源时期,西方走向城邦民主制,中国走向专制集权制;第二次分野发生在近现代,西方选择三权分立体制,而中国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两次分野是一系列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造成的,并导致中西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同时这两次分野也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传统,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历史上人民民主的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内容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内容的界定,涉及到对整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入研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长远建设。通常的说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政体与我国的国体是相适应的,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能这样认识: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说,属于"坚持"这部分内容是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如果改变了,就改变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哪些内容是人民代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新要求,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60年来,人大制度将国家"公意"与社会"民意"有机贯通,推动  相似文献   

12.
正代表结构比例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中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本文对《选举法》及换届选举中的指导性文件的具体内容进行考察和分析,描述了代表结构比例制度安排的历史变迁轨迹,进而从代表理论的角度就如何处理结构比例、如何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思路人大代表的合理构成,对于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近40年的历史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日益完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实行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建设的核心。长期实践证明,这个根本制度符合我国人民愿望和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所拥护。这个根本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同志为我国人民政权建设工作和人民政权的实现形式,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定期进行换届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在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早已成为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成为全区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一在我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和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16.
1954年9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四十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转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痛切  相似文献   

1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和探索的结果。纵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了萌芽形成、确立和挫折、恢复完善三个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不仅对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富强、民主、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特征和作用,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环县是一块有着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八十多年来,环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民主政权,从苏维埃代表会议、参议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演进。历史证明了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艰辛探索取得的伟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20.
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作出的历史选择。它的建立与发展,凝聚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权建设的宝贵经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我们国家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十几亿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