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已经做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最贴近百姓生活,最具生命活力。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努力探索我国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都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  相似文献   

3.
警院精神是反映警院历史传统、现实风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警院在长期的教育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特征.警院精神对于警院自身的发展、警院人才的培养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警院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是警院精神培育、凝练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应通过警院特色的课堂环境文化、校内环境文化、周边环境文化、学生生活区环境文化以及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来培育、凝练和弘扬警院精神.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自强精神,塑造了民族的优良品格,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是接受教育的广泛主体,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让“民俗文化进校园”,不仅能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于传承和保鲜,更使之永远处于弘扬发展的状态之中。只要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使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发展南宁城市文化,必须发掘文化底蕴,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魅力,塑造城市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弘扬城市个性;建设文化名城;打造“中国绿城”,涵养生态文化;培养商业精神,发展商贸文化;强化道德建设,拓展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其发掘利用意义重大。聊城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积淀十分丰富,但一批优秀的具有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正逐渐流失消亡。近年来,民俗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传承、宣传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应积极探讨民俗文化资源发掘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孝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内涵渊源、合理的内核成份。弘扬孝文化在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农村家庭养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于国有特大型企业来说,搞好企业的保洁文化建设就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实施全面受控管理、强化行为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打造优秀团队,融合用户之心,打造服务品牌。搞好企业的保洁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这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宗旨。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大力倡导法治文化,对于提高全社会崇尚法律意识和弘扬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法律文化;拓展法治文化建设的影响范围,创新宣传阵地。弘扬法治精神,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精神只有武装了领导干部的头脑,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科学论断,本文着重研究如下几个问题:民族精神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又是应对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所面临的挑战的迫切需要;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特色之源。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青岛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全球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功利化等。保护好发展好青岛的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融入民俗文化精神,形成青岛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建立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公众参与机制;以世园会为契机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和宣传青岛民俗文化品牌;对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采取多样化途径,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趋势对民族文化的挑战,把弘扬民族精神提到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要做好汲取与借鉴工作。  相似文献   

14.
深化草原文化研究促进中华文化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统一战线要争取人心,汇聚力量,就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精神内涵.繁荣和发展草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闽台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丰富而密切的渊源关系。发挥闽台文物优势,开展民俗文化往来,对于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切实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是为了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熔铸精神支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在永葆民俗文化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理顺城乡、文化与商业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加强对民俗文化的深度研究与挖掘,调动各方参与力量,完善法规制度保障,提高人才、技术支撑,从而有效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8.
古老的燕赵大地孕育了灿烂的燕赵文化。发挥燕赵文化优良传统,加强统战文化工作,对河北省的文化统战建设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推进河北文化统战的建设,离不开燕赵文化的土壤;要从河北文化统战大发展的视角开发、挖掘燕赵文化,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继承弘扬燕赵文化优良传统,为河北统一战线的建设增光添彩;要把以燕赵文化为基础的新时期河北精神融入河北文化统战的大格局中。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天桥街道是以北京的天桥民俗文化发祥地而闻名。下面我从天桥民俗文化是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来谈谈一些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沂蒙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既有革命文化的共性部分,又富有沂蒙特色,有着鲜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其精神内涵表现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密切的党群关系、强烈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作风法纪。新时代,弘扬沂蒙革命文化可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重要力量源泉,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重要精神支撑,为人民群众价值观塑造提供广泛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