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种猪场工作多年,曾遇到不同环境条件下诸多原因引起的母猪瘫痪症41例,经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全部治愈。以低血钙为特征的母猪产后瘫痪某县食品公司以种繁殖场覃某的49号陆川母猪,体重125kg,圈养于水泥地板的猪栏内。冬末春初时,饲料较单一,4月下旬分娩,所产仔猪全部死亡。母猪产后起立困难,后肢跛行,呈犬坐状。第二天卧地不起,少食,体温37.8℃,皮肤苍白,嗜睡。根据临床观察,初诊为低血钙引起的产后瘫痪症。治疗用维丁胶性钙2万单位(4ml),维生素B_18ml,维生素B_(12)5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1周后康复。并在饲料中…  相似文献   

2.
笔者几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简便、经济的方法防治母猪产前产后瘫痪症。 方法 取兽骨(猪、羊、大牲畜的骨头均可)7~8斤(每头猪的用量),放入烧炭火的灶内烤黄后取出,砸碎或压碎备用。在母猪产前15天左右开始,每天在喂食前或喂食后用碎骨2~3两一次放入食槽内,让其自由采食,喂到产后10天结束,用此法防治52头母猪,均未发生产前产后的瘫痪现象。  相似文献   

3.
跛行镇痛注射液加维丁胶性钙引起犬过敏犬青霉素过敏多见报道,某些药物配伍不当也可引起过敏反应。笔者曾遇到两例用破行镇痛注射液与维丁胶性钙配伍治疗犬软骨病、佝楼病而引起的过敏反应,阶行镇痛注射液(国营江西青岚兽药厂三宝牌产品).用于治疗动物风湿症、腰腿疼...  相似文献   

4.
11头娟姗乳牛,6~7岁(其中有3头牛在上一年发生过产后瘫痪),在干乳期没有补给矿物质。直到分娩前2~3天是以饲草或青贮饲料喂饲。于产前2~3天各补加大约50克钙与磷,即把磷酸氢钙(CaHPO_4)加入到以压扁大麦和甜菜渣为基础的蒸煮的日料中。采取血样测定了血浆中钙和磷的总量。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原因的探讨1.发病情况的调查:通过17个病例的调查,其发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多发生于4~6月份春末夏初天气多变的季节,在7月份以后发病很少。(2)常发生于产前停役过早,运动不足,精料不减,反而较大数量增加的孕马(为照顾幼驹发育而增料),尤其是未予补充钙质的单位。(3)母马多于产后5~20天突然受寒发病,尤其是拴于露天或单独饲养于易受贼风侵袭的马棚中受寒的产后母马,突然出现躺卧后起立困难,一般后肢比前肢病情严重。病初鞭打尚能强行起立,但病情发展很快,几天后虽鞭打也不能起立。  相似文献   

6.
1981年以来,对我省的温江、眉山、威远、荣县、内江、叙永、泸县、永川、壁山、荣昌、合江等11个县的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本病发病率占产仔母猪的3~34.6%,每年全省发病头数估计达数万头。为了探讨其发病原因,更有效地防治本病,作者于1985年7月~1986年7月,在荣昌县石河乡随机选择自然发病的67头母猪,进行调查和分析,取得初步结果。 (一)基本情况 凡产仔即日起到两个月内发生的四肢运动障碍,逐渐不能站立进而卧地瘫痪不起的母猪均为调查对象。发病母猪基本情况包括母猪发病时间、胎次、产仔数、体  相似文献   

7.
1986年元月10日~2月19日,我省某种猪场爆发疫病,有1/3的猪只发病,死亡43头。现将对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 该种猪场有猪357头(种猪67头,哺乳仔猪202头,肥育猪88头),于1985年10月20日接种了猪瘟疫苗、猪肺疫,猪丹毒菌苗,同年12月中旬对断乳以上的猪只全部又进行了一次猪瘟疫苗接种。1986年元月10日,1头产后3日的母猪出现咳嗽症状。此后,进入产仔舍的临产母猪和哺乳母猪亦发生咳嗽。有3头产仔母猪还伴有喘气症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用打气筒乳房送风治愈生产瘫痪病牛数例,但治愈产后45天发病牛还是第一次。 1984年7月9日展,红旗三队赵某饲养的一头日产奶20多公斤的奶牛(于5月25日分娩),头颈弯向左侧,卧地不起,不吃不喝,鼻镜干燥,口角流涎,眼角流泪,腹胀明显。当地兽医检查:体温37.1℃,眼球不动,建议畜主来站求诊。当日17时往诊,临床检查除上述症状外还发现病牛瞳孔散大,光反射、肛反射、四肢疼痛反射几乎均消失,背线呈S状弯曲,五名壮年男子扶、赶不起,初诊为生产瘫痪。由于求治与分娩时间相距已45天,较一般病例晚,故做了慎重的鉴别检查后仍确诊为产后瘫痪。18点5分对患牛的乳房、乳头进行消毒,挤放出乳汁,注人青霉素后,逐个乳房用打气筒连接自制的奶导管针按送风要求打气,18点30分操作完毕。20点畜主告知病牛已自行起立。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奶牛产前瘫痪病尚不多见。患牛体重约800kg,应产第3胎,一个泌乳期产奶量约5000kg以上。平时每天喂骨粉约20g,产前1个月内没喂骨粉。产第2胎时曾发生过产后瘫痪病,经补钙300g而愈。经查:患牛鼻镜无汗珠,大便稍干,精神沉郁,营养中上,起立时后肢无力,站立时后躯肌肉颤抖,卧地时头部弯向左侧腹部,呻吟。听诊:胃蠕动每2分钟1次,力弱。心音亢进,呼吸浅快,肺音粗。体温38.6℃,呼吸40次/分,脉搏70次/分。  相似文献   

10.
初生牛犊屈腱挛缩,中兽医称之谓“痉挛拘急症”。几年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例,疗程短,方便经济、效果满意。治疗方法 ①固定:首先将患犊横卧保定,将患肢弯曲部位搬直包上棉花或棉布,再用长20cm,宽3cm的竹板二根在患部前后对称固定,固定的松紧度,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度。②西药:维丁胶性钙5ml,维生素B_(12)3ml(1500mg)混合肌肉注射,1日1次。③中药方:黄芪12g,炙甘草、芍药各15g共熬浓汁,红糖50g为引。一剂两熬,分多次喂服,1日1剂。一般用药2~5天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11.
西江农场种猪场近年来大批乳猪发生下痢,由于饲养员投服痢特灵次数及量偏多,致58例中毒,经抢救治愈56头,疗效达96.5%。 中毒症状 慢性者眼结膜充血,及全身充血而变红。急性者全身被毛丛立,神经症状明显,如兴奋、惊厥,很快发生后躯麻痹,不吮乳,经1~3日死亡。 治疗 采用B族维生素(B_1、B_6、B_(12))和维丁胶性钙混合肌肉注射,剂量1~20日龄,每次0.3~1毫升,每日1~2次.一般用药1~4次治愈。  相似文献   

12.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或称产后瘫痪,是产后1~3天的母畜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症,临床上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高产乳牛,其次是犏牛和乳羊,偶可见于绵羊和母猪。水牛发生本病则少见。现将收治的8例水牛生产瘫痪的临床资料综合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8例中,4岁1例,4.5岁1例,5岁2例,7岁2例,8岁2例。 2.胎次:第2胎2例,第3胎4例,第4胎2例。 3.发病时间:产后24小时内发病的2例,24~48小时4例,48~60小时2例,最快的只有16小时。 4.发病季节:7月1例,8月5例,9月2例。 5.牛犊情况:所产8头牛犊,全部都是公犊,发育良好,健康活泼,吮乳力强,诊疗其母时(即产后60小时以内),犊的体重是34~42.5公斤,比当地初生水牛犊平均体重增重20~25%。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和方法 选取发生过仔猪黄、白痢经产怀孕母猪8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头,各组母猪韵产期接近。试验组猪于产前17天,第1次经颈部肌肉注射大肠杆菌菌苗(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2ml/头,在产前3~4日,进行第2次注射,注射部位相同,注射剂量为1ml/头。对照组的猪,不予注射该苗。  相似文献   

14.
发病及症状 某部队饲养的1头母猪怀孕后,饲喂的是嫩甜莱叶、白菜叶和玉米面。所产仔猪全部患阵发性搐搦,发病时仔猪倒地尖叫,头向后仰,四肢僵硬,不久即死亡。 治疗方法 母猪、仔猪分别口服硫酸镁粉剂5g、1g,1天2次,连用15天,同时对仔猪肌肉注射20%的硫酸镁针剂,1天1次,连用15天。经治疗,所生的11头仔猪10头痊愈1头死亡,治愈率为91%。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0年3月至1982年8月在人畜地方性氟中毒的重病区,对猪氟中毒进行了诊断与治疗试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一)发病情况 主要见于产后母猪和新生成窝仔猪。三年中在2524头猪中有95头发病,占3.8%;其中母猪46头,占母猪总数195头的23.6%,仔猪49头,占仔猪总数985头的5%。95头病猪中,治前致死率母猪为2.2%,仔猪为48.9%。发病率伴随胎次增加而有升高趋势,1胎次发病头数占发病母猪数的6.5%,2胎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一)免疫注射及安全性观察:选用3~12月犊牛分下列三组免疫注射,并同时置入5头犊牛同居感染,于注射第3、5、7、9、14天各检查一次。 1.0.5毫升/公斤血清与疫苗同时注射组:每头皮下注射A型6604批铝胶苗1毫升(毒价为LD_(50)=7.5),同时对侧皮下按0.5毫升/公斤体重注射A型6501批高免血清,共注射8头。  相似文献   

17.
猪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在我国近几年很少有集中发病的报道,2000年1—4月湖南省衡山市某中型猪场暴发了猪的弓形虫病,给该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该场设计年出栏肥猪2万头,母猪空怀期、怀孕期在集约化母猪栏内饲养,生产前15d转到产仔栏待产。仔猪哺育期为4周或5周。在疾病流行期间有育肥猪1710头,经产母猪151头,其中有妊娠母猪69头,带仔母猪38头。本次疫病暴发流行于产仔舍和妊娠母猪舍,首先产仔舍的1头母猪于产后3d出现体温升高,饲养员认为是生产过程感染所致,用解热镇痛、杀菌消炎的中草药物进行治疗,其症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1984年以来,改进了猪瘟免疫程序,在专业养猪场全面试行,育肥猪于51~59日龄一次性加大量(1.5头剂)免疫注射,母猪于每次怀孕后40天进行一次加大量(2头剂)免疫注射。近年来,按此法共免疫注射育肥猪万余头、母猪千余头,经临床观察,未发现猪瘟病猪。  相似文献   

19.
1987年4月,射阳县家畜改良站饲养的18头猪,全部裂蹄,轻则跛行,重则出血卧倒不能起立;皮肤亦有不同程度皱裂,精液质量下降。经本站诊断室检查,确诊为缺锌引起的裂蹄症。 (一)发生情况 我县家畜改良站,1984~1986年从外地购进8头种猪,后经繁殖,共达18头。其中母猪2头,投产种公猪8头,后备公猪2头,其余育肥。共3个品种,即大约克6头,汉普夏10头,长白2头。近两年发现种猪皮肤粗糙,腹部经常出现红润、丘疹,有  相似文献   

20.
验方 石榴皮25克、车前草50克、马齿苋50克。 制法与用法 先将石榴皮焙焦黄,研成细末,再将后二味药煎汤,滤去药渣,澄清药液,加入石榴皮末相混、温服,每日2~3次。 主治 猪肠胃炎,仔猪腹泻、水泻、粪便稀薄,消化不良等,均能治愈。一般经2~3天治疗即可见效,3~4天均能治愈。我村有窝仔猪8头,有6头发生此病,用本方治愈。母猪分娩两天前服用本方有预防产后仔猪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