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的和重要的原因,尤其是改革开放引起家庭的巨大变迁导致家庭矛盾冲突增多,家庭暴力成为家庭因素中造成青少年犯罪的最重要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2.
台湾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犯罪朝着恶质化、低龄化、团伙化、网络化等多元方向发展,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家庭的,又有学校和青少年本身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社会和家庭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方面。台湾当局和各种社团针对这种现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问题困扰着台湾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一直是最为引入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对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控制理论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范式,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相伴而生的,是随着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展开、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西方控制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转型期还存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三个主要特殊变量,包括腐朽思想文化、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尝试“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并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对其探讨已涉及到了各种学科和社会层面,并渐有“科际整合”的趋势。本研究立足于具有“科际整合”特点的国内外代表性学说一般犯罪理论和犯罪综合动因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家庭、学校、同侪以及低自我控制等因素对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其产生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条件等相互交错的结果。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键靠教育。为此,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富有成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6.
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所形成的因果关系中,宏观因素如经济增长、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都与青少年犯罪没有直接联系,微观因素如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互联网的负面作用也与青少年犯罪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家庭因素和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因果关系最具有解释力,重视家庭因素和家庭环境的预防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一直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对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控制理论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范式,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相伴而生的,是随着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展开、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西方控制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转型期还存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三个主要特殊变量,包括腐朽思想文化、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尝试 “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并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8.
越轨同伴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调节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哪些因素会在越轨同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不仅能够深化对青少年犯罪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而且可以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思路。国外多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视角来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其中,犯罪社会学派的研究者对社会因素的调查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其调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学校因素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基于这些因素的预防干预研究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视角,以家庭为出发点,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的原因。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与家庭的联系减弱,家庭对青少年的社会控制减弱,使得青少年更容易走向犯罪。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是由复杂的社会现象引起的。它同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社会某些功能不健全紧密相联,即与当前家庭教育职能的退化,学校教育工作的薄弱,社会、街道管理工作的滞后,一些基层组织政治思想工作的放松,以及民风、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不开。但是,由于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因此,在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缺钙: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以前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24名年轻的学生不幸遇难。经过警方的调查,“蓝极速网吧”的火灾是两位13、14岁的少年所为。为什么青少年容易犯罪?据报道,两位少年均是出自离异家庭,离异家庭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吗?心理学家把18岁以前失去父母的家庭称为“不幸家庭”,离异家庭也属于“不幸家庭”。出自“不幸家庭”的占整个人群的9%。椐北京某少教所的调查,青少年犯罪出自“不幸家庭“的占22%,看来明显与“不幸家庭”有关。但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出自“不幸家庭”的占35%;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中出自“不幸家庭”的…  相似文献   

12.
对人的本性的合理性理解,不能脱离文化与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家庭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偏离于社会主体文化的家庭价值观往往成为诱导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缺陷,如教育观念失误,教育内容偏颇,教育方式不当等,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其中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已占到了相当的比例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因此,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父母离异是导致离异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然而,笔者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以保障青少年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制定、实施的方针、指导原则及具体操作措施的总称。目前我国实行的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种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反映了青少年刑事程序中对青少年人权特殊保障这样一种重要价值。人权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任何人与生俱来,包括青少年。由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和成年人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他们对社会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对外界事物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弱,对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实现自己权利的认识较为模糊,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也缺乏深刻的理解,但改过自新的机会较之成年犯罪人却要大得多,因此社会与法律应该予以青少年的人权以特殊的保护。各种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对青少年人权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第49条第1敖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到国家的保护。”强调了国家对于青少年的特殊关怀。类似的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法定代理人可以到场”,第34条“指定辩护”,第152条“不公开审理”,这些规定都针对青少年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给予了特殊的待遇,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实现青少年的诉讼权利,更是为了保障青少年的人权而产生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律师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也正是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包括青少年犯罪在内的现代社会病已经为世界各国许多思想家认同,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我国应当积极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服务。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内心“立法”;儒家注重家庭亲情,可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道德体认能力;儒学是“安身立命”之学,可以提升人的生命层次,从根源上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青少年犯罪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不是数量、比例的问题,而是犯罪性质的问题。从犯罪性质来看,现在青少年犯罪比过去严重很多。要解决青少年“暴力崇拜”,传统的批评处罚、送工读管教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为此,要想有效的遏制住当前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势头,这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单线作战”,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未成年人)罪犯的家庭或多或少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父母品行、教育方式都是可能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之一。本文以相关案例和调查数据为依据,对青少年的父母和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各因素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期望能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法国内阁会议28日通过内政部长萨尔科齐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方案”草案,根据该草案,今后法国政府将加强对各类犯罪骚乱活动的打击,尤其是加强青少年犯罪的整治,对类似去年巴黎骚乱中青少年的犯罪活动将严厉打击。草案首次提出“市长负责制”,市长将成为“家庭权利与责任委员会”的负责人,直接对问题家庭负责,在必要时候可以停发家庭补贴。该法案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民经济急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治安趋于平稳,但青少年犯罪势头却有增无减,而且在犯罪手段和方式上趋于模仿成年犯罪,恶劣程度不断加强,呈现性质暴力化、成员群体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已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成为继吸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世界难题。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家庭作为社会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对青少年的个体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因素通常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直接甚至是根本原因。本文中,笔者将利用犯罪社会学的视角,来对家庭因素对我国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会流动中的农村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值得重视。目前青少年犯罪研究不注意区分农村青少年和城市青少年两个不同特征群体的犯罪特点,不重视一般性社会因素的地方性实践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多着重于一般性描述和分析而缺乏具体经验研究。本文划分了两种社会流动,并以地域内社会流动中的农村青少年犯罪为例,分析了该种社会流动中一般社会因素的地方性实践特征与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指出这种社会流动中的“断裂”环节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强调了从实际断裂环节出发加强社会建设以预防该种流动中的农村青少年犯罪和促进其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