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但全国各地产业发展"各行其是",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一窝蜂式发展的局面,存在产业同构和产业过剩的隐患。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准公共性、强外部性、高风险性、准同步性等特征,因而仅仅依靠市场手段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客观上要求政府对产业进行经济规制。进入和退出规制政策是治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关键环节,相机抉择的价格规制政策、质量和数量规制政策、投资规制政策等都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桦 《新湘评论》2010,(11):21-2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致的旺盛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谁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改朝换代"的重要推手,其巨大的创新驱动力可以产生辐射作用,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成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透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和江苏地区的发展可以看出,解决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区域内发展不均衡、产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跨领域合作发展意识不足等发展困境,就是要利用其对新技术、新组织、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的创新,实现与传统产业的优势互补、弊端互弥,事半功倍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十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能源等领域引发了系列变革;新能源逐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材料技术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的交叉和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抢滩新能源、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网络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此,我国应当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抓好产业集成,促进产业融合,改善产业投融资条件机制,出台区域性产业促进措施,从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语丝     
《当代党员》2013,(7):2-2
近年来,重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地位,重点加以推进,将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有效促进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非常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7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11,(10):20-2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闽台产业深度对接的潜力所在,但在我省总体上还属于弱势产业。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闽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探索闽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的有效途径,日前省委政研室赴福州、厦门、龙岩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就闽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动漫产业是一个人才、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相当考究,是不能按照一般发展模式来做的。但是当前,各地在谋划新一轮产业规划时,不约而同地把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当作重点。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宣称要建设中国的动漫之都。不管本地区发展新兴产业是否具备应有的产业基础和能力,也不管是否具备应有的人才储备,盲目地恶性追风。  相似文献   

10.
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空洞化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辉 《探索》2004,(1):115-117
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发育迟缓的产业空洞化问题正困扰着西部老工业基地,本文分析了产业空洞化对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分析了该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而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通过体制、科技、投融资、市场等方面的创新,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新旧产业衔接“空洞”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不高。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战略性产业的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分析,并借鉴美日韩等国培育战略性产业的经验,从亚太视域给出我国构建战略性产业国际生产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国利 《学习导报》2010,(24):20-2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发地区奋发赶超、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开发带动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江西省光伏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提升光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快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有为 《新长征》2010,(7):9-11
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当前,全国各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很快,形成了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谁拥有了新技术,谁就抢占了制高点;谁拥有了新产业,谁就会率先形成新优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应围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展开论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必须依赖于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应遵循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的业态规律,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过程应覆盖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的全部过程.通过将政策性金融支持机制与市场性金融支持机制协同运用于资本市场,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支持主体、政策性金融支持机制与市场性金融支持机制为两制的”一体两制”政策支持体系,可以高效发挥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支持效能.  相似文献   

17.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  相似文献   

18.
陈成 《当代贵州》2011,(35):30-31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决定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培育和发展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张毅 《新长征》2011,(6):26-2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郑焱 《唯实》2013,(2):24-28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江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全球产业和技术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2009年以来,江苏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资强度,加快创新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全国领先,一批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和创新产品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