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3,(24):22-24
8月17日,美丽中国·多彩黔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贵阳举办,来自各方学者、专家一同论道,为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把脉、建言。本刊对论坛的主要观点进行整理摘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付松  刘文 《当代贵州》2012,(14):10-11
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民族文化土壤,黔东南州正在成为一片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的沃土。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把贵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黔东南如何抓住机遇,着力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李飞跃。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当代贵州》:李州长您好,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文化产业工程、文  相似文献   

3.
付松 《当代贵州》2013,(24):25-25
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100个重点旅游景区的战略部署。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这些旅游景区分为原有景区提升、旅游文化综合体、主题旅游、旅游村镇4类。作为贵州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重要载体,通过半年多的强力推进,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进展如何?本刊记者分别走进这四类景区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4.
尹辉 《当代贵州》2013,(14):10-11
黔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做好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壮大旅游产业等意义重大。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是旅游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味;旅游是文化之体,旅游是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必定会迸发出新的活力。黔南州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本刊专访了黔南州委副书记、州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在2008年我省第3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前夕,本刊刊发了<体验生态博物馆--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一文,对黔东南州依托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多策并举,发展以生态博物馆为载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作了初步解析.这篇文章和稍后刊发的<统一服务疏导旅游--品读黔东南原生态文化的理念引导>等系列文章,以其对黔东南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深度解析,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赵俊涛 《当代贵州》2012,(27):66-67
为努力构筑"精神高地",贵阳市政府于9月16日至9月22日邀请10位感动中国人物来到贵阳,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掀起一场爱的风暴,给贵阳人民带来一场道德的升华、灵魂的洗礼。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负责人、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春雷。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文化,最高层次的旅游境界,是在对山水的欣赏、风光的感受之上,对景点的文化精髓的深刻体会。贵州是全国战略布局中的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目前,我省正在抓紧编制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规划,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具有丰富独特旅游文化资源的铜仁如何乘势而上,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率先突破、后发赶超,本刊记者采访了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  相似文献   

8.
汪冰 《理论导报》2011,(3):26-27
10年前,婺源还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区县。10年后,婺源扛起乡村旅游的发展大旗,成了一个"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著名旅游强县。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写进了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就婺源更好地发挥婺源特色和优势,本刊记者采访了婺源县人民政府县长贺瑞虎。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与《旅游法》规定的相关制度相衔接,我省结合旅游市场监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新修订完成了《云南省旅游条例》。弹指一挥间,被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法律"——《旅游法》实施已经一年多,如今,云南旅游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昆明部分旅游从业单位和旅游执法单位,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以购养游"现象仍存在"2014年1月1日至11月18日共接听游客一般性咨询及投诉电话10400余个,协调处理一般性旅游纠纷2040余件,正式受理并调查处理旅游投诉281起。"这是记者从相关部门获得的关于昆明市旅游投诉及处理情况数据。从  相似文献   

10.
高斌 《前线》2012,(3):27-27
本刊讯日前,由前线杂志社《北京文化创意》季刊和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联合出品的《北京文化创意·房山专辑》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1.
重品都江堰     
临近“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我们再赴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感受并记录下它灾后两年的新气象。 灾后重生的都江堰,有着很多让人心动的东西。不过,本刊记者最为之心动的还是都江堰决心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气魄和行动。  相似文献   

12.
关注     
《当代贵州》2012,(18):6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市,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区位优势凸显。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关心下,铜仁市以"构建两带两圈战略体系,实现六个新跨越"为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文化旅游创新区。2012年6月1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参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阡县万寿宫,观看并参与群众表演的石阡木偶剧。他希望当地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本刊记者李枫/摄)  相似文献   

13.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10,(23):35-35
在国家即将推出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新政时,我省区域发展战略"黔中经济区"全新亮相,把包括凯里市在内的五中心城市组团发展作为全省历史性跨越的引擎。在此背景下,本刊记者专访了凯里市委副书记、市长洪金洲。  相似文献   

14.
蒙瑶 《当代贵州》2010,(23):34-34
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高金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都匀将从实际出发,力争在工业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提速增效,加速融入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区,努力建设我省南部出海通道上远景100万人口旅游休闲明珠城市。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2日,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培华应邀来到"甲秀视线"讲坛作《文旅融合,推动贵州发展新跨越》的演讲,期间,他做客本刊"阳明茶座"。就贵州文化和旅游发展问题,记者与石教授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全国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09年1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2009年将作为因公出国(境)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年,对因公出国(境)经费实行先行审核,从经费上严格约束.  相似文献   

17.
位于我省南大门,处于贵阳城市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经济带"包围"与"诱惑"下的黔南,面对危机和挑战如何思考,有哪些新思维?本刊记者采访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李月成.  相似文献   

18.
桂林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桂林旅游商品开发起步较早,产品自成体系,发展势头良好。部分产品开始向本地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但行业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缺乏规划,市场不够规范等问题。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商品产销的扶持力度,尽快制定旅游商品发展规划,整顿并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加快地方旅游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昌旅游业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现代文明花园城市的建设,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体系的形成,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体系的逐步完善,特色旅游商品和饮食文化品牌的形成,以及周边省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休息时间的增长,为南昌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南昌必须打破传统的旅游经营理念,建立主体的旅游格局平台,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经营推向市场,以特色旅游项目为杠杆,以规范行业行为为抓手,推动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延庆县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确立并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通过着力打造"县景合一"的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近日,针对这一课题,新华社记者与本刊记者联合采访了中共延庆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