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六大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03年以来,先后有李嘉廷、刘方仁、程维高等一批省部级官员被判刑或查处,还有一些高官被“两规”。社会各界在备感振奋的同时,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相似文献   

2.
动向     
《廉政瞭望》2012,(11):10
腐败高官发案率政府部门最高纪委最低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涂谦以十六大以来落马的72名省部级官员为样本,对其基本特征分析后认为,中国省部级腐败高官的腐败时间跨度较长,且在此期间被提拔现象普遍。"钱、  相似文献   

3.
李桂珍 《共产党人》2005,(19):23-23
人们发现2004年是反腐败的丰收年,有16名腐败高官落马,欣喜之余,又产生了一些疑问,他们中的有些人原本优秀,从什么时候开始滑人腐败的泥潭?翻阅这些高官的腐败史,不难发现一条共同的规律,腐败的开始就发生在他们大权在握,独挡一面的时候;发生在他们私欲恶性膨胀,一念之差偏向贪婪的时候;发生在第一次受贿担心被查处的事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央纪委有关人士最近将我国反腐败斗争新动向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在打击腐败分子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权:推进反腐败政策的法制化;预防腐败与推进改革相结合:在打击高官腐败的同时.高度关注基层腐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5.
1月15日,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二审被维持死刑判决。这表明我们党在反对党内腐败问题上,又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王怀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三个被判处死刑的省部级腐败高官,同时也是2003年被公开披露的13名腐败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之一。王怀忠一案的警示意义,在于它使1月13日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决定颁布实施的《党内监督条  相似文献   

6.
山公 《共产党人》2004,(10):40-41
查处贪官手不软,反腐败进入强势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现的贪官刘青山,张子善.到2003年被执行死刑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日渐激烈。2003年.省部级官员违纪违法个案上升到两位数。由此表明,中国反腐败斗争依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高级党政官员因腐败不断被查处,群众在受到反腐败成果鼓舞的同时,又痛心疾首。政府官员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许有账可算.但腐败分子造成的政治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民众对于反腐败,表现一种新的兴趣取向。对网上流传的一些腐败苗头现象,群情激愤、摩拳擦掌,如周久耕事件;但对官方正式披露的腐败案件,反应则相对冷淡,如最近半月内,分别有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堂堂、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3名省部级高官相继落马,但并未在网上引发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田国良 《共产党人》2012,(15):39-40
2012年是中央制定的反腐败"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初始,回望25年来的100起省部级以上高官腐败案,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案件特征,剖析制度弊端,为未来的反腐败工作提供借鉴。腐败遍及公共权力领域据统计,我国内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法律制裁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分布于除西藏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区,涉及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部门到司法机关、再到垄断性国有企业等各个系统,几乎涵盖所有公共权力领域。  相似文献   

9.
上期回顾     
《廉政瞭望》2013,(13):5-5
十八大后,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成为落马的第四名省部级高官。观察人士分析,今年打的“老虎”或将不止于此。 “中央巡视组要找出‘老虎’和‘苍蝇’。”中央对巡视工作的要求被指回归巡视的主要职能:发现腐败。  相似文献   

10.
李育 《党课》2009,(4):73-75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我国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制度在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使得腐败分子越来越狡猾,其腐败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有人将其概括为:隐秘化、扩散化、群体化。  相似文献   

11.
“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邓小平一贯强调的思想。只有把民主思想、民主原则以制度确定下来,再把这些民主制度给以法律确认,民主因获得法制保障才能实现。从这一意义说,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民主的发展和实现只能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而不能是“大民主”或其他背离法制的方式。从这一意义说,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准则。邓小平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思想还为治理腐败提供了重要思路: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有效防止腐败;完备社会主义法制,依法严惩腐败;坚持依法执政,防止和克服特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后,腐败现象开始不断在我国滋长蔓延。面对这一情况,邓小平及时准确地揭示了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科学地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国 政治原因、思想要源和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和办法:依靠法制进行反腐败抓大案要案的查处;民主监督防治腐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人民群众的表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吕海春 《河北党风》2003,(11):36-36
开展反腐败工作,普遍的观点和通常的做法是:开展思想教育,构筑牢固的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堵塞可能产生腐败的各种漏洞;严惩腐败,震慑腐败分子。从“不想腐败”到“不能腐败”,再到“不敢腐败”,应该说,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反腐败工作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我国反腐败工作出现了一种引入深思的二律背反现象:一方面,党中央把反腐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加大力度惩治腐败,取得了较大的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全国反腐败实践表明,当前腐败现象尚未从根本上得到全面有效遏制,而且在有些领域和地区呈现多发、高层和群体化的趋势。腐败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具有巨大的滋生蔓延力,除了政治、历史和社会等根源外,腐败成本低、收益大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尚未引起应有重视的因素。因此,研究腐败问题,有必要从成本问题入手,探析其原因、本质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腐败高官落马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正在向纵深推进。处于世纪之交的人们在赞赏反腐斗争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又不能不以复杂的心情谈论一个沉重的话题:对腐败的惩处力度越来越大,但腐败的官员尤其是腐败的高级官员并未明显减少,腐败高官落马加快了速度。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处于相持阶段,其斗争异常尖锐、复杂、激烈。党和政府以及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特别是查处了一批又一批大案要案,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问题相当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7.
腐败问题被许多学者称为本世纪最大的公害之一,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五大修改并通过的党章总纲指出:“党风问题,党同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要坚持不懈的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全党深入开展反腐败理论和实践的宣传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基础工作。(一)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把握反腐败的基本原理,大胆吸取国际反腐败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反腐败的理论研究和反腐败的实践活动。1.腐败的定义。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世界各国因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道德、风俗及民族心理素质的不同,对腐…  相似文献   

18.
名刊要览     
中共十八大之后,“习李”新政中最受公众瞩目、目前也取得较大成效的内容无疑是反腐败。王岐山执掌中纪委后,誓言既要“拍苍蝇”,也要“打老虎”。一年以后,中纪委端出了一份成绩单:共有11位省部级高官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处。  相似文献   

19.
腐败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党中央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和反腐败斗争,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不但又彻查出一批腐败高官,一批早前落马的省厅级官员也陆续获刑,这彰显出我们党根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全国法院共判处11名省部级高官。在人们眼里,出自基层、一点一点升到省部级别的高官曾为人低调、做事谨慎、工作认真、要求上进。然而,只因一个“贪”字,高官踏上了沉沦之路:记者根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公开报道整理统计发现,落马高官有两个相同的共同点:所犯罪名都有受贿罪,涉案金额都在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