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拉丁美洲受通货膨胀的难扰为时已久。从五、六十年代起,拉美的通货膨胀率就是世界最高的。七十年代以来,形势日趋严重,消费物价的年平均上涨率扶摇直上。1971年消费物价上涨率为14.6%,1980年增至55.2%,1984年猛升到144.9%,1985年达到164%。通货膨胀的恶化状况还反映在高通货膨胀的国家不断增加。1961—1970年,消费物价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的国家只有阿根廷、智利、巴西和乌拉圭四个国家。1971—1980年增加到九个国家(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拉丁美洲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金外逃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同拉美国家高筑的债台紧紧联系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牵制,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痼疾。在拉美,只要外债负担不减轻,这两个问题就将难以根本解决。外债危机与通货膨胀早在60年代拉美就已开始出现通货膨胀,例如1961~1965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1965~1970年乌拉圭的通货膨胀率,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比较高的。在上述时期,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通货膨胀率也很高。进入70年代后至1981年,拉美的通货膨胀率更是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3.
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拉丁美洲军政权国家加快了“民主化进程”的步伐。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洪都拉斯、玻利维亚、阿根廷、萨尔瓦多、乌拉圭、巴西和危地马拉等国先后举行大选,执政军人纷纷“还政于民”,到目前为止,在拉美维持军人统治的只剩下智利、巴拉圭和苏里南三国。在拉美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中,这三个军政权国家,尤其是长期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智利和巴拉圭,能否步上述国家的后尘,向代议制政体过渡,已成为当前人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三大汽车生产国。近二十年来,这三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79年,三国的汽车总产量达到一百六十二万七千辆,占整个拉丁美洲汽车生产的90%。汽车工业发展最快的巴西,在1968年至1973年的“经济奇迹”期间,汽车生产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在多元化外交政策指导下,从过去的同美国保持单一结盟逐步转向同西欧、日本、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发展关系,积极而广泛地加强同外部世界的联系。最近十年来,多元化外交政策使巴西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巴西从1950年在拉美国民生产总值(按197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中占19.3%(阿根廷占24.9%),提高到1978年占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的38.5%,相当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三国的总和。在1963年到1983年的二十年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236.7%,其工业生产能力增长368%。从对外贸易来  相似文献   

6.
拉丁美洲一直是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地区。1982年爆发经济危机之后,该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更是扶摇直上,从1982年的84.2%上升到1985年的275.3%。通货膨胀率的大幅度上升严重干扰了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制约了经济复苏和社会革新进程,成为各国当前经济调整中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拉美国家的政府都提出要同通货膨胀作斗争,采取了一系列反通货膨胀措施。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到1986年,该地区的恶性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大幅  相似文献   

7.
1988年,拉美地区的年通货膨胀率将明显超过上一年度的水平。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高通货膨胀国家的情况仍令人担忧。巴西头5个月的月通货膨胀率基本控制在18%以下,从6月份开始突破20%的高水平,到8月份为止的年通货膨胀率已达495.5%。阿根廷从年初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失控现象,而后逐月加剧,月通货膨胀率超过1985年达到的最高水平,到8月份为止的年通货膨胀率已高达439.6%。秘鲁的月通货膨胀率在7月份达到30.9%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1994年12月20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了《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的初步报告》,现摘要如下: 一、总的形势 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巩固,增长率从1991—1993年年均3.2%增加到3.7%。这是过去14年中第二个高增长率。人均收入提高1.9%。年均通货膨胀率(巴西除外)降至16%,这是近几十年来最低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引进外  相似文献   

9.
巴西市场     
一、概况巴西联邦共和国(REPU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北接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西与哥伦比亚、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南与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毗连。国土面积851.1965万平方公里。人口1.5亿(1990年)。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是巴西利亚(Brasilia)。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面积和生产总值均占拉美地区的40%左右,人口约占  相似文献   

10.
巴西是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的最大负债国,目前,巴西外债高达1210亿美元,每年需付债息100多亿美元,成了巴西经济的沉重负担。巴西政府为解决债务问题已做了很多努力。一科洛尔总统1990年3月15日上台执政时,面临的是一个债台高筑、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的局面。为了振兴巴西经济,新政府实施了“新巴西计划”的“科洛尔计划”,把减少债务额和争取较好的偿还条件作为外交工作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南美洲六个军人执政的国家(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智利),先后开始了把政权交给文人的过程,即所谓“民主化进程”。这一动向不仅使这些国家的政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对整个拉丁美洲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就这六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中拉经贸关系的现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共有33个独立国家和13个尚未独立的地区,我国同它们均有贸易和经济往来。在同我国建交的17个国家中,12国(古巴、墨西哥、牙买加、厄瓜多尔、秘鲁、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乌拉圭和玻利维亚)同我国签订了政府贸易协定;9国(古巴、牙买加、圭亚那、智利、厄瓜多尔、乌拉圭、玻利维亚和苏里南)签订了政府经济合作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3国(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签订了政府海运协定;2国(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签订了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我国在17个建交国家中,均设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持续恶化,调整措施逐渐趋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拉美经济陷于滞胀的严重困扰之中,在经济陷入停滞的同时,通货膨胀持续恶化,形势十分严竣。1989年是拉美3位数高通货膨胀的连续第3个年份,并且有可能创下80年代、甚至战后拉美通货膨胀的最高记录。拉美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主要特点是:(一)阿根廷、巴西、秘鲁等高通货膨胀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呈恶性发展的趋势。从年初开始,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犹如脱缰之马,处于失控状态。阿根廷的消费物价指数在6月和7月先后上涨114.5%和196.6%。截至8月份,该国当年消费物价指数累计上涨2815.7%,12个月的消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乌拉圭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何塞·巴特列—奥多涅斯(1856-1929),在两次执政期间(1903-1907,1911-1915)对乌拉圭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稳定了政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原来落后的南美小国乌拉圭一跃成为拉丁美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一度赢得拉美“民主橱窗”的称誉。巴特列—奥多涅斯的改革不仅在乌拉圭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其他拉美国家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巴西是第三世界的大国之一。六十年代以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1965—1980年十五年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由一千四百三十九亿克鲁赛罗猛增到四千八百零九亿克鲁赛罗,增长了二点三四倍。现在,巴西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八经济大国。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它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七十年代以来,这个国家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在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特别是在第三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很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军人政府普遍地被文人政府取代,独裁统治逐步地被民主政治取代,这无疑是近几年来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事态发展之一。从1978年巴拿马恢复代议制民主、实现军人政府向文人政府过渡以来,厄瓜多尔、秘鲁、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玻利维亚、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危地马拉的军人政府都先后让位于民选的文人政府,恢复了国内民主。  相似文献   

17.
亚洲的经济繁荣吸引了外国投资者,1981~1992年流入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国资本中亚洲国家几平占2/3,而中国吸引的外资是最多的。在拉丁美洲从外国资本中获益的主要是平原国家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黑非洲获得最少,仅占外国向第三世界投资的7%。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統艾森豪威尔在2月22日到3月3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烏拉圭四国进行了正式訪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后十几年来,美国总統亲自到南美大陆,这还是第一次。很显然,艾森豪成尔不寻常的訪問,是妄想緩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日益增長的反美情緒,以便进一步控制和掠夺拉丁美洲,特別是企圖对拉丁美洲国家施加压力,来孤立古巴,为美国武装干涉古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十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约5.5%,超过了除石油输出国以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如表1所示,拉丁美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960—1975年平均每年增长约6%。七十年代头五年提高到平均每年增长约6.5%,超过了联合国国际发展战略所要求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6%的标准。但拉丁美洲国家之间发展速度不平衡。以1970—1975年为例,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20.
石油资源和石油生产拉丁美洲是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拉丁美洲各国都十分重视并优先发展能源部门,迅速扩大勘探队伍,加紧在陆上和海底勘探石油。到1974年,拉丁美洲已探明石油储量为五十五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近年来,由于墨西哥发现了大面积储量丰富的油田,使拉丁美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猛增了一倍。据拉丁美洲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