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大学生诚信:一道不轻松的考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诚信是每一个人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同时也是资源,是资本,是财富,更是竞争力。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由于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诚信危机。这种诚信危机业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或领域,即使在被人们称作“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危机。从部分大学生的考试作弊、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到择业过程中的伪造证件、改动成绩、随意毁约,无不显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因此,准确掌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及表现,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充分认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找出解决办法,是关系到高等…  相似文献   

2.
刘伟 《青年论坛》2005,(4):48-49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最重要的品德。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应该在教育引导基础上,重点抓好诚信机制建设,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3.
罗光宇 《传承》2012,(7):15-15
假烟假酒、财务造假、坑蒙拐骗、“地沟油”和“染色馒头”等各类诚信缺失现象的背后,无不闪现着民营企业的身影。推进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当前的切入点应是加强制度建设。当然,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失信问题,有赖于全社会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冯霞  杨勇 《传承》2012,(2):40-42
以高校校园诚信文化体系建设引领和推动社会诚信教育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党和人民赋予高等院校和高校教师的重大使命。全方位、多学科、深层次地探析和透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在根源与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以此把握和掌控校园诚信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进路、发展方向、建设原则与主体力量。高校校园诚信文化体系建设对于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姜海燕  高姗姗 《前沿》2014,(13):26-27
诚信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不断显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现象,并探究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诚外无物”。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诚信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和深化,诚信缺失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假冒伪劣频频曝光、面对跌倒老人不敢扶起……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焦虑。“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把道德伦理的软性规则与制度规定的刚性约束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体系。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更应把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放在突出位置,为全社会提供信用体系这一道德“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构建诚信政府的有效途径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视政府诚信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仍存在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构建诚信政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重视诚信教育,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与社会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杨维东 《人民论坛》2013,(17):242-243
现实社会中的诚信失范问题也深深地反映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要群体,也存在着网络诚信缺失问题。基于对重庆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关于网络诚信的调查报告,文章概括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主要问题,剖析了网络诚信问题的原因,并从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西方人称之为“信任危机”,是借贷人诚信缺失、恶意违约造成银行资金链断裂引起的。这场刻骨铭心的危机让我们重新定位诚信建设对于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30余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归纳出当前企业的诚信建设问题的突出表现,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企业诚信建设缺失的原因以及当前企业诚信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本文在阐述现代诚信结构特点基础上,对我国政务、商务和社会领域存在的诚信问题,从社会转型影响、传统文化历史局限、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信仰淡漠导致的动力缺失以及诚信约束体系缺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坚持强化道德引领与完善利益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以提高政务诚信水平为引领,以公民个体道德素养培育为基础,把树立共同社会理想与实施分层信仰引导结合起来,发挥政务诚信的社会引领、统摄效应,建立科学统一的社会征信系统,优化调整社会维信结构等全面推进诚信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特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存在严重问题。调查表明,重庆市大学生中,非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要好于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女生就业诚信取向略好于男生;农、医、理工类学生就业诚信取向稍好于文史哲、法学等类专业学生。大学生的就业诚信取向与就业诚信实践存在着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把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其中,“明礼诚信”是第二个基本道德规范。这种排列次序,充分表明了诚信的重要地位。大学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太仓市着力把建设诚信城市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化社会环境、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以“建诚信城、育诚信人”为目标的“诫信在太仓”系列活动,努力塑造诚信城市形象,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杀彘、商鞅“立木为信”等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所传颂。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诚信却面临着危机:公共建筑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学术学历造假源源不断,食品安全案例频频发生。诚信缺失问题成为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环顾世界,国外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调查发现,当下大学生中存在诚信意识淡薄、诚信行为缺失的严峻现状,更应将大学生诚信教育当作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认知、情感、行为态度结构出发科学分析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一步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多维剖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因素,紧密结合新媒体环境,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涵育、新媒体教育与自我教育可持续互动、诚信教育活动双向实践等层面科学构建大学生诚信涵育模式,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探赜新的切入路径与涵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1.加强诚信建设的意义重大。加强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各界广泛倡导“诚信”,呼唤诚信、倡导诚信已成为一种潮流。诚信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7.
程文浩 《小康》2006,(10):37-37
诚信社会不可能自发实现,必须借助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在诚信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两重作用:一是建规立制,严格执行,二是以身作则,为民表率。前者是指政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奖励诚信行为,惩罚失信行为。后者则是指政府本身首先要诚实守信,成为  相似文献   

18.
常锐  常永军 《长白学刊》2009,(3):151-152
诚信道德建设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要从推动传统诚信的现代转化、完善诚信的法律规范、注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诚信道德建设、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促进诚信文化的传播等方面着手,重筑我国“诚信长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示范者,在诚信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务诚信一旦缺失,势必误导、诱发、膨胀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缺失。政务失信加大了国家的政治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和道德成本,加据了信任危机、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了社会和谐、导致了道德滑坡。所以,要切实解决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入手,这本身既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同时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是应对诚信缺失的制度安排,当前也具备加快推进的基础条件。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应由社会诚信法律法规体系、社会诚信规章体系、社会诚信宣教制度体系构成。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应以个人诚信领域、商务诚信领域、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领域为重点,在方法途径上要放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大系统中去考量和谋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