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锡克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一个平等社会而形成的新型宗教.锡克教通过建立桑格特(Sangat,公共圣会)、旁格特(Pangat,共餐或免费公共餐堂)和入教仪式(洗礼)等宗教体制实践平等的教义,从而形成了一个没有种姓的锡克教社会.  相似文献   

2.
学者们对公共外交及其功能有着不同的认知.1943年至1953年,俄罗斯东正教会在苏联政府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实为“公共外交”的对外交流活动.苏联的历史经验表明,利用宗教开展公共外交,能为公共外交发起国提供合法性来源;跨国宗教与世俗国家之间并非是必然对抗的关系,跨国宗教能与世俗国家进行紧密的合作;宗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及宗教界人士在对外交往中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与区域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海外侨民及宗教信徒正成为一国公共外交体系中颇具特色的跨国社会资本,日益崛起的东南亚华人基督教为我们研究海外华人社会、地区新兴宗教、中国—东盟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相对于本土宗教,基督教在东南亚华人族群中的传播尤为迅速,已成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跨民族宗教和跨文化宗教代表。基督教社团不仅促进了华人内部的信仰传播和族群认同,而且推进了与海外基督教的跨国互动及社会凝聚,它在当前中国—东盟公共外交多维网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未来参与公共外交仍将受到地区信仰格局、政治社会环境、西方宗教势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与区域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海外侨民及宗教信徒正成为一国公共外交体系中颇具特色的跨国社会资本,日益崛起的东南亚华人基督教为我们研究海外华人社会、地区新兴宗教、中国—东盟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相对于本土宗教,基督教在东南亚华人族群中的传播尤为迅速,已成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跨民族宗教和跨文化宗教代表。基督教社团不仅促进了华人内部的信仰传播和族群认同,而且推进了与海外基督教的跨国互动及社会凝聚,它在当前中国—东盟公共外交多维网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未来参与公共外交仍将受到地区信仰格局、政治社会环境、西方宗教势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们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关系网络中。公民参与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中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日本公民馆促进了公民参与网络的构建,增加了民众间的社会资本,培育了公民的公共精神即平等精神、自治精神、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中,制度竞争经常被作为建立和保障市场的工具而加以讨论.后苏联地区(post-Soviet space)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案例:国际投资流入不断增加,同时缺少政策协调,造成一种各管辖主体之间制度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不过,在后苏联地区,制度的质量看起来还不高.本论文主要分析后苏联地区内各管辖主体就制度质量所展开的竞争的潜在影响,并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理性选择因素(经济不平等和学习效应)以及正式与非正式制度间的相互作用(对自由市场的理解,对公共权威的信任,深层次制度与浅层次制度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田伟 《德国研究》2021,36(1):59-77
在政教关系问题上,德国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友好型政教分离.这种模式确立了国家对宗教的"干涉禁止"和"认同禁止",但反对国家对宗教的"漠视诫命"和"行动禁令",其基本态度是既确保国家与宗教在制度上的分离,又允许甚至鼓励二者之间的"交互关注与合作".在法律原则上,友好型政教分离体现为国家对待宗教的"兼容开放型中立"和"供应的平等".在制度设计上,友好型政教分离落实为公立学校宗教课程、宗教公法团体制度等国家与宗教团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德国的友好型政教分离首先是历史的产物,但在今天,其证成来自对宗教自由基本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世俗性与现代性之间的相互关联主要发生在欧洲,二战之后欧洲加速进入世俗化过程,宗教观念日益淡化。然而,随着穆斯林移民与身处的欧洲基督教文化圈之间的宗教文化冲突增多,宗教日渐回归公共领域,成为显性的争议性政治话题,“宗教的复兴”使得经典世俗化理论遭到普遍质疑。本文的重点在于从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后世俗化社会概念的内涵出发,考察宗教与社会在欧洲的特殊关系,进而把握当下欧洲社会在文化和宗教多元化背景之下的时代特征,研判它是否已经进入后世俗化社会。  相似文献   

9.
朱明忠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1):93-108,156,157
同中国文化一样,印度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体系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印度文化历经风风雨雨,起伏跌宕,从未中断,一直延续至今。印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容和形式丰富而多彩。由于印度地处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人文发展背景,所以印度文化有着许多其他民族文化所没有的特点。印度文化有它的八大特点:一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统一体。印度自古就是一个多宗教、多种族、多种语言并存的国度,有一种"印度精神"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二是具有强大的融合和同化能力。三是信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四是重精神、轻物质的人生价值观。五是在思维方式上,追求永恒精神、崇尚内向直觉思维。六是由于宗教文化的影响,古代印度人不注重历史,历史观念淡薄。七是印度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等级分离制度,后来发展为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八是印度古代就发明了瑜伽术,后被各种宗教所吸纳,作为它们实现精神解脱的手段。现在,瑜伽术已演化为成一种修心养性、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风靡于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威胁,新加坡于2003年成立"宗教康复小组",该小组是从宗教角度去激进化的重要组织。"宗教康复小组"纠正被拘押者的极端宗教思想,帮助他们在释放后重回社会,也对广大穆斯林社区进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的公共教育,鼓励穆斯林青年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避免极端思想对社区的渗透。成立十几年来,"宗教康复小组"结合政府、高校、社会的力量,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击极端组织对伊斯兰经典的一系列扭曲和误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