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展 《民主》2007,(4):39-40
荀慧生从农村穷孩子成为京剧花衫泰斗和一代宗师,从文盲成为开创苟派艺术的大知识分子,这不能不说是举世罕见的一大奇迹。以前观众只知道《红娘》、《荀灌娘》、《大英杰烈》等……舞台上苟派的代表作;四大名旦中,没留下艺术纪录片的,仅此一人。看了电视连续剧《荀慧生》之后,对人们心灵.无疑是一次大震动.大惊喜!  相似文献   

2.
李平辉 《学理论》2010,(11):9-10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他于1919年在慕尼黑所做的《以政治为业》演讲是其政治思想的一次集中阐释。在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的国家观、政治观,提出了合法统治的三类型说,分析了官吏与政治家的角色差别,评析了官僚制。韦伯的这些政治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蔡永飞 《团结》2009,(1):21-22
多党合作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简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简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一。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路春 《学理论》2008,(1):90-91
朋友家里虽然简陋一些,窗子前摆放的几盆菊花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的朋友喜爱写写画画,交际很广。他屋里有几盆菊花点缀,顿然有了文雅的气氛。我说,老兄,你的屋子除了菊,恐怕没有值钱物了!他矜持一笑,含蓄地说,知我者,老弟也!他送给我一本据说某位官员的诗集,翻阅起来,满纸玑珠,豪情满怀。近一个时期,文学颇有坠入低谷之嫌,不但文学读物很少有人问津,就连鸿制巨著也难觅销路。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4,(10):42-42
第一次是1997年4月1日,主要是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进行。线路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98公里。  相似文献   

6.
魏晓波 《求知》2002,(4):28-29
当前,从中央决策机构到地方各级政府,为适应入世形势,提高农村收入,都大力倡导农业结构调整,这就对处在农业结构调整前沿的乡镇政府,提出了新的课题。即:乡镇如何发挥政府职能,才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经营方式下,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呢?为此,我们对蓟县杨津庄镇政府引导本镇农民进行调整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7.
《理论视野》2007,(11):64-64,F0003
《文汇报》2007年10月20日据新华社10月19日电所作的报道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这些新要求“新”在哪里?连日来,代表们在接受采访时,梳理归纳了新要求的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孟庆鹏 《团结》2005,(1):33-34
《上李鸿章书》———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孙中山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状态的志向。1894年,他在《上李鸿章书》(以下简称“上书”)中提出“富国四策”:“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冀望李鸿章“陶冶而收用之。”孙中山出生于一个普通乡间的平民家庭,深刻感受着社会底层平民百姓的疾苦,“平民情结”缠绕于胸。青年时期,孙中山懵懂着希望得到当权者的认同和荐举,实践自己改变苦难民族生存环境的愿望:出现一个能够改良时政的政府,采纳他“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具备,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  相似文献   

9.
袁礼辉 《学理论》2010,(5):107-108
《论语·学而第一》在《论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还指孔子一惯倡导的“仁学”。“有朋”也作“友朋”,指孔子门下志同道合的弟子,还可引申为与孔子思想有直接渊源的古圣先贤和后世对孔子思想深感兴趣而进行研读的人。“远方”,从空间上指横向的四面八方;从时间上指纵向的历史与未来。“君子”,是指孔子道德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0.
“天下文章一大抄”是贬词,也可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慨叹,像何满子先生分析的那般“我之所欲言.已出古人口;我之所欲书,已出古人手。”或许正因了此,顾炎武的祖父才说了“著书不如抄书”。当然,其意主要是不满于后人改窜前贤(历史)著作未获成功的书。古人著书使用别人的材料,不像今人那样指为剽窃,也用不着加注说明,《资治通鉴纲目》、《通鉴纪事本末》皆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来,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抄书”,但它们都自成一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作用和价值,难以替代,这就不能简单说成“著书不如抄书”。王春瑜…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05,(3):62-64
《光明日报》2005年2月22日报道说,陈奎元同志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编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的“代序”中指出:当前社会意识领域存在着两种迷信、两种教条主义。一种是空谈马克思主义而不懂得时代的发展变化,另一种是迷信西方发达国家反映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把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派的理论甚至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主张奉为教条。前一种教条主义的影响正日趋式微,而后一种教条主义的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及经济社会变革中的影响力正在上升。假如,我们忽视这种教条主义的危害,“全盘西化”的威胁就会向我们逼近,  相似文献   

12.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在《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5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式:自主式管理决策、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分散式的公众协商、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也为公共管理学者提供了一条研究公民参与的路径。中国在公共决策中如何吸纳公民参与,是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托马斯的模式可以作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联华 《学理论》2010,(14):81-82
德国哲学家、现象学之父胡塞尔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他从反叛心理主义开始,走上了一条企图复兴理性主义之路。胡塞尔现象学的宗旨是:为人们的生活,进而为生活之上的科学和形而上学奠定基础。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关键,是理解他对内在性的限定。在他那里,先验还原是本质还原的前提。但是,胡塞尔现象学所呼唤来的并不是理性主义的再生,而恰恰是理性主义的进一步衰弱,这一切都为胡塞尔哲学自身的被颠覆制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袁莉 《学理论》2009,(31):188-189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塑造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这一超人般的艺术形象,是作家的“自画像”,是一曲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马丁·伊登》,分析主人公马丁·伊登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杰克·伦敦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杨俏凡 《学理论》2010,(23):186-187
对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纯正明晰畅达,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坚实挺拔、刚健遒劲之骨架及文辞。“风骨”就是指既有挺拔遒劲刚健的文章结构,又有纯正精炼畅达的语言,从而使主观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明显是以“气”和“力”为主要特征的。  相似文献   

16.
从1935年《雷雨》被搬上话剧舞台,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雨》以及曹禺的其他剧作屡演不衰,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话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者。从家喻户晓的白杨、赵丹、张瑞芳等表演艺术家到目前话剧界新秀,谁没演过曹禺的剧本?他的剧是一首首长诗,带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征服了一辈又一辈观众。 曹禺集编、导、演于一身,是一位有丰厚戏剧修养学识贯通古今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马英九携带高额票数登上“总统”宝座,同时1月初国民党在立法院所取得的压倒性胜利使得马英九在处理对内与对外事务上更具有话语权,然而尽管如此.马英九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毫无疑问会受到内部与外部结构因素的制约,而认识这些结构性的制约因素对于认识两岸之间的后续政治发展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8.
好名     
好名曹金兴宋代李,“苏门六君子”中的小阿弟。他在《师友谈纪》一书中说,自己少时急进好名,曾三次献书公车。捷径没走成,但好名急进之心不改,“复多游巨公之门。”年长他一辈的苏东坡直言相告:“如子之才,自当不没,要当循分,不可躁求。王公之门,何必时曳裾也...  相似文献   

19.
边群 《理论视野》2007,(5):64-64,F0003
防范权贵资本祸害 《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13期刊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的文章说,今年是东亚金融危机10周年。对于这场劫难,值得汲取的教训甚多,但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看,最应该提及的当数权贵资本的危害。其主要特点是:裙带严重、以权谋私、官商勾结、集体腐败。  相似文献   

20.
杨敏 《学理论》2010,(23):183-185
“宗经”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根本思想。刘勰“宗经”的主旨在于论文,而具体落实在“正体”这一问题上,这一过程则是通过“体要”这一范畴来统贯的。基于此,试从体式、体貌、体性、宗经与通变几个方面论述刘勰通过“宗经”来“正体”的主旨,认为刘勰“宗经”的文学思想不是空洞的复古,更不是托圣人以自显,“正体”是“宗经”观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