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塘约村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我在那里出生长大,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1992年,为了照顾家庭,我回乡创业,家里的日子慢慢变好。70多岁的父亲经常对我说:"你别老是想着挣钱,用你的精力为大家做点有意义的事。一个村子就像一栋房子,要有几根柱子撑着。"父亲的话让我深深思考:把自家日子过好了是本分,团结大家一起把日子红火起来是使命。带着这一追求,2000年,我参加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省里的同行曾经调侃我"拿奖拿到手软"。确实我曾经获得了很多的奖。我只是一名市级专科医院的小儿外科医生,但经过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我出生于苏北农村,小学没毕业就失去了父亲,从此过上了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失去父亲后的苦难,锻炼了我坚毅的性格。初中以后,似乎突然顿悟,看到了读书、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了班上的尖子生,并顺利进入高中。在读高中之前从没学过英语的我,凭着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一年后,英语成绩跃居年级第一,各项总成绩也名列前茅,并于1983年顺利考上了徐州医学院。  相似文献   

3.
坚定前行     
<正>刚刚出生8个月,一场高烧导致了儿麻,我一生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小时候父亲常对我说:"腿坏了,心不能死!咱得在学习、生活上超过别人,以后的生活才有希望。"从入学的第二天直到毕业,父亲再未与我同行,他让我一个人一路摔跤地走,即使是风雪交加的寒冬。学校毕业后,应聘屡次碰壁,人家的理由只有一个——我残疾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应邀参加一个革命老区创作题材研讨会,才从一位参加过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土资料征集工作的文友那儿知道,在陵园烈士纪念堂大厅,悬挂着我父亲的遗像。除一散会即请这位文友作向导,马上奔赴那里瞻仰以外,并到陵园所在的县政协挂职副主席,整整六年。挂职结束之后,每年清明,我仍要去陵园一趟。因为这些缘故,使生来未见父亲的我,对父亲的了解日渐多了,深了。父亲曹振亚,原名树楠,字蕴青。1923年上季,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今武汉第十四中学),同年考入湖北公立法政大学。1925年,由陈潭秋(陈比我父亲年长九岁,他早于我父亲在省一中求学,并在我父亲就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李默庵将军诞辰100周年,回想我家几代人曾与他交往的经历,我更加缅怀这位老前辈。李默庵将军是湖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血战沙场几十年,战功卓著,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位著名的爱国人士。由于我的叔祖父段霖茂(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在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所辖的第九十八军任军长,我的二姨父杜心如(黄埔一期毕业)亦是湖南人,因此,我的父亲段德峻(后更名德怀,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毕业)在抗日战争期间便与李默庵将军相识,称他为叔叔。后来,我父亲回安徽地方工作,从此,我致)在我的求…  相似文献   

6.
侯松平 《黄埔》2013,(3):9-10
由于我的父亲侯炳垚先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我——便与黄埔有了"血缘",一辈子与黄埔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埔精神是什么?我从父亲身上看到了她的核心——爱国。因为爱国,在全国抗战烽火连天的1938年,为抗击日寇,正在洛阳读高中的父亲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父亲毕业后跟随部队在抗日战场上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我看黄埔精神,真了不起!为了国家,她可  相似文献   

7.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8,(3)
今年,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胜利60周年。我的父亲曾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的战役,生前,他曾不止一次地向我讲述过这段历史。我的父亲阎树棠,字荫庭.1909年8月生,河北省保定市人,回族,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兵站班毕业。抗日战争初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原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第二十七师军械处少校主任、兵站站长。第二集团军系孙连仲部,名义上有两个军,是第  相似文献   

9.
几天前我过生日,父亲打来电话祝我生日快乐。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竟然像母亲那样在电话那端絮叨了半天。末了,母亲拿过电话对我说,周日就是你父亲六十岁生日了,家里准备给他操办一下,如果不忙的话,你就回一趟家,让父亲高兴高兴。  相似文献   

10.
母亲     
<正> 母亲,你想我吗?我好想你啊!我们相隔已经一年了。一年中你卧于家乡的墓地,终与父亲遥遥相对,凄凄相守。想来四季已过,你墓地上青草渐已长成了吧?但愿萋萋青草能为你遮身。每每想你的时候。我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母亲,当你怀我时,奶奶和父亲期待的我是个壮硕如牛的男丁。可是,我是个女儿。从此,父亲很失望。我哭个不停,父  相似文献   

11.
父亲叫刘本祥,在部队时叫刘炳祥.在国民党的军官档案里,应该可以查到我父亲的名字.父亲生于1909年,如果活到现在应是106岁.要是父亲还活着就好了,他有可能会领到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我写过一篇《母亲的奖章》,记述的是母亲当县里劳动模范的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该写一写父亲的纪念章了.父亲是一位抗战老兵.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的子女不提起他,恐怕没人会记得我们的父亲了. 以前,我从没想过要写父亲.父亲1960年去世时,我还不满9周岁.父亲生前,我跟他没什么交流,父亲留给我的印象不是很深.因为我们父子年龄差距较大,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儿.  相似文献   

12.
我曾远行     
第一次决定告别家门,是在九年前的一个下雨天。当时父亲正穿着雨衣,拿着农具从地里回来,我心里不由得难过起来,轻轻地走到父亲身边,小声对父亲说:“爸,听说劳动局正在为北京的一家保安公司招聘保安,我想去试一试。”父亲过了许久才点头同意。北上的列车风驰电掣带着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我的眼睛模糊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7,(1)
正我父亲叫曾瑞聪,现年96岁,广东揭阳人(现广东揭西县五经富镇)。1939年广东沦陷,高中毕业在家乡教书的父亲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而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广州)17期通讯科。1941年毕业后分配在成都部队,后调到川东师管区。1949年随部队在四川渠县起义,部队整编为第四野战军50军独立师。因母亲岳用仙是成都人,父亲起义后一直在成都生活。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1956年,母亲在成都市幼教培训班毕业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08,(6):54-55
代替爸爸撑起这个家,是对父亲的最好回报。2008年5月18日,谭君子作为5·12地震灾难中英雄谭千秋的女儿参加《爱的奉献》赈灾晚会,表情平静得令人不忍,"过两年我就毕业了,会代替父亲来养这个家。"只是没有人留意到在众人合唱时,她已伤痛得无法开口。  相似文献   

15.
任廷苏 《前进论坛》2014,(11):44-45
<正>今年是我的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可是父亲在我心里不曾有一天离开过。他兴奋时的笑容,思考时的凝重,时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他宣讲时洪亮的声音,诵书时那抑扬顿挫的腔调,不时在我的耳边响起,每每让我热泪盈眶。小的时候父亲就是我心中的偶像。那时的  相似文献   

16.
五岁的记忆     
高平 《北京观察》2016,(11):68-71
正我的父亲是在北平朝阳大学学法律的,毕业后回老家山东工作,先是在峄县当"承审",大概是审判员之类的职务,后来调到高苑县当看守所所长。父亲是带着家眷的,包括我的母亲、哥哥和妹妹,还有我。我四五岁时就生活在高苑。这里所写的事,有的也可能发生在我四岁的时候,因为记不准,就都归入五岁  相似文献   

17.
<正>那天回到家后,已是晚上7点多钟。家里却没有一个人,饭菜都留在厨房里,两双筷子和两只碗放在盆里,想必父母已吃过饭了,可他们到哪去了呢?拨通父亲的电话,一段悠扬的歌声从电话那头传来,父亲大声地喊:"我在侨乡广场跳舞呢!"随即就挂断了。跳舞?在我印象中,一向不好动的父亲怎么会去跳舞?吃过晚饭,我来到容县侨乡广场,发现一大群热舞者跳得不亦乐乎。人群中,我看到父亲正与母亲很投入地跳拉丁舞。他们的动作虽然有些生硬,但是跟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父亲李善勋,1914年出生,黄埔军校第十五期毕业。原任傅作义第十六军少将副参谋长,1949年1月随军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五军任军后勤部副部长。2010年11月1日去世,享年96岁。至死不渝的黄埔情结父亲生长在苏北农村,祖辈种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出生在台南县大内乡偏僻的二重溪农村。在悠长的记忆里,幼年亲历过的一件事情却是至今都无法忘记的,成为了心中永远的记忆。记得那还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同村人李妈兜、杨荣山两人经常会在我家与我父亲一起喝茶聊天,而且还经常穿着红裤子,幼小的我就会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他们穿着红裤子?父亲告诉我,他们是"あか"(音译"阿卡",日语"赤",此处特指"共产党"),1928年他们遭到了日本宪兵的追捕,在我父亲的帮  相似文献   

20.
<正>月光如水,夜空静谧,平时很少做梦的我,最近总是梦见父亲,他慈爱的面容,谆谆之教诲,点点滴滴,萦绕我怀。不知不觉,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了。也就是像这样一个宁静的冬日,父亲安详地走了。他走得坦然,是那么地正如他的一生,坦荡做人,坦荡做事。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东奔西走,忙忙碌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父亲又是不平凡的,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血雨腥风,打过仗,立过功;他投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