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314"总体部署,为重庆新阶段发展导航定向。重庆直辖十周年前夕,国务院确立重庆市为全国首个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对重庆寄予了在西部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厚望,也给重庆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交通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脉,重庆要不辱使命,必须加大交通发展力度,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严峻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具有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特征的直辖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求突破.重庆市委、市政府把形成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新格局作为很长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丁洪 《重庆行政》2007,(4):21-23
直辖10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了"314"定向导航,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1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决定,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重庆。重庆进入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河流 《重庆行政》2011,(5):57-58
2007年,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道难题。笔者以江津区为例,积极探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实践。作为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江津区地处重庆西南长江之滨,距重庆主城42公里,  相似文献   

5.
唐军 《重庆行政》2011,13(1):105-107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严峻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具有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特征的直辖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加强立法探索 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元文 《新重庆》2007,(6):19-19
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把重庆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构想.是深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实现重庆新的振兴的重大举措。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如何进行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立法探索.我认为.重点在于抓住“三个统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简真瑜 《新重庆》2007,(8):11-13
在直辖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新阶段的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指出把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立足商委自身工作职能,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着眼城乡统筹,加快建设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书记的讲话,对做好新阶段重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为重庆导航定向,是做好新阶段重庆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11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重庆发展由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为新世纪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成为了引领重庆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纲。2008年12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在我市考察时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解决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促进城乡讲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把重庆建设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尤其是要把重庆建设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一重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具有省级行政构架且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中央直辖市,如何创新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体制机制,成功破解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直辖以来,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这个改革包括了"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命题。  相似文献   

13.
加快和谐重庆建设步伐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在全国转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中,如何结合重庆特殊市情,谋划好未来的发展,调动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热情,完成好中央赋予的神圣使命,是重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今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提出: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给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的重庆,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刘婷 《公民导刊》2011,(1):236-239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世世代代的巴渝儿女饱尝出行难之苦,走出大山,拥抱更为广阔的天地,成为了千百年的梦想。近年来,为推动重庆全面快速发展,重庆市委市政府抓住直辖、三峡库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城乡统筹直辖市建设等历史机遇,把交通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启动了"畅通重庆"建设工程。丰都人民也敢为人先,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畅通丰都"建设中来。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丰都,聚焦到闻名天下的"鬼城"之地……  相似文献   

15.
重庆直辖市具有独特而又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大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作为全国首个具有标本性意义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统筹城乡无疑需要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全市功能区域划分和区县功能定位,全面推动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易小光 《中国发展》2008,8(4):99-104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该文在全方位分析重庆市情的基础上,为重庆农村改革作出规划设计,并提出一系列建议以促进重庆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开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  相似文献   

18.
实现城乡警务均衡发展,既是公安机关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主动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新诉求、新期盼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安机关助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应有作为。推进城乡警务均衡发展,关键要实现警务管理模式转型,在此基础上还要准确把握"三个关系"、构建"三个体系",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的十二个理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攻 《重庆行政》2007,(5):11-12
一、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种理解提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和国家在总结改革开放治同理政经验基础上,全面把握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探索全面、协调和科学发展新路径的重大举措。它的第一要义是"改革一试验",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任务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最终目标是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和规律。因此,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肩负中央赋予重庆的新使命。二、"统筹城乡"与"城乡统筹"无论是"统筹城乡"还是"城乡统筹"都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话语。然而,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和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却鲜有人去深究。"统筹"是一个动词词组,本义指做全面的或全局性的谋划;它的引申义既指一种理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8月1日,《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重庆户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目标是在十年内让一千万农民转户进城。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对全国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改革突破和有益尝试;对重庆而言,是建设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举措;对群众而言,是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公平的有力杠杆。启动全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既是重庆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户籍改革全面启动第二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率队调研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调研组指出,这项工作在全国是首创,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