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丹诺终于下定决心,双手伸向面前的桃花心木桌子,撑起身体,站了起来。"欧文·斯通给他写的传记里,以这样一个动作的素描为开头。这个人是被称作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律师的克莱伦斯·丹诺,他作出的决定就是放弃作为一个杰出法律工作者成为富人的机会,终身为他心目中的穷人、被压迫者、被欺凌和损害的人辩护,而且他幸运地做到了。从他的敏感心灵来看,丹诺似乎更应该成为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律师,小时候家人给了他一只小鸡饲养,他把小鸡当成宠物,有一天他回家发现他的宠物成为晚餐的一道菜,他流着泪跑开,从此以后的75年丹诺都拒绝吃鸡肉,一口都不吃。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成就、伟大创新与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基础上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对30多年来我们党开创和推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制度成就的全面总结。这意味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不仅开辟了一条道路,创立了一个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一项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30年奋斗的实践结晶和历史成就,是中国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突出贡献和伟大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继续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7):13-13
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最伟大的皇帝》,讲述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历史上的853个帝王,只有两个皇帝的改革力度最大,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隋文帝,但他们认为: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相似文献   

4.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6):70-71
与其坐而论道,莫如起而行之。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乏那种碎碎念的人,缺的实乃具体行动者。只要有行动,多少都会有所改变。这是一个社会发展愈来愈显生机的源头活水。诸多"小人物"的陆续出场,给2011年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增添了几许亮色。这里的"小"是相较于那些掌握决策权、话语权的明星显贵、社会贤达而言。小人物们除了吃喝不愁外,多半是什么资源也不掌握的普通公民,在日常公共生活中,他们往往流于从属被动,特别是传统社会格局中,精英  相似文献   

5.
列宁总结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阐明了工人阶级以改良的渐进的行动方式推进社会革命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习近平以一种大历史观,总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社会革命实践,提出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系列论述,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总结与继承列宁的宝贵思想遗产,深入理解和阐明习近平有关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改革开放伟大革命进行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科学地制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战略目标;从战略高度对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成功探索出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提出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时代即邓小平时代。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30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使之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看,尽管有着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因而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分析和把握上,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西方需要调整自己,拓宽理论视野,以适应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徐觉哉研究员,请他就国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民主政治、中国模式及"北京共识"等问题的争论,给大家介绍一些信息。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8.
石勇 《南风窗》2013,(2):36-38
中国社保正处于把"双轨制"并轨,实现基本保障制度的统一等改革的前夜。社保制度的并轨改革,是一次从制度上对人们的社会整合。它能走多远,将折射出中国的深化改革能走多远。一个国家如果说开始变得富强了,至少得有两个指标:对外能保护自己;对内,能给社会、国民建立一道生活安全线。这道安全线,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中国社保制度的各种不公平,养老金"亏空"的风险,以及人们对养老没  相似文献   

9.
马国川 《南风窗》2011,(17):50-53
改革开放30年给人们带来实际利益,中国人民实现了"小康",过上了"好生活"。将来还要缔造一个好社会。好社会不仅仅是每个人都要有富足的生活,还包括每个人都真正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个人权利需要制度来维护来保障。再简单一点说,好社会就是法治保障人民享有好生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南方朔 《南风窗》2012,(9):95-95
有权力者虽然都会败坏,各国对败坏的容许程度却不相同,进步的国家由于制度及文化良好,有权力的人即使想做大坏事也不可能,官僚机构不会给他机会,他做了坏事,法律及社会也会把他抓出来。权力使人败坏的程度,乃是对一个国家及社会最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她在我们党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新的伟大的里程碑。 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个报告,主题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梦,从社会主义角度解读是个不可或缺的视角。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提供了现实的新起点,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在近百年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他的名字和成就将永远载入史册,为中国人所怀念。正是由于他晚年能够及时地果断地总结四十年失败的教训,坚决地实行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鲜明地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国际社会主流应对危机的思路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把环境破坏成本纳入市场以及碳排放贸易来解决问题。福斯特将这种主张称为"市场拜物教",指出"市场拜物教"归根到底是要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解决生态危机,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福斯特对"市场拜物教"的批判对市场经济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他启示我们要不断地创新观念和体制机制,不断地在利用市场的正面作用和限制其负面影响上寻找平衡点,不断探索使经济活动适应环境规律,使社会尽快走上经济与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发展和不朽文献,无疑是现代人类社会最光辉的思想之一。她的诞生,不但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无比辉煌的业绩。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引下,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长河眷恋十月的堤岸。翻阅中国十月的历史年表,三件备受瞩目的事件赫然蹦出:开国大典、抗美援朝、长征凯旋。这几个名词,与中国的命运牢牢相系,是那个时代的印记,也是令每个国人骄傲与振奋的、由中国人自己谱写的十月的浩然篇章。国防军事频道十月献礼,将全方位讲述一个新国家波澜壮阔的伟大诞生历程,同时首次揭开隐藏在这段历史背后的一个个悬谜。1949年10月: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国人,无论过了多少年,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声音。“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相似文献   

17.
石勇 《南风窗》2013,(20):42-44
今天的中国政治、社会结构,可以给年轻人受挫的世俗化理想,以及更年长一些的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想象以一个什么样的出口呢?一个人要彻底弄死他的自我的话,是绝对不可能的—理想也是如此。但在今天,说到"理想",已然是一种社会隐痛了。这正暗示了某种秘密:"理想"在今天的命运,大概就是无数年轻人—无论他是大学生、白领、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公务员—以及这个社会的命运,反之亦然。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的"理想",它所指向的现实,还有未来,似乎隐含着某种玄机。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24)
正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孙中山先生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且他坚信中国强盛起来以后,"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很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正>导言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形式上的]自由劳动力之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劳动力在形式上是自由的,但实质上并不自由。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多数人被剥夺了生产资料,他们除了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即资本家阶级,没有其他的办法生存下去。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同时占有工人在社会化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随后成为资本进一步积累的基础。其后果便是收入和社  相似文献   

20.
辛鸣 《南风窗》2012,(24):32-34
十八大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过去的成就已经化为了脚下"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起跑线。十八大报告的创新之处贯穿始终,我们仅列举以下几个方面以冀"窥一斑而知全豹"。十八大报告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总结与相承,又是面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改革之作、发展之作、创新之作,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创新精神。十八大报告的创新之处贯穿始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