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中文理分科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2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20个教育重大关键问题”清单.继续公开向社会征求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焦点话题.更是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刘艳卓 《世纪桥》2010,(9):114-116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在内的4个方面20个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为了进一步了解普通高中生对文理分科的看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这一问题对高中生的影响,在200名高中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新课改背景下,解决文理分科问题的基础问题在于高考制度的变革;(2)文理分科设置的合理性与否学生多持肯定态度;(3)如何妥善解决文理分科与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生、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3.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近日在《科学时报》上撰文认为,高中文理分科会影响国民素质。第一,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近日在《科学时报》上撰文认为,高中文理分科会影响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现在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这是深谋远虑的。一个人不学习。就很难成长进步;一个民族不学习.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政党不学习,就很难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也很重视学习,《论语》中有着许多关于学习的论述.其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说,夜者。日之余,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光。夜深人静,读着《论语》,思考为学的问题。真是另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6.
八宝镇是祁连县的多民族聚居镇,全镇1.3万农业人口中有回、汉、藏、蒙、撒拉、东乡等8个民族,该镇历届领导都把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八宝镇工作,不重视民族工作,不研究民族问题.不搞好民族团结,就不是称职的干部”已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汪连天 《学习月刊》2014,(15):50-52
理论宣讲不仅需要“照本宣科”.这里的“照本宣科”是指中央、省委的精神必须通过严谨的、原原本本的宣讲灌输给听众。但问题的关键是,理论学习的关键要义是学立场,学观点,学方法。就理论宣讲和理论灌输的角度看.从浩瀚的理论中提炼出鲜活而又科学的观点是实现有效灌输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 《理论导报》2012,(11):1-F0002
九江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56年,1979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50多年的薪火传承,三中逐渐形成了“文理并重、体艺双馨”的办学特色。特别近年来.学校以“拼搏进取,不甘落后;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三中精神为引领,以“以人为本、刚柔相济、兼容和合、诚正仁爱”为管理理念,明确“沟通是基础、服务是根本、激励是重点、引领是关键”的管理要诀,深入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各项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学风与信念     
张全新 《发展论坛》2000,(10):21-22
一、学风是“讲学习”的头等重要问题 1.从“学习”的内在含义上看。“学习”中的“学”和“习”,本身就带有“知”与“行”的含义。“知”与“行”的问题,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可见知和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毛泽东同志紧紧抓住这个命题,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总之,学与习,本身就是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问题。这恰恰成为解决学风问题要处理好的关系。   2.从学习的目的来看。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07,(9):1-1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和大学师生的见面会上,引用古希腊“七贤”之一泰勒斯的哲言寄语全体师生:“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民族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在注目国际关系时,应该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当今世界的现实表明.主权同家的民族问题不仅广泛存在.而且无个间接或直接对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甚至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关系应当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苗先,民族问题是一个带育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世界大约四娜多个主权国家,除朝鲜,乌拉圭,埃及等为数不多单一民族国家外.绝大多数属于多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少则2至3个民族、多则10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  相似文献   

12.
“全民信教”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民族理论教材和民族理论教育之中。例如,谈到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特征中的民族性时.认为我国大多数民族信仰宗教,有的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一个民族一旦接受了某种宗教,宗教就会走进该民族的生活,影响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伦理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据一定时期的民族理论特别是宗教问题专题的教学实践,笔者产生了这样一些粗浅体会;如果不加以一定的时间及其他条件的限制,笼统地使用“全民信教”这个概念,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特点·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时期宗…  相似文献   

13.
叶雷 《奋斗》2008,(7):61-61
“我敢保证.只要读完本书里的10篇文章.随便哪10篇都行.你都会获益匪浅.你将不再满足于现状,不再对工作敷衍了事.不再被一切琐事束缚”。  相似文献   

14.
后民族时代的世界政治——哈贝马斯的全球政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江 《新视野》2002,(5):72-74
全球化问题讨论的核心是全球化同本土化的紧张关系,对其不同的解释,形成了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对立。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人物的哈贝马斯综合自由主义和本土化的理论,提出了后民族国家的世界政治建构。民族国家的衰落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是与现代国家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哈贝马斯追溯了民族观念的发展。首先,哈贝马斯在词源上考察了古罗马的经典用法,在拉丁文中,“nation”以及“gens”,是与“civitas”相对立的概念。就其原意,民族的概念是指一些具有共同语言、共同风俗和习惯的共同体。在中世纪,民族显然…  相似文献   

15.
王子康 《先锋队》2013,(12):28-29
“你还在为不知道怎么办事发愁吗?你知道办一个证件需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办事受了气找谁诉说吗?你知道遇到吃拿卡要的现象找谁投诉吗?”如今,对于襄汾县的50万群众来说,这些担忧都不再是问题。只要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www.xfqfdt.gov.cn或在百度搜索“襄汾清风丁陶”,就可以登录襄汾县“清风丁陶”政务服务平台。它是襄汾县为百姓搭建的网络问政服务平台,为全县的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王有星 《实践》2008,(6):16-17
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理论,使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受到很大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们党进行了政治、思想和组织等方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否定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理论。邓小平在1979年就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7.
算你狠     
樟树 《党员文摘》2008,(12):43-43
在加拿大女儿家里.家里的经济、家务,女儿的话差不多近乎于指示.这是洋女婿甘心情愿接受的.他笑谈为“她是我的老板”。涉及政治和文化,则是“一家两制”各自表述。这不,家里的电视,楼下那台有不少中文频道,女儿《大明王朝》连续剧看得津津有味。楼上,我的洋女婿,一个加拿大土生土长学建筑的老外,则看着他的英语节目。我这个洋女婿除了对自己民族自信以外。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一句“冷热酸甜,想吃就吃”的广告语,打动了国人的心.让国人认识了“冷酸灵”。10年来,面对“高露洁”、“佳洁士”、“宝洁”等世界品牌强敌的围追堵截,“冷酸灵”无畏无惧.与“狼”共舞,以占国内牙膏市场7%的份额,成为中国民族牙膏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就民族工作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与落实和谐民族观,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落实和谐民族观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创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民族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2,(24):44-44
本期推出著名版画家赵宗藻的水印木刻作品《田间》(又名《田间托儿站》)。作品创作于1958年,规格17.4cm×13.2cm,曾入选莱比锡世界版画比赛。鲁迅曾提出“用西方的技法,发扬中国民族的文化”,赵宗藻就是中国民间民族风味版画的领路人之一.他说:“我的画一定要对人民有益,对老百姓有所鼓舞。好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