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正>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定位要求,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调研感觉到我市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志刚 《群众》2021,(5):65-6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省委将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作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主抓手,基于省情特征和对新时期发展的总体判断,率先提出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省。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低碳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受到各国高度重视,成为新的国际竞争焦点。在我市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现就低碳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3,(7):24-25
<正>制定改善水生态环境长期规划〉完善水环境管理机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引滦工程水源地保护当前,我市水生态环境存在水资源严重匮乏、入境水质少而差、本地河流污染严重、水环境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污水处理能力尚需完善等问题。为改善我市水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如下建议:1、制定改善水生态环境长期规划。我市定位生态宜居城市,水生态环境是最为突出的制约瓶颈。以改善水环境为核心,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实施开源节流和实施水体污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2%,跻身全国最绿省区前三强;森林总蓄积量达8亿立方米以上、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均居全国前列;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西地表淡水、空气质量在全国也居一流水平……这一切源于我区上下齐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同时统筹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守住雄厚的"绿色家底",把广西建设成为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6.
<正>总的来看,在"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和全市河道整治管理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市政公用局、城管局和河道整治指挥部明确任务、分解目标、扎实工作,城区河道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市又提出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市的宏伟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考虑我市水系水网、水资源结构、水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部署,而河道综合整治作为水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河道整治讲几点意见。(一)加快推进水系工程建设。一是科学实施截污治污。重点解决城市污水处理负荷过重  相似文献   

7.
刘庆华 《天津人大》2010,(11):15-15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于11月5日为人大代表举办专题报告会,听取了副市长只升华所作的“关于我市大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奋战300天,实现城乡面貌的新变化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明军、李润兰,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各区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共450人出席报告会。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世新主持报告会。  相似文献   

8.
建设绿色北京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有利于将北京建成中国的首善之区、文化名城、创造之都、宜居城市.并有利于引领和推动人文中国、科技中国和绿色中国建设.要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提出10条措施,主要内容是:建设绿色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环境治理步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制定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颁布北京市生态文明公约;提倡绿色消费;推进社区环境建设;将绿色北京建设与绿色中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北京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天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尤其注重做好"水文章",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本人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受到很大启发,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建议。一、加强城乡河湖水系沟通,创造人水和谐典范近年来,天津市河湖水系沟通和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15,(11)
<正>中小城市是城镇化进程中吸纳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如何有效规避和克服国内不少城市存在的"城市病",构建生态优美、舒适宜居、文明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永济市自2011年以来,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西省园林城市",并连续17年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称号,为全市提供了镜鉴。一、高屋建瓴,长远谋虑,为"宜居永济"设计路线、擘画蓝图永济市紧紧依托山水资源丰富、生态基础良好,  相似文献   

11.
求解宁杭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公约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2017,(8)
<正>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打造长三角新增长极已成江浙两省共识。当前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面临发展路径选择、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协同推进等三个共性课题,亟待围绕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协同共赢、民生幸福四个目标,统筹空间约束、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和宜居城市打造,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面临三大挑战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是长三角经济先发地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重要示范,其牵涉范围广、发  相似文献   

12.
大连生态城市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主线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连市在全国率先进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获得了"全球环境500佳"等一系列殊荣.认真研究大连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对策,对推进大连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2月25日)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林业发展步伐,促进泉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进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就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泉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加快生态水域建设是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然选择和现实举措。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重任在肩、责无旁贷,理应主动思考、积极作为。为了更好地从法治层面为生态水域建设和近海水域污染治理提供有力保障,2014年1月,晋江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决定将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水域建设的议案》确定为大会议案,并就加快推进生态水域建设作出本届任期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1,(1):257
奉节县西部新区位于县城西部,是市政府批准的县城规划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按照"现代宜居城市"和"未来奉节城市中心"定位,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建设集生态、旅游、休闲、居住为一体的新城区。该新区建设总投资约90亿元,分三步建设,到2011年,初步形成城市主体骨架;到2016年,形成西部新区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宜居城市,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当前,连云港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迫切需要打造与重要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以广泛汇聚发展要素。为此建议:一、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实施规划引领。以城市总规修编为契机,从规划层面为宜居城市建设预留充分空间,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宜居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早在2004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宜居城市。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十三五"时期,北京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宜居"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本质要求,也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一、北京的宜居水平较低自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成府发[2013]8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3年4月28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西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全面提升物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物流业在我市全面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依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重庆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重庆",改善民生。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明晰责任。生态文明的内涵极其广泛和复杂,任务繁重,涉及方方面面,推进难度极大,唯有举众人之力,才能逐步推  相似文献   

20.
<正>津政办发[2015]7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解决当前我市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我市水安全,加快推进美丽天津建设,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