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徐珣 《政府法制》2012,(2):44-44
戴笠原名戴春风.1896年出生于浙江江山,生活一直穷困潦倒。年轻时,他请一个人称“神算子”的算命先生看相,算命先生说他“八字属双凤朝阳格,但因缺水,故早年命运蹉跎。仕途难登”。戴春风深信不疑,因而更名为“戴笠”,意为雨中戴笠的农夫,这样水就充沛了。  相似文献   

2.
虎林 《法制与经济》2001,(12):59-60,45-47
1921年5月18日,在四川省崇庆县城的小东街,一个幼小的生命呱呱坠地。20多年后,她就是令蒋介石震怒,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大失颜面的红岩英雄张露萍!  相似文献   

3.
高龙 《法治纵横》2011,(5):66-69
李霞卿参演的的第一部电影《玉洁冰清》上映后一炮打晌.在上海引起了轰动。影星胡蝶都在电台评论时对她赞叹不已:“上海人大饱眼福。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了!”当时她才十四岁。在中学读书,  相似文献   

4.
东方明 《检察风云》2014,(10):78-80
抗战时期,军统局首脑戴笠在陪都重庆伙同孔祥熙、杜月笙等政要权贵,大发国难财。1945年秋,日本投降伊始,戴笠即指派大批军统特务分赴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抓捕汉奸,清查敌产。这些特务以“抗战功臣”自居,与国民党政权其他机构的接收官员互相勾结,趁机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社会舆论因此将“接收”戏称为“劫收”。这一拆迁索贿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5.
1971年秋,林彪命归大漠。蒋经国向蒋介石报告说发现了一份关于林彪的档案,是戴笠在西安与林彪那次秘密谈话的书面资料,但已经在绝密档案中尘封了几十年,蒋介石戴着花镜仔细地看完这份记录后,面色发青,双手颤抖不已,连连叹息道:“雨农(戴笠字)误我大事啊!”  相似文献   

6.
在军统诸多奸雄中,郑介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人物。他资历较深,跟随蒋介石多年,从军统的前身复兴社创建时起,就一直作为戴笠的副手从事特务系统的领导工作。戴笠死后,郑介民曾被蒋介石任命为军统代局长和保密局局长,成为头号角色,显赫一时。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官员一样,郑介民也很爱财,但  相似文献   

7.
陈达萌 《政府法制》2012,(15):25-25
毛人凤,国民党蒋介石时期著名四大特务之一,被称为军统的笑面阎罗,蒋介石的杀人机器。他是戴笠坠机后军统头把交椅的接班人,后任台湾保密局局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进入军统工作时,已经40岁了。他只用了13年时间,便从一个普通的县城科员一步步爬上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局长的宝座。这对讲究资历的特工职业来说,可谓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8.
张蓬云 《政府法制》2013,(29):29-29
戴笠刚在蒋介石身边做事的时候,被老蒋看不起。既不派他事做,也不称他全名,只是叫他“乡下来的,去买包香烟”,“乡下来的,去把茶倒满”。如果一般人碰上这种待遇,早就受不了啦,但戴笠是怎么做的呢?他非但不争,还引以为荣。对别人说:“蒋校长(那时蒋是黄埔军校校长)这样叫我,是种亲热。叫我雨农的话,反倒见外了.”  相似文献   

9.
贵族的芝麻     
《政府法制》2011,(33):43-43
满清皇朝,开国功臣们得到了丰富的赏赐,子孙们由此好逸恶劳,一代一代地败落家业。  相似文献   

10.
赞美夏天     
秦中谦 《江淮法治》2011,(15):63-63
夏日的清晨。常被窗外不知名的小鸟从酣梦中惊醒。睁眼一望,旭日还未东升,远处有淡淡的雾霭在轻轻浮动。纤纤的芳草上,静静地流转着无数晶莹的露珠。踏露而行,映入眼里的或清绿,或墨绿,都完全脱了鹅黄的底子.是这般的葱茏和葳蕤着,不再浅薄、不再稚嫩.把她朝气的层次极尽展现,给人一种无限的生命力。远望戴笠荷锄走动的农夫,别有一番韵味,一幅美妙的山水人物风景画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太白县太白中学是一所县属高级中学,创建于1958年,经历了初创开拓、文革停滞、拨乱反正、复苏发展、改革创新的风雨历程。五十三年的春华秋实,半个世纪的薪火传承,一代又一代太中教育人辛勤劳作、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培养了无数的莘莘学子,服务于华夏大地,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郝铁川编者按: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方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开始逐渐影响中国,结束了传统注释律学在我国法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用新观念、新方法,从新的角度研究法理、法史和部门法的新法学。一代又一代的前辈学者紧密关注我国法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笑城山西万荣,位于山西省境内,运城地区西北,黄河东岸,县城总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6万余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台状黄土高原,西部为黄土谷地,全县由于地势较高,水源奇缺,素有“千万泉”之说。为了解决吃水问题,一代一代的万荣人从开挖高潮池、引水下山、打深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寻水工程,才使得县城群众的生产生活缺水矛盾有了缓解。  相似文献   

14.
《检察纵横》2012,(4):50-53
“学习甫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雷锋,这个名字,50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3月5日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辽宁省各级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以教育促实践,举办了形式各异的学习雷锋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凌华 《经济与法》2002,(10):30-3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古老的文明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漫漫五千年中,有多少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中国特色的传统产品更加彰显了我国如此灿烂的文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些标识商品鲜明特色的地域名称便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一片蒋天下,半壁在黄埔。曾位高职显的蒋氏门生,在寡廉鲜耻的权力场,却终归逃不了棋子的命运:“特工王”戴笠机毁人亡,“中原王”汤恩伯、“西北王”胡宗南最终潦倒落魄,而备受恩宠的陈诚也不得善终……本文以详实的一手资料,揭开了“天子门生”起落沉浮的幕后新闻。  相似文献   

17.
高铭暄坚持认为刑法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名不能类推.只能由法律条文明确规定、这一原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最终被1997年修订的《刑法》所采纳,成为当代中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似文献   

18.
有一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贫瘠的土壤几科被一代又一代的山进厂人掏空了。为了使妻子和几个孩子填饱肚子,这家的男主人不得不和其他村里人一起走出大山去碰运气。  相似文献   

19.
十年无间,听风再起。《无间道》的光泽照耀了两岸华语电影圈十年之久,影响了一代电影人。麦兆辉和庄文强也以“麦兆”的名号成为“杜韦”之后“北上”香港导演黄金组合的又一代名词,而今夏的这部《听风者》就是他们的最新作品。  相似文献   

20.
“民一代”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打工潮,席卷了全国所有的大都市。作为“民一代”,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低,在城市中主要从事露天重体力劳动,在二元结构下很难获得城市居民的认可,更无法享有城市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但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进城挣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