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贪婪的借口     
有一本书上讲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个人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  相似文献   

2.
福州一网友用日本动漫人物名成功购买和使用了两张动车票.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1月11日,有记者亲身体验,用“庆丰包子铺”、“西门吹雪”作为车票上的人名,在12306网站订票、取票、乘车,确实实现了从福州站到福州南站的往返,中间还进行了改签和退票(1月12日《福州晚报》)。  相似文献   

3.
王岗 《江淮法治》2010,(20):30-31
去年3月12日中午,王辉、李伟两人从网吧出来后.身无分文的二人预谋偷钱作为晚上的上网费用。于是二人来到宿州市中山街胡某的服装店内假装买衣服.王辉捡起一件衣服一边仔细试穿,一边装作与店主讨价还价,以此来吸引胡某的注意力。李伟在一旁帮腔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1,(18):53-53
2010年12月.某布料厂职工蔡某等8人联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书称该厂已3个月少发给他们工资,3个月来.工厂每月扣减900元,并以每人发3套衣服顶替工资900元。他们多次找厂方要求退回衣服,领取货币工资,都让厂方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为由给挡了回来。  相似文献   

5.
换个角度     
范家生 《江淮法治》2012,(17):59-59
南风和北风打赌,看看谁能够让行人脱掉衣服。于是北风更加呼啸凛冽,但人们却把衣服裹得更紧:而南风徐徐如春.人们自然地就把衣服给脱掉了。  相似文献   

6.
“领袖”一词,最早是晋文帝称赞司徒魏舒时所说,“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一领二袖.都是衣服上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为了使衣服不至于过早起毛破损,便喜欢单独用料并镶以金边,穿戴后便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晋文帝以此称赞魏舒庄重严谨,具有为百官表率的风范。  相似文献   

7.
来自福州晚报的一份调查报告,使人掩卷遐思,难以释怀.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一圆大学梦的莘莘学子逾千名,已有近400名完成学业,但这中间只有不到一成的人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写过两封信的不足10人,其冷漠程度令人寒心.……  相似文献   

8.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这句话乃是战国时期荀子所说.大意是和人说善意的话。比送衣服给他穿还要温暖;用恶语伤人比矛戟刺还要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相似文献   

9.
察言观色     
清朝有个捕快叫曹福善,他和他的师父都很善于观察人的行为举动,从而破获了不少案件. 有一天,曹福善看见一个穿着很阔却很不自然的人,阔气的衣服穿在身上似乎成了束缚.  相似文献   

10.
基本案情苏某系东北的一个电子零件商,在接到福建李某的电话称可以提供一批价格较合理的电子零件后,即与其岳父韩某从沈阳一起乘飞机到了福州。李某谎称货物在福建某地,苏某二人信以为真,与李某到了福建某  相似文献   

11.
一个由4个相互关联的偷渡组织构成的特大偷渡团伙,近3年来先后组织430多人参与偷渡,非法获利1200多万元。福州市公安边防支队近日在上海、北京、沈阳和福州等地先后成功摧毁了这个近年来福州沿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偷渡团伙,至2006年元月中旬,全案审查结束,落网的38名国内外“蛇头”被移送检察机关处理,17名偷渡人员受到公安机关处罚。送水工“出国商务考察”当福州边防拘留所的大铁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时,21岁的叶子万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个荒唐可笑的梦。从一个打零工的送水员到准备出国考察的“外贸商务代表”,再到现在的阶下囚,他在短短几天时间里…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福州储户陈先生的7.7万元存款被人伪造银行卡异地盗取,陈先生提起诉讼,要求银行承担赔偿责任。福建省福州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银行对储户存款未尽到安全保护义务,被判赔偿全部损失。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某县城以温泉著称,这里分管外宣工作的副县长说,年底了.很多部门要过来参观考察、检查验收。有一天,他接待了十来批客人,大多数来的人要体验一下当地的温泉。他一天陪洗了八次,整个人都快泡虚脱了。最后一次他都没有更换衣服,直接就在洗澡池子里等客人到来。  相似文献   

14.
起始于广东佛山、广州;后至山西太原,又辗转云南昆明;继而回师天津,并再入腹地重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于2003年7月26日再次兵分两路,移师福州、厦门。此时,对于历时一年又半载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其意义不再只是走过多少地方,赢得多少掌声,换取多少名气。因为从起初策划到首次开讲,从开讲赢得业内好评,从律师听讲到法官、检察官旁听,从业内邀请到法律人的呼声,“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已经悄无声息地从开创业内培训新方式演变成了一场改变法律共同体学习途径的革命。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参与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福州、厦门站的…  相似文献   

15.
埃及妇女在公共场合衣着很庄重,不穿无袖的衣服和衬衫,穿短裤被人笑话视为不文明,埃及人好客,慷慨大方,如果您赞美主人的某样财物或衣服漂亮,主人就会把它送给您,所以在埃及要慎赞主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很久以前,有个山羌族的小偷混进王宫,把国王的衣服偷了出来,然后携赃物潜逃。国王震怒,派人四处追查,很快将小偷缉拿归案,带到国王面前。人赃俱获,小偷仍百般抵赖,不承认偷了衣服。国王问道:“你说没偷东西,这包衣服是哪里来的?”小偷说:“是我的祖先留下来的。”国王说:“既然是你家的旧衣物,那你现在穿在身上,让我看看。”小偷从没穿过那些衣服,根本不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某日,村民黄某将装有自己可挂失的存折和身份证的衣服放在一口袋内交给同村村民李某代为保管(未对李说明衣服中装有存折等物)。黄某走后,李某在翻动黄某的口袋时,发现了衣服里的存折和身份证,李便持黄某的存折和身份证到银行取走存款两万余元,并将所取现金及存折等藏匿在自己家中。黄某来取衣服时,发现存折和身份证不见,询问李某,李矢口否认是自己所拿。  相似文献   

18.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 廖某,30多岁,以收废品为生。2006年2月13日中午,被人发现由1件蓝色衣服绞绕着颈部,悬吊在某停产矿山半山腰小道边电线杆的牵引钢缆上死亡,尸体呈跪立状。  相似文献   

19.
归来兮 血性     
正朋友一部《血性福州》的报告文学,改写了许多人对福州的印象——一直以为福州仅是一座山灵水秀的风景城市,一座书香浓郁的文化城市,没想到她更是一座豪杰辈出的血性城市。翻开这部作品,一股浓烈的浩然正气迎面扑来,一个个充满血性的英雄豪杰鲜活在历史的记忆中:林则徐、林永升、林觉民、王荷波……在他们中,或以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而永垂青史,或以在甲午海战中重创敌舰英勇殉国而令人动容,或以血洒黄花岗留下《绝笔书》而感天动地,或以"中国工人中觉悟最早奋斗最力的一人"而受人景仰……尽管他们  相似文献   

20.
“齐人攫金”的启示沈爱民,姜华近读《列子·说符》,其中有一则“齐人攫金”的寓言故事,颇得教益,很受启发。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齐国人很想得到金子,但却没有办法,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主意。一大早,他就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到集市上去,到了卖金子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