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凡培 《求是》2015,(3):42-4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神舟十号任务团队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航天精神就是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崇高精神力量。一、航天精神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人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3,(7):F0002-F0002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时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同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震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能够振奋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老一辈航天人用实践告诉我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8,(10):52-53
自1992年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神舟飞船已经是第七次出征。16年,7次发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定而从容:从无人到三人,从舱内到舱外……这是中国航天人的新高度,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高度,是中华民族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辈辈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史,他们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中国航天精神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倒计时,10、9、8……3、2、1,点火!起飞!"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六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7.
张柏楠 《求是》2012,(16):36
随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事业迈上了新台阶。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壮大,为国家、社会和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责任和平发展空间事业。载人航天事业是我们的国家梦想、民族梦想,也是许多普通百姓、科技爱好者、航天迷们的梦想,更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梦想。虽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晚,但走的是跨越式发展道路。我国最初发展载人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8.
6月11日至26日,在距地3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成功运行15天,行程984万公里,搭乘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期间,航天员开展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等科研活动。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习近平同志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相似文献   

9.
《江淮》2007,(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总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逝世。这位98岁的老人,经历了留美、回国、筹建中国航天事业等多个历史时期,在拼搏奋斗中推动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大转变。钱老的离世令天地动容,人民哀痛。11月1日这天北京迎来了2009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寒冷的空气弥漫着凝重与伤感。人们冒着风雪来到钱学森的住所,悼念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头顶星空,频传佳讯:中国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全人类的“太空家园”,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探月工程拟在月球背面采样、在月球南极“逐水”“中国航天”发展提速,身世界第一方阵。航天发展,动力先行。为中国“飞天梦”提供不竭动力的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又在天地之间,划出了一条怎样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07,(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总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7,(Z1):19-2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总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4月14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他曾坦言:"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3月26日10时15分,江泽民总书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会见载人航天工程试验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并发表重要讲话。4月1日16时51分,“神舟”三号飞船在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圆满返回。这是一个永载中国航天史册的时刻。大这个时刻,我们想起一个人,一个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6.
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实力的象征。中国航天事业源于导弹武器的研制与开发。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毅然作出了我国发展“两弹一星”(即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英明决策,并提出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由此拉开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序幕。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国航天事业伴随着伟大的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征程,创造了一个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章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总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航天人在创造航天伟业中培育的伟大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在树立和传承航天精神方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从事航天实践中传继了永远的忠诚,在推进航天事业中传承了不屈的意志,在实现航天梦想中传续了奉献的胸襟,在建设航天强国中传递了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重要言论     
十六届六中全会10月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核心内容。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0.
资料卡片     
20世纪中国航天空间科技十大历史事件1、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2、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3、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空间科技进入应用阶段。4、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5、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