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市检察机关根据高检院和省院关于集中力量追捕职务犯罪在逃犯罪嫌疑人工作部署,采取措施,强化责任,积极开展抓捕在逃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犯罪嫌疑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0年底,全市检察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敦促4名在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在今年追逃专项斗争中,我们又抓获4名在逃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提高对追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加强领导,建立了专门负责追逃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且在物质保障上充分考虑到追逃工作的特殊性和需要,使追逃工作有了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超期羁押,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处理,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关押在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的一种违法行为。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仅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并结合我市近年来清理纠正超期羁押情况,就看守所当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对改变超期羁押现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立坤 《政法学刊》2001,18(6):55-58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第一次讯问,在侦查讯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确定第一次讯问的目标和任务,可使讯问工作及以后的侦查工作少走或不走弯路。侦查人员在第一次讯问中,要认真研究案件材料,牢牢掌握讯问的主动权;深入调查、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以便在讯问中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心理对策;制定第一次讯问计划,使第一次讯问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根据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讯问中的不同表现实施相应的对策;对不同到案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  相似文献   

4.
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是一个必经的程序,也是审查复核犯罪事实、发现问题和预测庭审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本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工作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拟从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出发,探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运用问题,以期对我们公诉工作有所裨益,实现共同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审查起诉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前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如多次盗窃、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因公安机关当时只发现其中一起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而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处罚。后经侦查发现,或犯罪嫌疑人又因同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而被移送审查起诉。此种情况如何处理,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 一般刑事案件中,我们是根据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但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户籍证明经常会受到质疑,经过调查,也确实有部分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年龄与户籍证明上的年龄不一致。总结本院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虽然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施行已有十余年,但是我国目前职务犯罪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还只是基本的、低层面的,侵害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事件还时有发生。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权益方面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我们应当对检察机关侦查工作中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现状、保障不到位的成因、改进与完善的对策进行冷静分析和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侦查工作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洪某与其女友杨某共同租住在丽江市古城区一出租房内.二人没有工作,也没有其他正当收入来源。2010年8月至11月之间,犯罪嫌疑人洪某以古城客栈内游客为目标,先后盗窃5起,涉案物品有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9.
日前,我院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时,被害人委托的诉讼代理人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诉讼代理人的要求没有获得批准。我们认为:公诉案件的诉讼代理人不宜会见犯罪嫌疑人。首先,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未赋予诉讼代理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诉讼代理人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其次,从诉讼代理人的诉讼地位上看,亦不宜会见犯罪嫌疑人。刑诉法虽然将“辩护与代理”同列一章,但是,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诉讼地位是不一样的,因此,其权利和义务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基于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我国法律…  相似文献   

10.
李建明 《现代法学》2005,27(5):60-65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收集证据的重要途径在其方法上受到人权保障原则的制约,讯问方法的运用因此不得不面临人权保障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目标冲突。讯问合法性的实质标准在于保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自愿性,但纯粹的、彻底的自愿供述不可能是讯问合法性的绝对标准。为兼顾人权保障与侦查效率,我们既要确立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也要鼓励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并允许运用可能对供述自愿性构成轻微损害的讯问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但对于侦查机关是否应当明确告知犯罪嫌疑人没有作规定。今年元月1日以来,我们受理的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案件中,卷宗都未显示已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此权利的记录。是否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并在笔录中显示,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应当告知,一种认为不必要告知。笔者认为,侦查人员应当明确告知犯罪嫌疑人并在笔录中显示。理由有三:一、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侦讯制度与侦讯实务偏重侦讯效率,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不足。理论界提出的侦讯改革方案偏重权利保障,有失侦讯效率的提高。合理规制侦查讯问,需要更新理念,正确处理犯罪嫌疑人的侦讯程序主体与证据来源的关系,有效化解犯罪嫌疑人与被追诉人在侦讯中的目标冲突,适当矫正侦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力量严重失衡的状况。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制裁相结合的综合机制,为侦讯制度提供配套制度保障,以利于实现侦讯制度兼顾讯问效率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受贿犯罪嫌疑人为了对抗侦查、审判、而逃避法律制裁,时常出现翻供。翻供的出现,不仅增加我们的工作量,还给我们的办案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有些案件甚至会中途“流产”。为巩固反贪肃贿的侦查成果,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就防止受贿犯罪嫌疑人翻供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徐浦 《法制与社会》2010,(13):253-254
现代法活的要义在于保障人权。即使是犯罪分子,我们也尊重他作为人而应该享有的待遇,更何况还没有被确定为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不尊重法律和人权的现实,彻底铲除滋生现实生活中侵犯人权的土壤,因而,在刑事法律中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显得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查办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中,证人翻证的现象较为严重。可以说,证人翻证比犯罪嫌疑人翻供更加不好对付。因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我们可以有效进行控制,但对证人,根本控制不了。有的证人在案件进入起诉或者审判程序时,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找到证人,证人提供了与我们侦查中取得的证词完全相反的“证言”,从而影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我们回过头来再找证人,有的证人根本就找不到了,有的即使找到,耗尽九牛二虎之力,他们也不一定再讲真话。所以对付证人翻证是更加棘手的问题。一、证人翻证的主要特点1、从证人翻证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刘艳 《天津检察》2009,(1):66-66
日前,笔者在办案过程中接触到这样一个案例。2008年2月22日晚22时许,犯罪嫌疑人毕某某正准备向吸毒人员李某(另案处理)以每克480元的价格贩卖8.6克毒品甲基苯丙胺时,被民警当场抓获并缴获钢珠枪两支,枪支经鉴定具有致伤力。犯罪嫌疑人毕某某最终因涉嫌贩卖毒品(未遂)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批准逮捕。对于此案(在这里我们将犯罪嫌疑人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暂且放置一边不予考虑,只单单讨论其所涉嫌的毒品犯罪),看似司空见惯,可以顺理成章的认定犯罪嫌疑人已经构成贩卖毒品罪,但是仔细考虑一下,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市场“铜”的价格上涨,在高利润驱使下,犯罪嫌疑人将作案目标瞄上了电力变压器里的铜线,致使盗窃变压器里铜线案件呈明显高发趋势。刑事技术人员勘查该类案件现场,通常在变压器的硅钢片上发现有现场手印。如果现场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硅钢片上的手印就是犯罪嫌疑人拆卸硅钢片时所留。但不一定所有的现场手印都是犯罪嫌疑人的手印,有的可能是生产过程或修理时所留,那么生产过程或修理时遗留在硅钢片上的手印可以保留多久呢?笔者每年勘查该类案件达20余起,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追根溯源,我们所称的钓鱼执法其实就是刑事侦查中的所谓警察陷阱,也称警察圈套、侦查陷阱、陷阱取证,是指在侦查刑事犯罪案件的过程中,侦查人员为了取得犯罪证据,特意创造某种机会和条件,诱使、暗示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活动,或者为其犯罪活动提供某种便利,从而获得犯罪证据并缉捕犯罪嫌疑人的侦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马清泉 《内蒙古检察》2004,(4):35-35,25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七类证据之一,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主要证据,也是法院据以定罪量刑的依据。侦查机关也非常重视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取得,在移送审查的案件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详细证据材料(也有犯罪嫌疑人不供诉的情况),这里只探讨犯罪嫌疑人供诉的情况。目前,在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办案程序中有一个环节,即讯问犯罪嫌疑人,让其供述犯罪经过,然后予以全部记录,  相似文献   

20.
韩笑 《法制与社会》2013,(35):131-131,133
审查起诉阶段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一环,前可连接侦查阶段的终结,后可衔接审判程序的启动,在整个案件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是该程序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论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原因,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以及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注意事项,以求对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起到部分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