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传播、推介安徽形象的重要载体。通过搜集当前徽文化旅游资源英译文本,分析当前徽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现状,并从加注、释义和省译等方面提出翻译方法,从而提高徽文化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质量,推动徽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雷超 《前沿》2012,(8):131-132
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受着语言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翻译是一种有限度的活动,不可译现象是翻译活动本身无法突破的,可译度受着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制约。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的限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译度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将变译能力带进高校翻译课堂,是当代社会发展对翻译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传统翻译教学的重要补充.利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教会学生如何"变",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体裁、翻译目的、目的语读者特征选择恰当的变译方式,并在一定变译原则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传达原作的内容,是翻译教学中变译能力培养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景点翻译变译的审美理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中国景点介绍的美学特征,提出朦胧意象是吸引游客的审美基础,从中西语言文字差异性视角探讨了景点翻译中变译的必要性,同时也分析了景点翻译中变译的审美理据以及变译的度。  相似文献   

5.
语际交流中的可译性是学术界不断探讨的话题,以概念图式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该话题可以带来新的启示。依据概念图式来审视翻译中的可译性,不难看到,不同民族的语言、思维方式既有相当程度的共同性,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特殊性。两种属性的交互作用,导致了翻译中的可译和不可译的悖论。然而翻译实践已经昭示我们,可译和不可译并非截然对立,相反是可以在对立中统一的。正是可译与不可译的对立统一,使得翻译在实践中不断前行,成为人类语际间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 可译 现象 在 翻译 界一 直 是一 个值 得 争议 的问 题 ,在 我国 翻译 教 学 中 往往 忽 视 了 不可 译 现 象 的存 在 。本文 试 图从 翻译 理 论和 实践 的 角度 ,通 过对“ 不可 译 ”现象 的分 析 来引 发对 翻 译教 学的 思 考。  相似文献   

7.
徐小雁 《前沿》2012,(8):123-124
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源远流长,近20年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翻译理论建设和建立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分析我国目前译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译学理论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一文准确判断了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地位,并提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中译外工作的必要性.然而,作者认为中译外"尤其需要国外汉学家的配合和帮助",忽视了中国译者的主体作用,不利于中国文学最终走向世界."中译外"工作的薄弱是目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它受学界的观念、中国文学的创作质量、译者的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国家向主要目标语言国派驻"文化大使"、以及提倡优秀的中国文学作者创造条件参与翻译自己作品的策略,切实提高中译外工作的效能,从而有效推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冯正斌 《前沿》2010,(10):136-138,155
本文借助"目的论"及接受理论,通过对变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影响其主体性发挥的目标语读者及译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系统论述,得出译者主体性在变译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为此,译者在变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及读者的接受力,而且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采用灵活的变通手段和变译方法,在译前与读者达成共识,译后与读者达成共鸣。  相似文献   

10.
周东龑  干青 《思想战线》2011,(Z1):487-490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外交往事业的不断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外宣翻译在对外宣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外宣翻译质量的高低决定对外宣传的效果,影响目标受众对宣传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经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外宣翻译人才的三大基本素质是: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及科学态度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4,(7):92-93
刘敏、张伶俐在《理论月刊》2013年第12期撰文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当翻译实践遭遇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时,就产生了语言的不可译性及文化的不可译性。作为不可译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文化的不可译性是翻译领域中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对于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语的语义和文化特色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详细阐述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探究文化不可译性的根源及种类,并达到等值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使得可译性限度和不可译性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打破传统的以语言学理论来解决语言学问题的思路,借鉴系统论和控制论领域中的灰色系统理论,论证以该理论为依托来处理不可译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李琼 《人民论坛》2015,(5):155-157
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形式的外宣工作都离不开外宣翻译,外宣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在各方面都是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合适的翻译策略将直接影响外宣翻译的效果,会进一步影响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成功与否。在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宏观上要根据不同内容的文本类型灵活选用直译、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想"与"因"结合的诗学观,不仅为诗歌创作、鉴赏和文学批评提供借鉴,而且也可作为汉诗英译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宇文所安英译王维诗的"译画入诗"、"译禅入诗"和"译典入诗"三个方面,探讨了诗歌画境中的动态性、静态性和光线色彩的和谐性在翻译中的摹写和润饰作用,分析了禅宗审美意境翻译中的"无我之境"、情景交织中的意境翻译的动感、声情意象翻译的乐感,总结了典故翻译的文化交互性,指出了宇文所安的翻译艺术的再现性重于表现性。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总体上是可译的;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和文化功能又分别与绝对不可译和相对不可译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利用语言主要是利用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语言的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是伴随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得以实现的,因而是局部的。因此,绝大多数语篇总体上是可译的,但同时也是存在着局部的不可译性。因此,不可译翻译不仅要译出原文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魏家海 《理论月刊》2007,(2):142-144
间性协作大致包涵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和文本间性之间的协作。间性理论进入变译理论研究的视域,将丰富翻译研究的方法。文学变译需要综合顾及译者、原作者、原文、译文、译文读者、语境和超译文等因素,变译在“间性”实现,变通的结果是变译,译者的意图或加在译者身上的意图通过文学间性的运作,生产了各类变译文本。  相似文献   

17.
徐保华 《前沿》2012,(4):158-159
我国外宣翻译历来受到研究者重视,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倾向于“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追求“透明化”翻译效果,要求外国人轻松跨越文化鸿沟,译文读起来像原文一样毫无滞碍。本文梳理了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并以青岛地区文化外宣为例分析了当前外宣翻译困境,指明了社会主义语境要求外宣翻译充分亮明文化身份,彰显意识形态主体。  相似文献   

18.
外宣翻译的目的和跨文化传播特征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一定程度上也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路径。要达成文化传播目的,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需要综合应用受众策略、选择策略、淡化策略等多种策略,结合侗族文化对相关策略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9.
李晓滢 《前沿》2014,(3):181-182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少数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越来越重要。本文以自建的民俗文化双语平行语料库为例,分析民俗节庆名的翻译方法,以此来进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以促进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20.
张浩  刘忠 《前沿》2014,(13):186-188
近十几年来,河套地区在以阴山岩刻国际科考、“申遗”、国际工农业及文化教育交流为主的对外交往活动中,通过翻译对外宣传河套文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内容。翻译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成果也已达百万字。然而,学术界系统研究这些翻译活动及译文的文章却很少,只见零散的几篇论文,而且内容也未反馈给译者,用以指导其翻译实践。因此,有必要对河套文化翻译进行研究,探讨翻译原则和方法,纠正错译,引起重视,树立当地良好的对外形象,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对今后外宣材料的英译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本文是对河套文化外宣翻译过程及相关译文进行的初步研究。其中的一些问题,虽放在河套文化翻译研究中讨论,但并不局限于河套文化翻译,对于任何文化外宣翻译研究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