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第三次浪潮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中国国内民族主义高涨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党的执政方略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加快民族现代化理论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驾驭民族问题的能力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党的执政水平,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民族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初叶,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86年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青年去争取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对爱国主义新内涵的探索又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葛红兵无庸讳言,民族主义思潮正在当今青年的思想中涌动着,它正越来越严重地左右着青年的理智和情感,成为青年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因为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整体忧患意识、自强意识、赶超意识,它能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奋进心、凝聚力,所以在...  相似文献   

4.
李保国  林伯海 《前沿》2012,(5):159-161,165
截至目前,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经历了初兴、公开表达和普遍展开、狂飙及持续波动、高潮及后续发展四个阶段的演进,并且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多重的话语。从功能论视角看,有主流的爱国主义性质的民族主义、非主流的极端或激进的民族主义、逆主流的民族分离(裂)主义三种形态;从主体差异视角看,存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复兴为内容的官方话语、以知识分子学术言说和民族主义研究为内容的学术话语和普通大众情绪化的大众话语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范若兰 《思想战线》2006,32(1):20-25
殖民地、第三世界国家民族主义和女权主义在社会性别观念变化、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民族主义在争取民族独立中的主导地位和女权主义的从属地位,决定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解放主要是由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和男性主导的,难以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以及威尔逊主义的影响 ,是导致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五四前后的中国民族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 ,空前广泛性、文化民族主义高涨和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等特点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2019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在内外因素共同刺激下持续涌动升温,具体表现为单纯爱国主义情绪抒发和略显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体现出集体行动的一致性高效性、开展斗争时有理有据有节、包容性增强排外性弱化等特征,助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再度启蒙理性爱国主义以及极端化风险是其带来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春华  逄爱成 《前沿》2012,(22):158-159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成功地接受了历史的考验.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共党人,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为保卫民族而进行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的整体力量,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中共在践行民族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一致,并厘清了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催生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民族问题的意识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是积极的,且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民族主义也有其非正常和非理性的部分。青年群体容易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会对青年"国家—民族"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恶劣影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少年形成理性的"国家—民族"观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现实表现:伴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中国部分民众反日民族情绪高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及中韩等国的批判,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民族主义的实践步伐并未停止;"斯诺登事件"将美国"监听盟国"的丑恶行径暴露无遗,也将美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民族主义做法显露出来。核心观点: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追求与理想。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多民族国家的角度,提出民族发展意识的概念,并认为,民族发展意识是民族意识在特定空间的特定表现形式,付我国各民族来讲,民族意识就是民族发展意识。本文对民族发展意识的概念、作用以及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如民族认同感、民族感情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统一论坛》2011,(4):5-10
100年前,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辛亥革命的光辉永存!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辛亥革命缘起于民族振兴的需要,促进了民族危机意识、救亡图存意识、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从此,爱国革命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争取民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沃土张岩静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奔腾不息的长河中,爱国主义是奔流中的一条巨流。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有着民族的血缘关系。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刑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共同地域、共同文化之中形成的对自己的主权、领土...  相似文献   

14.
一个鲜为人知的满蒙青年组织□倪福仙一成都“满族青年进修学会”是解放战争时期,先由在成都的满族、蒙古族青年自发组织起来,后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的一个具有民族性质的青年群众组织。共存在5年时间。最初,学会只是以满蒙青年抱着为本民族雪耻争光的目的进行一...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学生与网络民族主义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过程.网络民族主义是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而当代青年的参与方式则是网络民族主义思潮迈向实际爱国行动的核心环节.本文阐释了当代青年学生的五种参与方式及其相关机理,并探讨了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民族主义参与方式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民族主义参与方式的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无庸讳言,民族主义思潮正在当今青年的思想中涌动着,它正越来越严重地左右着青年的理智和情感,成为青年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因为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整体忧患意识、自强意识、赶超意识,它能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奋进心、凝聚力,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层面上它可以认作是一种积极思想。然而,民族主义是一个双面利刃,一口不满百合的陷阱,它同时也会导致对于世界的孤立主义情绪和对抗意识,自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揭示了民族发展、消亡的未来趋势,阐述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在当今民族主义日益凸显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只有立足于世界交往,超越民族狭隘性,坚持真正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即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存在与凸显;我们只有真正依托全球化,提升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在全球化进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意义上的国家意识逐渐淡化.民族主义也因其天然的排他性和对抗性丧失了其作为国家认同的唯一源泉.然而,民族国家作为当今世界格局基本政治单元的组织形式,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合法性和现实性,因此实现超越国家的宪法爱国主义就难逃乌托邦的宿命.理性的爱国主义建构应该是基于本民族符号系统诠释的基本价值观念,并以此为路向形成凝聚公民向心力的政治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主义和制度认同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愤青"与青年的爱国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在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普及化、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青年人在网络上发表极端的爱国主义言论、宣扬民族主义的现象及他们的一些极端行为(这类青年常被称为"愤青")进行了分析.从国内的一些社会问题与国际交往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愤青"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愤青"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对待"愤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民族主义包括网络空间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行为,是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新的表达方式之一,其形成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在内,也有现实影响于中,它的突出特征是理性和非理性的高度交织,具有突发性、反应性以及鲜明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