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斗 《政策》2011,(11):58-59
加快建立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人口老龄化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省各级、各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改善民生、服务老年群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快建立健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基本需求,不仅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的大事,也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2,(5):2-F0002
<正>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把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出了政府不花钱或少花钱,解决养老问题的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河北特  相似文献   

4.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试点工作会议5月26日,民政部组织召开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试点工作会议。姜力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姜力在讲话中指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试点的目的是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供可供借鉴的成果和经验。她要求,试点省(市)要尽快成立养老服务规划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认真抓好规划的编制和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调查研究和协调联系。试点省(市)要在8月底初步提出本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框架和思路。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地方试点工作的指导。部机关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以及黑龙江、江苏、湖北、重庆、甘肃等试点省市民政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和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养老服务设施条件,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老龄办于2009年决定联合编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同步启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拟提议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民政局2012年六个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以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推行居民收入信息核对机制,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二是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福利慈善事业。落实对民办福利机构补贴政策,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慈善捐赠救助活动,推进“慈善超市进社区”工程。  相似文献   

7.
正"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10月24日召开的省政协主席会议上,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深入研究、狠抓落实,统筹资源、健全机制,推动我省走出  相似文献   

8.
<正>一、南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近年来,南通市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领导高度重视,出台配套政策,加大推进力度,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有所发展,大部分县  相似文献   

9.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保障措施持续加强、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趋势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将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培育扶持,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支持其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另外,还将社会养老服务建设纳入政府责任考核。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0,(12):F0003-F0003
<正>克拉玛依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关切。 "十一五"期间,养老、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机构养老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2.
正黔府发[2014]17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按照"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保障基本、注重统筹发展、完善市场机制"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  相似文献   

13.
王礼人 《乡音》2013,(2):24-25
民生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头戏。党的十八大报告辟出专题《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讲民生,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今年我省两会上张庆伟省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讲到今年工作目标时指出:"真心实意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并列出了十件惠民利民实事。这十件实事涵盖了有  相似文献   

14.
疏解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之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轻时人找病,年老时病找人",所以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即使健康状况尚好的老人也会格外关注医疗条件。令人遗憾的是,北京市现有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保障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作为北京市政协2011年"围绕加快转变首都经济发展方式开展协商议政"工作的重点课题之一,今年3月至5月期间,由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联合组成的“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课题组,针对全市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大规模调研。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94亿,占人口总数的14.3%。截至2012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年人近1424.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18.89%。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居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集体养老服务亟待改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建议:一、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老龄问题,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长期发展规划,在资金安排、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充分考  相似文献   

16.
甬政发[2012]7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六个老有"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府决定对余姚市民政局等28个先进集体、余姚市长青老年人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先进养老服务机构、余姚市泗门镇西大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24家先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魏指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有其存在的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基础。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加强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孝文化,关注农村老人心理需求,探索农村老人救助方式,加强立法,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14,(2):49-50
进入“十二五”以来.日益凸显的老龄化问题不单对民生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更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镇海区作为经济发达的先行地区.早在2005年.就着力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2008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以“三大抓手”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老有所碍、茏南甄秦、尧南炊为、尧南甄乐的和谐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9.
顾辉 《长白学刊》2012,(4):135-139
政府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要求公共财政的效益最大化,构建以民生财政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我国处于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城乡、地域和身份分割,打破"碎片化"的养老保障格局需要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作为民生财政的核心内容,建构民生财政取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养老社会保障成功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苏政协》2012,(8):41-4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近年来,金坛市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但这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体制尚未健全、社会认知有待提高、工作基础亟待夯实、服务内容急需拓展等方面。为此建议:一、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相关政策。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